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千古第一贤后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2202字 发布时间:2023-06-22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几位备受赞誉的贤惠皇后。


其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被公认为历史上最贤惠、最通达的皇后,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楷模。


长孙皇后高尚的情操和贤惠的品格,赢得了上至皇帝、下到朝中文武百官和百姓们的钦佩和赞美。


因此,她被视为后宫楷模。


她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部作品《春游曲》,简洁明了地展现了她活泼开朗的一面,但是也可以看出她的一丝骄傲和自恋。


这首诗描述了盛开的桃花和迎风摇曳的嫩柳,借用了她优雅的形象。


整首诗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息,足以证明长孙皇后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甚至带有一些小女人的幸福。


长孙皇后的小字是观音婢,她出身鲜卑族,祖先是北魏皇室的后裔,在孝文帝改革时改姓为长孙,家族地位显赫。


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从小就备受亲人的宠爱和关心,家人们都很关心她的婚姻。


长孙皇后的伯父长孙炽,非常欣赏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窦氏这样优秀的女子,一定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因此,在哥哥的劝说下,长孙晟将女儿长孙氏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然而不久之后,长孙晟去世了。


长孙氏和母亲被同父异母的哥哥赶回舅舅家。


幸运的是,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像家人一样善待他们。


这位舅舅,也就是后来凌烟阁功臣长孙无忌,与李世民从小就是好友。


高士廉了解李世民的非凡才能,便根据婚约将长孙氏嫁入了李家。


613年,年仅13岁的长孙氏与16岁的李世民成婚,两人开始了幸福的夫妻生活。


婚后不久,窦氏在隋朝第二次征辽战中随丈夫李渊出征,途中病故。


与此同时,高士廉也因杨玄感的叛乱事件被贬外地。


长孙氏和李世民这对新婚夫妇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他们互相安慰和鼓励,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相爱。


617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由于家中没有婆婆,长孙氏承担了这个大家庭的主妇职责。


在这段时间里,长孙氏虽然辛苦,但得到了公公的认可和丈夫的支持,生活依然幸福美满。


618年,李渊起兵反隋,在长安登基称帝。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长孙氏也成为秦王妃。


接下来的几年中,李世民经常外出征战,长孙氏作为贤内助,经常帮忙处理政务,对公公李渊也十分孝顺,这使得前线的李世民没有后顾之忧。


天下初定之后,李世民战功赫赫,功高震主,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猜忌。


此外,他经常与父亲、太子和齐王发生冲突,导致秦王府和后宫之间的关系紧张。


在这个时候,长孙氏充当了调和者的角色,她试图解决各方矛盾,为李世民缓解压力。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避免李世民与兄弟们的冲突。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长孙氏毫不犹豫地支持丈夫,并在行动前夕鼓励士兵。


626年秋,李世民登上帝位,长孙氏被封为一国之母,成为著名的长孙皇后。


这一路走来,他们的付出是多么不容易啊!


登基后不久,李世民生了一场病,长期卧病在床,长孙皇后日夜照料,不敢离开半步。


想起丈夫对自己的真挚感情,长孙皇后决定将毒药系在自己的腰带上,表示如果皇帝发生意外,她将陪伴丈夫一同离去。


这种深情让人感动不已。


也许是她的深情感动了上天,李世民才躲过一劫,化险为夷。


长孙皇后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但她并没有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变得傲慢霸道。


她依然保持着贤明勤俭、恪守本职的品质。


即使成为皇后,她仍然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


平时,她喜欢看书,甚至在打扮时也手持书籍。


这个习惯在她成为皇后后依然坚持着。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经常一起讨论人生,畅谈古今。


她经常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李世民也从中受益匪浅。


唐太宗非常欣赏长孙皇后的性格,经常向她提到朝中大事的细节。


长孙皇后给予太宗的建议只有八个字:“居安思危,任贤纳谏”。


在以往的朝代中,一般皇后会努力培植自己家族的人入朝为官,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长孙皇后则相反,她严格约束自己的族人,对自己的孩子也十分严厉。


634年,在九成宫避暑期间,长孙皇后不幸患病。


太子李承乾请求大赦天下,度人入道。


李世民答应了他的请求,但长孙皇后却坚决反对。


无奈之下,李世民请寺庙的大师为妻子祈福。


很快,长孙皇后康复了。


李渊去世后不久,长孙皇后的母亲也去世了。


这两重打击使得长孙皇后的旧病,再次复发。


长孙皇后的病情逐渐恶化,无论服用什么药物都没有好转。


这次,李世民下令修复300多座古寺,为长孙皇后祈福。


但这一次他的期望没有实现。


636年夏,长孙皇后病危,她对李世民说:“我们长孙家并没有什么功德,只是因为有幸和皇室结亲,才光耀门楣。”


“为了保持长孙家族的名誉,请皇上答应我以后不再封赏长孙家族了。”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所以我死后不应该办理大丧事。”


“不要大力建坟墓和修棺材来浪费金钱,我只要简单地埋葬就可以了。”


“以后,请皇上一切从节俭,就当对我的纪念。”


李世民伤心欲绝地说:“好,好,好,朕全部都答应,你不要离开我好不好?”


这年冬天,长孙皇后葬于昭陵。


长孙皇后虽然担任后宫皇后的职位,但她从不滥用自己的权力。


相反,她以身作则,以高尚的情操和贤惠的品格,赢得了百姓的钦佩和尊重,成为后人的楷模。


李世民在宫中为了纪念长孙皇后建立了一座层观,方便经常眺望昭陵,缅怀亡妻。


尽管后来被拆除,但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哀思从未间断。


他曾告诉大臣,说:“由于想念已故的妻子,经常忘记吃饭和睡觉。”


李治在李世民的支持下,为了纪念长孙皇后建造了著名的大慈恩寺,而这座寺庙至今仍然存在。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唐高宗登基后,将长孙皇后奉为文心顺圣皇后。


长孙皇后的一生,聪明稳重、贤惠善良、宽仁大度。


她和李世民从少年时期开始就相濡以沫,彼此深爱,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