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家庄距新龙里只有一点五里路,靠山依水。虽然山不高,只是丘陵。尽管水不深,下游有个小水库。
处于半山坡上小平台的庄子,小平房盖着的都有个俩三层,日子倒也应该过得去。
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平原自然没有,无法机械化现代农业,只能是老弱病残的小农经济。山上也没有茶果畜禽,水里倒是有几条小鱼小虾。
这便是要说一下新龙里,这可是个重点。它位于国家级十大贫困线驻田线,而驻田线则是湖南道南部俩大路零陵路南部。
年轻力壮的,无论是南下隔壁岭南东道,还是北上道府长沙,甚至是沿江而下江南。只要愿意吃苦耐劳,日子还是过得去的。
这些年,灰家庄日子勉勉强强算是可以。要说不如意,便是由于打工导致不贫困,驻田堡被取消贫困线了。
据说,贫困线每年一千万的财政补贴,而且不上缴税收,全部留用。
不过,这和灰家庄没有多大关系,反正从来没有看见过钱。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可以用来聊天的小道消息,没有了这个帽子,少了好多可以聊天的话语。
以前,都是朝廷什么时候又要拨款多少,用来修祠堂,修马路,修水库等等,现在这些都是没有了。
就好像一个等拆迁的人,结果,那个拆字被拆迁办涂掉了。
最后一个小道消息,就是线长为了个人仕途,放弃了贫困线身份。
但是,驻田线并没有更换线长。
像往常一样,晚睡早起的灰土,已经是洗脸刷牙,准备好上学去了。
马上就要中考,灰土有点精神不振,这熬夜熬的,身子骨真的是吃不消。
灰土读书意愿不强,不仅仅是灰土,整个灰家庄,读书意愿都不强。读书要花钱,读大书要花大钱,不读书可以争钱,趁早不读书可以抢先争大钱。毕竟义务教育朝廷只规定到了中学三年,后面俩年是可以不读的。
并不是读书无用论盛行,而是中考过后的高考,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仙秦帝国末期,八方联合入侵,一番艰苦抵抗,终于江湖携手建立了新朝神隋共和国。首都也从长安迁往了洛阳。
神隋建立以后,朝廷颁发了《教育法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读小学六年,中学三年。
按照《教育法案》,小学六年、中学五年、大学四年、学士三年、大学士两年、大专一年、中职半年。
其中,中学三年读完,举办中考,考核通过者,可以继续选择读中学俩年,然后参加高考,高考考核通过,便是可以选择进入大学读四年,读完可以选择继续读大学士俩年,俩年内通过审核,可以获得称号,成为称号学士。
至于中考以及高考考核失败者,允许复读一届,再次中考高考。仍然考核失败者,要么选择大专中职,学习一门技术,要么便是子承父业,依靠祖辈蒙阴生活。
学位的区别,在入社会前,区别在于工资本身。这些不同的学校,专业是有苛刻要求的。比如大学士学校,毕业后对应岗位工资不得低于一万块钱,如果低了,很遗憾,这个专业只能是停止招生或者转给其它对应学校。比如对应岗位低于一万高于五千,那么便是大专。
低于五千的,一般不需要学校培养。职高是不存在工资要求的,也许它连几百万的工作照样教,也许,读了职高,仍然只能子承父业。
高考的残酷在于,整个大隋朝能够招收大学士的只有十二所学校。要知道,隋足足有三十六个道一百八十路一千六百线,可以看出,高考何其残酷。
这样描写更加直观,隋朝约十五亿人口,大学只招生十五千人口。
灰土读书意愿不强,便是因为他成绩尽管靠强,但是并没有排名第一。他的忧伤,便是在于要不要尝试去考大专。
不要小看大专,整个大隋,大专院校也不过一百零八所。
考上大专,并不代表拿到大专毕业证。这些年来,大专院校晋升大学无一发生,但是中职斩落大专,时有发生。要是被中职抢位成功,那么便是值得忧伤的事情了。
轰!轰!轰!……
灰土抬起了低着看路的头,实在是太早了,天都没有亮,幸亏马路修好了,不然,刚才被吓趴在地上的灰土,就变成灰猫了。
这股好像地震的声音并没有持续太久,隐约着灰土感觉还听到了哗!哗!哗!的水流声。
在待了一会,大地也没有裂开,房屋也没有倒塌,灰土拍拍身上的灰,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继续上学去了。
至于那一声巨响,可能是有人大清早放鞭炮吧?或者,有人闲得蛋疼弄出来了声响。
走了半个小时路,路上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其它的上学儿童,说说笑笑的,也没有什么人说起巨响,灰土只能怀疑自己耳鸣了。
尽管学校有住宿楼,但是毕竟路不远,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早起晚睡,除非那些实在是太远了,要走俩三个小时的。
桥呢?远远的,灰土就看见了河流边上围着一群人,走近了,才发现桥梁断了。
地处南部山区,丘陵地带跌宕起伏,但是隔绝能力最强的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溪。
就说灰土这段上学路,就要经过一条溪一条河,幸亏是有俩座桥,不然等划船,基本上就全的住学校了。
桥梁怎么断了?灰土鳅着断桥,不知道该怎么办?
水也没有了!灰土才是发现河水断了,只剩下很小一段有水流,原本差不多三五米宽的河水,只剩下不到半米水流。
跨过去?灰土还在这样思索着,已经是有人付诸行动了。
只见一个高个子的,自信的踏上了烂泥土上,走了几步,并没有什么特大问题,才不过陷入脚踝。
有先行者,陆陆续续的也是有跟随者,尝试踏上去,好去上学。
啊!只见先前那个高个子已经快到水流边上,结果直接一沉,泥土从半小腿直接到了膝盖上,看情况,还在缓慢下降。
看到这个情况,其他的人纷纷返回了岸边。
救救我?高个子绝望的看着慌张逃回岸边的人,自己的腿拔不出来了。
尽管高个子鬼哭狼嚎不断哀求,但是,其他的人都被吓坏了,根本就没有行动的。
要不,大家手牵手,连在一起,去把他拉上来。灰土想起来电视画面说道:这是可行的,我看其他的地方就这样。
你要上就自己上。旁边有人酸溜溜的说道:万一,发大水了呢?
就是,说不定是哪里堵塞了。又有人补充说道:那叫什么?堵塞湖,很容易就溃缇发大水。
现在不是没有发大水吗?灰土解释说道:我们可以救他的。
现在!以前有,以后也肯定是有。有人补充说道:只是现在一时没有。
那会游泳的……
行了,你要愿意就独自去。有人打断他的话说道:显摆啥?就你仁慈有爱心!那你下去救啊?倒是去啊!
别听他的。同村小伙伴拉住他说道:这种人不安好心,就指望着别人倒霉。
灰土也很无奈,独自一人,还真的没有勇气下去救人。
就在灰土绞尽脑汁想办法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高个子的鬼哭狼嚎终于是有了效果,旁边村子的人,听到了这极度破坏睡眠质量的捣乱声,终于是忍不住起床来制止了。
看见是一个人被陷在河水中,看着断桥,看着干涸的河流,尽管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还是第一时间下去把人拉了上来。
这河水怎么没了?桥怎么断的?村民问道。
不知道,我们来就是这样。有人抢先答道:这人自不量力,非要下去,拦都拦不住。
谁不自量力?高个子本来就是不爽,现在被反咬一口,是直接是要动手了。
行了。村民赶紧拦下说道:这桥断了,都过不去,一个个都回去,不要在这里待着。
回去?灰土不愿意的说道:那上学怎么办?
还想着上学?村民说道:桥都没有,等解决了过河问题,朝廷自然是通知上学。
在村民的劝说下,聚集起来准备去上学的,也是一个个的原路返回了。
灰土同样没有办法,只能是灰溜溜的一脚泥,返回了。
幸亏是大夏天,穿的凉鞋,不然一脚泥鞋,就倒霉了。
不过,脚里有泥,还是厚厚一层,蛮影响走路,灰土花费了比平常还长的时间,才是返回了家里。
怎么回来了?爷爷看着他,难道现在已经是傍晚了?不会睡了一天了吧?连忙看了一眼时间,没有错,是早晨。而且这天是在缓慢变亮,而不是变黑。
忘记拿东西了?爷爷埋汰的说道:都三中了,还忘东忘西,得了,又要迟到了。
你脚怎么了?爷爷才是看见他一脚泥说道:不小心掉水田里了?
不是,那桥梁断了,过不去,都返回了。灰土照实说道。
那条小桥?爷爷没有想到会是这个原因,想了想也是说道:本来就垮了一角,现在断了也不奇怪。
而且,河水干了。灰土想起来说道:轰轰轰!河水就干了,我还以为地震了。
却是是有响声。爷爷也听到了说道:还以为谁放花炮呢?
地震,不可能的。爷爷说道:我们这里从来都没有过地震,唯一有的就是水患旱涝。
二大爷,还在家里呢?这时一人经过说道:那河水干了,捡鱼、田螺、虾去。
怎么河水突然干了?爷爷连忙问道。
好像是说大坝垮了。这人说道:那轰轰轰的声音,你听到了吗?就是那时候垮的。
大坝垮了?爷爷惋惜的说道:这还是建国初期好不容易筹钱出工修建的呢?虽然极度落后,但是好过没有。不过,能够撑到现在,也不错了。
捡鱼去。这人才没有心思感慨,这老一辈的,总是喜欢说起艰苦岁月,一说能够说半天。
对,捡鱼去。爷爷恍然大悟说道,当务之急,是捡鱼啊!
放下书包,竟然回来了,拿上水桶,捡鱼去。爷爷说道。
灰土就是这样,被爷爷带着加入了捡鱼大军中。
这条河流,发大水的时候,真的是没有鱼,没有想到断水了,居然有鱼,不仅仅是鱼,偶有虾,最多的还是田螺。
每个人最起码的都是满满一大桶田螺,来来去去好几次。这一天下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变过,充满了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