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云萌萌正在阳台上为太阳花的植株浇水,忽然听见阳聪在楼下喊她。
“什么事?”云萌萌推开纱窗问。
“刚才出门匆匆忙忙,忘记带钥匙了,应该就落在鞋柜上,帮我带下来吧。”阳聪对楼上的云萌萌高声回答。
“没问题,稍等。”云萌萌关上纱窗,走到门口的玄关处,果然在鞋柜上看到了阳聪留在这里的钥匙,她换好鞋,拿上自己的钥匙,下楼送给了阳聪。
“实在不好意思啊,瞧我这丢三落四的老毛病,就是怎么也改不掉,还劳烦你特地下楼跑一趟。”阳聪接过钥匙,一脸感激地看着云萌萌:“幸亏有你在,不然我一个人可就麻烦了!”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云萌萌微笑道。
二人这段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被对面1号家属楼308住宅的范婉尽收眼底,对此,她惊奇不已:“早就感觉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熟料竟然还住到了一起!”
“咚咚咚……”范婉边敲门边喊:“云萌萌,我知道你在里面。”
“你是王雪琴,来找傅文佩吗?”云萌萌开门便吐槽,“还有,你怎么会知道我在这儿?”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范婉拍了拍云萌萌的肩膀,“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讨厌,干嘛说得我跟做贼一样啊!”云萌萌委屈极了。
“你就是贼,偷心的贼!”范婉坏笑道,“老实交代,怎么把‘葱花’弄到手的?”
云萌萌无奈,只得将原委和盘托出,然后叮嘱范婉:“这件事情,你千万别走露风声!”
“放心吧,我嘴巴超严,绝对守口如瓶!”范婉一边拍着胸脯向云萌萌保证,一边推着她进了厨房,“云萌萌同学,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你自创的那些冰淇淋吗?奚齐一直赞不绝口,所以我想……”
“你想学着做,以此讨好奚齐学长对不对?”不待范婉说完,云萌萌便猜出了其用意。
“哈哈,你真聪明!”范婉看见云萌萌在案板旁放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大致浏览了一遍其上的内容:
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团,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其中所说“百五”,是指冬至过后105天为寒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清代文学、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有翔实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所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南方民间的一道传统点心。
……
“你又在研究其它美味的食物啊——真不愧是咱们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好学生!”范婉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我就不如你这般用心,纯粹是在混日子而已。”
“‘三月茵成四月蒿,五六月份当柴烧’——清明节前的艾最为鲜嫩,颜色也是翠绿诱人,我已将它们焯水捣碎,加入糯米粉混合揉均匀啦,范婉学姐你想不想看看接下来的制作工序?”云萌萌笑问。
“好呀!”范婉顿时来了兴致,“等你做完我就挑几个带走——冰淇淋还会融化,倒不如送这个给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