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田线制药厂职校悄无声息的成立了。
在大隋朝,起起落落,太过正常不过了。
每一天,都是有一个职校成立。每一天,都有两所职校倒闭。每一天,都有大专断臂求生,挥泪斩马谡变成职校。
唯独,十二所大学,屹立不倒。
在大隋朝,上学是有危险的。除却小学,中学有中考和高考。当然,这并不能算得上残酷。因为有更残酷的,因为中考高考完全不靠前,所以排不上脸面。
这两道分界线,是大专与本科的区别。要么,你很努力,要么你祖祖辈辈很努力。
考上大学,只要不出意外,是可以毕业的。当然,毕业是毕业了,毕业证有没有发,便是看修行分有没有六十分。
考不上,名次靠前,便是有大专乃至中职,开出一系列条件招生。满足的愿意的对眼了,便是可以上学去了。
这些条件,也许是各路第一。也许是各科第一。也许是二代。也许是学费。
只是,朝廷会考核大专监管中职。
是的,大多数学校,均面临被迫停止办学的朝廷大棒。
大专毕业收入不得低于中产阶级,如今是六千元。中职毕业,不得低于自由职业者,如今是五千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职业者是没有保障的。
这一条,让多少中职倒闭。又让多少大专变成中职。当然也就让多少人,白读了。
朝廷要求学有所成,导致的一个现象。除了大学,基本上都是不设文学院。除了那些硕果仅存的文学院校除外,这是朝廷看在文学院先辈的情面上,多次以与考察,才得以勉强维持住中职。
上学,都是坑。上着上着,学校被强制执行停止办学,便是白读。因此,不仅仅是无名的大专中职招生困难,有名的也招生困难。
无名的是报考人数过低,导致有就要,然后下一年被迫停止办学。有名的是报考人数过多,导致乱花渐欲迷人眼,然后下一年被迫成为了中职。
人,不算什么。能人,才算是人。
这也是,各路第一,不读大学的原动力。
不过,最好的办学,是成人大学。这也是最多的中职大专。
毕竟,成人的工资是清楚明了的。
也不可能,读个书,就发生太大改变,把学校都给读没了。
当然,有钱人的生意,也难赚。便是有挣风险钱的。
毕竟,可以捞一笔,算一笔。
是的。大隋朝,并没有限制办学。
按照《教育法案》,因专业低于教育成本导致的停止办学,可继续选定目标方向三年后从新办学。
更不用说,打一枪换一地放一炮。
驻田线制药厂职校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居然是有文学院。
穷苦书生!在仙秦是如此,神隋也丝毫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驻田线制药厂职校,被学校老师乃至家长,列入了下一年必定倒闭名单中。
这是初入行,没有准备,因此,制药厂并不知道这些约定俗成的事情。
中高考结束后,制药厂去招生,兴冲冲的去,病恹恹的回来了。
光秃秃的去,光秃秃的回。说的便是这样一副局面。
也不能说光秃秃的,奇葩的是,有几个要读文学院的,应该是当做镀金了?
也难怪这么多职校成立一年半载的然后又倒闭三年,如此往复式循环。
招不到人,便是要找原因,才是面对哭笑不得的局面,居然是因为有文学院。
对于成立学校,我是支持的。小吴说道。
难得各派能够达成共识,均是有着迫切性。
发展,对人才的渴望已经不在是需求,是填不饱。
一是没人来,二是去不了,三是看见了教育的回报。
因此,办学校,难得的各派坐下来一起探讨。
既然原因已经是确定了,是否可以有招学招?小吴说道:取消文学院。
看着大家望着自己,云凡望了一眼空着的座位,陷入了思考。
做人,要有格局。今天的取消文学院,是不是明天便是把那些去掉的都成为了现实。
驻田线制药厂职校还是驻田线制药厂职校?
隐隐约约,云凡有一种感觉,取消掉文学院,便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这是注定了不可能成功!
云凡又仔细想着配套与自建,其实,区别便是在抉择权。
学子的抉择权,在于随心所欲,自由自在。今天,不喜欢文学,明天喜欢呢?迁就这种漫无目的的,有必要吗?
制药厂的抉择权,便是要培养人才,还是要留在驻田线的,因此,必然是要求迁就,不迁就,就别来。
不可。云凡三思而后说道:我们满足不了学子的需求的,因此,只能是让需求去吸引学子。
今天停了文学院,明天停你的可行吗?云凡见他想说话也是说道:这个学校,是我们的学校,而不是教导他们学习。好发家致富,鸡犬升天。
见云凡这样说,其他人也是保持了沉默。道理都是懂,只是现实太过压抑。
我有个建议,把文学院与师范学院合并得了。保皇派的小牛建议说道:不管然后,朝廷的大棒,是高高竖在那里的。
这是一个好建议。小吴反刺说道:可是,仍然是解决不了招生困局。
先天性不足,是都懂的,便是又陷入了沉默。
认识到现在不是针锋相对的环境,小吴也是道歉说道:对不起,我对我刚才的言行举止道歉,不过,我们应该解决的,仍然是招生。
也许,该放低招生要求。去招生的负责人王兵说道:就如同文学院师范学院并行,其实我们可以安排就业。
我可没有信心是个人就培养成材。身为院长的都生摇摇头说道。
你继续说。云凡也没有其他法子,一年半载后倒闭总是好过开张都不大吉。
招生不好招,招工倒是好招。王兵说道:因为制定的工资,与其它药厂是一致的,达到了中职的水平。因此,也可以以招工名义先培养三年。
发工资吗?云凡说道。
不发工资,朝廷大棒落下,直接关门大吉。王兵说道:就是费用高了点。
怕是只能这样先凑合了。小吴倒是觉得可行的说道:熬过了新鲜期,成为了老油条,便是有人来了。
这都要的话。小牛想了想说道:我倒是有些人,长沙医学院不愿意要,制药厂要不要?合格不用说,就是不合格,也比招工素质过硬。
这也是一种方法。小吴点点头说道:事实上,这样做,完全不需要招工。人员管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云凡揉了揉脑袋,说道:人才送走,人渣留下,焚烧厂!
不是有几个人吗?云凡说道:今年,就他们了。宁缺毋滥,培养不出来,可别在挑别人毛病。
这,老师比学生还多?
文学,不都是这样。云凡说道:这样,你们还有足够多的时间,搞研究。
听到最后一句话,小牛小吴都是明白了。人才,要。人渣,就别想着花费精力捣鼓过来了,不可能进这条门的。
驻田线制药厂职校第一年的招生,非常凄惨。只有不足一百余人,准确的说,是三十六人,勉强够开一个班。
这还是要加上那十五个想着镀金来文学院的,毕竟,低费用的文学院,就是毕业不了?不对,是下一次毕业不了,这次是可以毕业的。
三十六人?灰土听到云凡的报告,差点噎着了。
好一会儿,才是缓过来。对文明的向往,已经是找不着调。
我看看。灰土还是拿过来报告,仔细的打量着。
只是粗略的看了一眼,灰土便是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人才是稀少的。灰土夹起一块狗肉吃着说道:一般都是要补,填补。
补?云凡又往碗里夹了块狗肉才是说道:放低要求?
不。灰土摇摇头说道:气运一说你有所了解吗?运气,也是一种能力。
明白了。云凡说道:可是,连报名的都没有。
灰土又差点噎着,缓了缓说道:那就招农民工人,一所学校,不说上不封顶,也不能没有下限,最起码的百来人,得要有。
不能少就少交?云凡说道:不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多一个不多,还说得过去。少一个,问题就大了去了。灰土说道:你更多的是不想招农民工人?
看着灰土指着的文件,云凡也清楚,自己擅自行动划掉了这些,远比想象中的来的重要。
我确实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维持农民工人和城里人的四六招生比。云凡承认的说道:不应该是有能者居之?招这些废铜烂铁,能有几把刷子,不都是钉子。
这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只有一小部分,你回去后,有时间看看。灰土找了一本手稿递给云凡说道。
这是什么?云凡接过来问道,只看见书稿上,很大的一个礼字。
曾经,你问我什么是文明。灰土指着书稿说道:便是这。
礼?云凡尴尬的说道:啥是礼?
礼,究竟是什么?我也分不清混淆了。灰土说道:据说,上古有记录《礼记》。我找了好久,也找不到,想来是被烧了。
不过我知道,教育是礼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灰土想了想说道: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是自然。老鼠的孩子会挖地铁,这是礼。
《礼》是后天而成的道。灰土说道:与先天畸形的人,相辅相成。
……
听的云凡是又迷糊又困。
说远了。灰土说完见狗肉都被云凡挑光吃了,也是只能喝口茶说道:你是认为,强制执行分配,不公?
难道公平?云凡说道。
那最终结果呢?灰土说道:这部分招生,只占总招生的三分之一。就算农民工人发挥出色,也就三分之一。单招那三分之二,在次,城里人也能拿下五分之三。最终是八比九。
事实是如此,可是万一农民工人拿下全部。云凡担心的说道。
那普天同庆。灰土笑了说道:凭什么,卖茶叶蛋的就要比造导弹的低?我就喜欢蹬鼻子上脸。
玩笑笑过了,回到现实,灰土沉寂的说道:得是就这几个可以考上的。
如果是因为可怜。云凡说道:可以考虑慈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和非盈利性质的公益差别很大。
为什么要给农民工人机会?灰土本来是写在了礼里。见云凡这样说,也是说道:身为高层,为什么要刻意的给农民工人机会?
维持上升趋势。灰土说道:农民和工人,是最低的。让他们上升,是最简单的。
诚然,这是不合理甚至是形同儿戏。但是,向上走,是整体向上走。不是拔高脖子。灰土挠挠头说道:怎么说?太玄了。个中滋味你自己去体会。
大学曾经是有过这些规定。云凡一直觉得熟悉,这下子是想起来了,这不是第一版《教育法案大学篇》。
后来,城里极度反对,修缮了。云凡确定了,就是第一版原版。
灰土,我们这是中职。云凡提醒说道。
中职大专本科,只是一个形容词,形容给别人看。灰土说道:你自己,又是如何看的?
大学制度,为什么弥补不了科举制度取消留下的动,还是有个大坑在?灰土说道:该改的不改,该不改的改了。大学,成功成为了大众眼中的大学,离大学越发远了。
制药厂职校便是因为这次饭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