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谷外
一座座万仞山峰插入云霄,磅礴浩瀚,万古莽苍的雄浑气势,从万里之外攒聚于此。
青青野草,如绣毯铺展到远处的山脚下。一条溪水流过草地,白云映照,无声流淌。
柔风吹拂,摇曳的野花,若隐若现在草丛中,起伏着淡淡清香。
而谷内的风景是如此的静谧、幽寂,宛若遗落的世外桃源。
山谷的中央
一株碧树,枝叶扶疏
片片叶子晶莹剔透,犹如玉石雕就,日光之下泛射出五彩光芒,像被一团霞光包裹,笼罩在奇幻迷蒙之中。
微风拂过,树枝婆娑,叶片翻飞,相互撞击,发出一连串叮叮当当的清脆声音,宛若金玉相击。骤闻之下,心中的烦忧就若冰入沸水,瞬间消融无踪,只余无垢清心,通体舒泰。
即使见惯了碧树的奇异,面对眼前的诡谲景像,易行仍是十分的惊讶。
在他的记忆中,这棵碧树从未飘零过一片绿叶,流失的时光好似滋润了她的绿意盎然,历经年年的春夏秋冬,枝叶依旧青葱碧绿。
她陪伴着自己度过了童年、少年、步入弱冠之年。而它还如当初,不曾粗大,像被时光遗忘在——生命消长的旅途上。
绿影袭衣,青烟若雾。在碧树下修行,那种幽玄的意境,能轻易的让自己进入禅定状态。
若有若无的人树交感,似若灵犀一通,非常的奇妙,不可描绘。在易行看来,任何片言只语的讲述、玄思下的逻辑推理恰若赘言一般,毫无用处。
碧树如真似幻!
易行知晓‘她’绝不平凡,如何的不平凡,他不清楚,那只是他本能的灵觉所感知。
也许,是因她——
碧树
绿衣无尘、清润玲珑?
易行曾经翻阅过《万木图录》,想弄清碧树的来历,究竟属于哪类树木。翻遍《万木图录》中,竟然渺无仙姿。
那一刻,他的内心有一丝淡淡失落,但想到碧树的无垢仙姿,反倒有丝欣慰,缥缈清绝的‘碧树’,岂能厕身于凡树俗木之品?
而今,眼前的碧树,更像被仙雾笼罩,若隐若现,无能看清‘她’的真身。
师父博闻强识,知道世间许多秘闻,也许对碧树会有更多的了解,易行下意识扭头看向身傍的师父。
师父半俗半道打扮,灰布袍、道髻、神色肃穆,双目中精光灼灼,一瞬不瞬盯着前方碧树。
易行见师父神情如此专注,也不禁回首看向那棵碧树。
片刻的光景,碧树似又与刚才自己所见又有所不同。
碧树,出现了异象
日光星星点点,汇聚成光线,在树身上纵横流转。光点闪烁,好似受到某种力量牵引,像无数条缩小的河流,万流归宗般融入碧树根部。
光雾从碧树根部蒸腾,形成了云蒸霞蔚的奇景,映幻出树身隐约朦胧,而青青的枝叶像涂抹上圣辉,流光溢彩。
一瞬间,恍若神韵花开,谷内万物,顿时生机鼓吹,呈现出生命的跃动。
清波潾潾,琴韵潺湲。
易行虽没有见过瑶池的琼枝玉叶,在他的想象中哪怕是琼枝玉叶的惊芳绝艳,它的清雅绝俗,怎比得上眼前碧树的美轮美奂、冰霜玉姿?
“造化奇妙。”
师父咪着眼睛,小声自语。像是又想起什么,旋既又睁开,把头转向易行的方向,道:“行儿,你自幼便与圣树相伴,与圣树宛若一体,此前,可曾发现圣树什么奇妙变化?”
“圣树?”易行第一次听师父如此说。以前自己问起碧树,师父总是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现在看来,师父对自己似有所保留,碧树一定有着非凡的来历,易行确信无疑。
奇妙变化?易行陷入思索,不由自主想起碧树的神异。
那飘飘渺渺的声音,天籁般悦耳,从树中传出。声音契合着某种道韵,如此自然而又玄妙,带着远古的沧桑,叩敲着时空的壁垒,念诵未知的未来,滑落向心田,溅起的悟性,霎时溢满身心,喜乐的快感在自己的神识中荡漾。
无法言喻的空灵、通透,一切如如明了,圆融俱具。
像是经历了三生,一念过尽,真的美妙。
虚幻的感受,是真实的吗?这种难言的意会,自己又当如何的向师父传情达意?
“意会在心,言出成空。”易行仰首望空,神情落寞。
师父闻言愕然。
眼前的易行,一瞬间,恍惚有超脱的神韵,令他琢磨不透。
“师父啊,圣树是哪个时代的存在?”意会的东西,本来就是难以言说的,易行不愿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唯有向师父问起圣树的来历。
“很久!”
“是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个时代?”易行感觉师父似有心事,故意嘻嘻哈哈的胡诌,烘托消沉的气氛。
“也许是,也许不可测知,应该与医宗初代祖师存在着莫大的因果关系,这一点不容置疑。”师父也是查阅了宗门典籍,从零星记载中,作出的推测。典籍上记载的宗门逸闻轶事,语焉不详,谁也不能保证不是古老的道听途说。
宗门史料?一定是真实的记载?也许唯有天晓得其中有没有人为杜撰的成分?
“医宗?”易行又听到一个陌生的名字,说起医术,易行认为师父了不起,不论是在医理知识,还是在草药辨识,药方搭配,都是信手拈来,妙到毫巅,这些全是易行跟随师父游医的经历中,亲眼目睹。
更绝的是针灸,师父一针下去,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银针在师父手上似乎变成了救命符箓,师父下针的手法不追求那些大师所谓的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等玄妙针法。说白了,那些针法不过是大师们在提插捻捅手法基础上的应心演化。
更玄的是,师父还精于修道人的炼丹,据说炼成的九转金丹,服食之后,可以立马举霞飞升,肉身成仙。
易行跟随师父炼了不少丹药,都是以草药为原料,丹成后也没出现丹书上记载龙盘虎踞,金光奕奕,霞光缭绕的异象。
丹药无暇的质感,散发出浓郁的草药清香,让人忍不住闭目轻吮,恍若置身于山泉林木之间,清新之气提灌全身,顿时周身毛孔舒张,神魂飞扬,直欲举霞飞升一般。
毛孔舒张,身心俱忘,只有灵魂的自由飞扬,没有传说中的举霞飞升的神异感觉。
那种难以言说的体悟,深镌于记忆,恍若发生在之前的某一时刻。
师父曾经交给自己一本关于炼丹的丹书,那里面提到的炼丹手法,匪夷所思,丹炉必须是须弥鼎之类的宝鼎不说,最重要的是炼丹者还要有极强的神识,才能能够掌控好丹炉的火候。
药材要求也极为苛刻,不像是凡人界应有的东西,比如龙涎草、凰栖木、九幽虫等。
哎,谁见过真龙,何况淌下的口水。那凤凰,听闻非梧桐不栖,自己梧桐树上倒是见过五彩禽类,是不是凤凰很难说。
而师父传下的丹书内容更是芜杂,却要求自己必须烂熟于心,直至青出于蓝,方不负医宗门人。
这山谷内只有自己师徒二人,两个光棍,师父他竟敢称医宗,江湖上有二人宗门吗?师父真是胡扯,易行想到这不禁莞尔一笑。
师父当然清楚易行此刻的心思,要知道,一个宗门的强大与否与宗门人数多寡有绝对的关系吗?萤火之光汇聚千万不若一日之耀目。一人巅峰,可以横扫千军。以人数多寡定强弱,已沦落下乘。
“医学一途,广博深远。上溯往古,与道同体。日月盈昃,天道兴替。纵使风华绝代,奈何岁月如刀!”师父又喟然一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代有人杰,谁能万古独领风骚?斯人不在,尚可复还?”
“师父,你老不要怀古伤今了。这谷中景色虽不错,但草屋几间挡不住岁月风雨摧残,哪像有师门传承的样子?”
“有师门传承是何等光景?”
“ 山门高大,有恢宏气势,紫气腾腾,瑞霭纷呈,大岳流瀑,灵草仙药伴生,乔树巨木,奇禽异兽出没……总之要具有非凡的气象。”易行连比带划,满脸陶醉的表情,已经不自觉憧憬在宗门辉煌的幻象中。
师父鼻中发出一声轻哼,似是不屑。
“有形不远,无形长存。唯有寂寞尊万古!”
易行真是无语,就我们师徒一老一少,还无形长存,万古寂寞。啥破师门还不知道,授人一点医术,还有传承?笑人啊,易行自个腹诽不止。
“师父,咱医宗传承什么?”易行认为师父如此崇拜宗门,一定有其自己不知的道理。也许宗门真有不凡之处,不说惊世骇俗,也定能冠绝当时。
“是医道”师父回答的语气斩钉截铁,无一丝迟疑,一时容光焕发,随即又神情落寞。
易行感到师父心情低落,一时间,不晓得如何安慰师傅,下意识瞄了师父一眼。师父的表情让易行有些诧异,似乎包含了的太多的信息,遗憾、辛酸、无奈。这是记忆中的师父吗?
师父的身上隐藏有自己不知的秘密。易行在心中揣猜道。
“行儿,为师限于资质,所学百不挂一,说到师门传承,惭愧啊。当年,恩师道化前把我列入门墙,言及师门秘辛,虽语焉不详,谈及圣树,说那是医宗崛起的希望。”
“师父,师祖没有告诉你圣树的详细来历?”易行非常惊讶,第一次听师父说起,难道说圣树真的是天地灵气所钟,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像蝉蛹破茧为蝶那样,盗取天机,历经千万年修行,幻化出人形?
“圣树无名,四季长青,色如碧玉,音若玉磬,听其音心神立刻澄空宁静。香似芝兰,嗅之神清气爽,有飘飘欲仙的舒坦。以为师来看,瑶池玉树也不为过如此吧。人世间有此奇物,不知福焉祸焉?”
“佛讲因果,道谈阴阳,其意即俗家所谓一缘字。福也是缘,祸也是缘,负阴抱阳,轮转循环,师父啊,何必看重一时的福祸吉凶。”
“是啊,为师看来老矣,心性上倒不如行儿圆融了。”师父纯是有感而发,易行的见解,似已超越了自己。
“风起了”师父又开口道。
风起了?易行回首,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