2月17日。织五大作中将向长谷川大将建议:整个钢铁兵团的主力向东部突围,争取尽快进入台湾山脉的北端。
他自己则率一部分坦克向南全力攻击,以掩护长谷川大将的大队行动。
长谷川看着中将副司令,目光幽幽,他摇摇头。
织五大作又看到了长谷川的那种眼神。那是一种洞察一切,下了某种决心之后的表现。
“大将阁下,您决定了?”织五大作心中涌过一阵痛楚。
大将平静地点点头:“是的。虽然这很不容易。其实想通了,也没什么。我想,我们都已经尽力了。”
看到织五大作有些茫然失措的样子,长谷川接着说:“我们前后同事有十五年了吧,彼此很是了解。我想你应明白我的主意。”
织五大作早年亦毕业于北海道第二士官学校。他曾在长谷川师团担任过旅团长,甚至一度在长谷川任训练总监的训练部中担任过高级职务。
织五大作的声音中已有悲痛之情:“大将阁下,长谷君,您再考虑考虑?”
长谷川果决地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他的眼光扫向大厅远处向这边不时看看的勤务兵。
“我不想让那么多盼望孩子平安归去的老人都绝望。”
“除了一些必须交待的事情之外,我想先托付您一件事。”
织五大作心情激荡:“您说吧,凡是我能够办到的。”
他的声音已控制不住地哽咽。
“我自己家中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在我的电子记事本里。几个小时以后,将自动发出。”
织五大作心中一动。“那就是说,还有几个小时。事情也许还有转机。”
大将显然是看出了中将心中所想。他说:“我家里的事情,是不保密的。”
中将立刻就明白了大将的意思。不论那电子记事本是否落入敌人之手,大将都不会在意的了。
他心中立即又有了新的疑惑。
“大将想要保密的委托之事,是什么呢?”
长谷川士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片。
“这里有五个年轻人的名字。他们的素质都很好。这头一名嘛,就是这孩子。”他微抬左手,示意就是那远远站立的勤务兵。
那位年轻的士兵熟悉长谷川的举动,只是远远地立正,并不走过来。
织五大作接过纸片,扫了一眼,看清头一个名字:“羽根良才”。
“战争结束以后,假如他们还活着,回到家乡的话,你替我把他们送进学校。送到我们都就读过的北海道那所士官学校。倘若那学校那时还在,就麻烦你替我安排一下,让他们受训。
至于毕业以后,能否有机会继续深造,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我想我不会看错人的。这五个孩子的素质,应该是可以成才的哟。”
长谷川微微笑了。
织五大作中将说:“会在的,我会办好的。您不会看错的——”他已经有些语无伦次。
他突然想到,这事情还并没到大将所说的那样严重吧,“也许——”
长谷川大将抬手打断他的话头:“我明白织五君你的心情。我们现在也还在坚持嘛。但你我都明白,情势已经成了定局。”
中将再也无话。
2小时后,日本突击台湾兵团总司令长谷川大将签署命令,命令所属部队放下武器,向中国军队投降。
随后他授权给副司令长官织五大作中将,代行其司令官职务。
15分钟后,长谷床在他的地下指挥中心一角的卧室里举枪自杀。
枪响之前,被安排站在离他5米远处的少佐军医,听到大将口中似乎在喃喃自语,说他采取用手枪自杀方式,而不是历史上的日本武士的传统自杀方式,是因为两条。
一是因为时代毕竟不同了,老一套不大会被人理解了;
二是因为,他自己也觉得,他最好不以传统的方式去辱没祖先的英名。
日本新一代名将长谷川大将,其实是一个认真仔细又十分通达情理的学者型军人。
所有的人,包括远在日本本土的天皇,长谷川的部属和亲人,崇拜尊敬他的日本青年、中年人,甚至他的敌人——中国军人们,都相信,长谷川大将决不是因为自己贪生怕死,或者为了个人荣誉,才下令部队投降的。
长谷川大将签署投降令的时候,突击兵团的剩余弹药,已经平均不足于五分之一个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