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马掌山两军拼命 突击连阵地发威
却说邓克明团长带领红五连按照共同商定的打法,带着红五连迅速地摸到敌人阵地左翼,发现离敌人阵地后方还有八九丈远的地方是一片开阔地,不好办了,在敌人强大火力封锁下,要跨过这样一片开阔地实在很难,哪怕付出大量的人员伤亡也难以跨过。
怎么办呢?还是停下来看看吧。于是邓克明轻声命令停下来,并且要大家注意隐蔽。
刚刚隐蔽了几分钟,突然枪声大作,伴随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邓克明团长知道是一师开始进攻了,只听到轻重机关枪的枪声、军号声、冲锋喊杀声震撼山谷。
邓克明团长从敌人的火力方向辨别出,敌人的火力都集中在红一师进攻的方向。邓克明团长抓住这个机会,大喝一声,带着红五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跨过开阔地,迂回到敌人阵地后方,向敌人阵地发起突然进攻。
敌人猝不及防,连长王永禄带着第一排首先冲上敌人阵地,答答答答一梭子弹吐出,十多名国军士兵应声倒地。
正面的国军发现红军从背后打来,大大吃了一惊,妈呀,这红军怎么绕到后面去了?莫非……难道真的有神兵天降?鬼话吧,也许是国军内部出现了叛乱……
国军士兵们正在犹豫不决,第二三二旅徐保第四六五团第一营营长胡文思忽然明白过来,原来是红军用了暗度陈仓之计,在正面发起进攻,吸引国军把火力全部集中在正面阵地,而……胡营长命将一部分兵力转移到红五连方面来。一场惊天动地的拼杀就在马掌子山展开。
国军第二三二旅四六五团团长徐保第知道已经没有退路,给一营营长胡文思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于是胡营长高举自来得手枪连连大喝:“弟兄们冲啊!效忠党国的时候到了!弟兄们跟我冲啊!跟我冲啊!”
却说这个国军胡营长还真的壮烈,居然身先士卒带领全营官兵奋不顾身地发起冲锋,此时红军与国军已经短兵相接,红五连全体官兵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跟敌人拼刺刀。这一场好杀:
“城隍原上,山城堡侧,马掌子山,
国共两军苦争夺,谁生谁死凭手段。
红军师长李天佑,国军师座丁德隆。
红军团长邓克明,国军团长徐保第。
红军连长王永禄,国军营长胡文思。
正是英雄一对一,狭路相逢谁怕谁。
你把刺刀来矬,我用枪托来挡。
你抱住我的腰,我掐住你脖颈。
你用脚踢我的下阴,我用脚勾你的飞腿。
你企图掐我的喉管,我膝盖顶你的肚脐。
着着都是绝命招,一招不慎见闫君。”
好一场恶战,阵地上已经是尸横遍野。鲜血汩汩地涌流,染红了身体下的黄土。
国军自知陷入红军的重重包围之中,没有它路唯有拼死一搏。但是相当一部分国军官兵到底不愿死在这黄土高原的黄土地上,求生的欲望使他们到底不情愿地放下了枪支,一部分抱着侥幸心理想逃生的人乘着混乱逃跑了。
红五连连长王永禄带着第一排冲入一个临时搭建的布棚内,大家知道那是一个营指挥所,几个负隅顽抗的人被打死,其中有一名死者佩戴一杆三星军衔,大家知道他是副营长。
就在红五连准备占领国军阵地的时候,独立十三团在团长魏洪亮亲自指挥下赶到了,一阵猛打猛冲,敌人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阵地被红军占领。
在红军南北夹击之下,幸存下来的国军官兵见大势已去,纷纷丢掉武器举起双手。一部分不愿意当红军俘虏的则四散奔逃。
独立十三团和红五连官兵简单打扫战场,派红五连一个排带着一百多名俘虏、各种枪支一百多条和一批弹药回到韩山堡驻地。
邓克明团长根椐战前规定的信号,在阵地上打了三发红色信号弹,总攻开始了,四面八方的冲锋号声、枪炮声、呐喊声混合成为震动寰宇的巨大声浪,山城堡周围的山岭溪谷在这巨大的声浪中震荡。红军各部一齐向敌人阵地发起了攻击。
其中红一师从东向西,红二师由西向东,红四师由北向南,红二七四团由南向北,直扑山城堡丁德隆七十八师阵地。
天黑得什么也看不清楚,大地一片黑咕隆咚,惯于夜战的红军战士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夜间行动的经验摸索前进。手榴弹爆炸发出的火光、不时升空的信号弹光束和子弹在夜空飞舞发出的红光让红军官兵及时捕捉攻击目标。
国军虽然还在凭着简单的工事抵抗,但是他们已经预感到灾难即将来临。
此时的丁德隆感到危急,频频向胡宗南发报;
“总座:
一、我师第二三二旅徐保第四六五团在山城堡之北马掌子山遇潜伏坡后之匪伪第四军大部约三、四千人,以密集队向我反复冲击,激战二小时,匪愈来愈众,我损害大半,不能支持,因即向山城堡撤退。十八时三十分到达山城堡东南高地,由该团第二连掩护,方与匪脱离。
二、十三时许,我东北山阵地正东约七、八里处高山,发现匪约二千余向我急迸。至十四时三十分接近我晏团第二营,第一营及第七连阵地,旋向我反复猛扑。我官兵沉着应战,匪不得逞。
同时,匪一部约千余,向我徐团第二营阵地进犯甚为凶猛,激战两小时,匪伤亡甚众。复经炮火压制,即行停止攻击。另有一部由正南向我晏团第三营阵地急进,并向我谢团马家掌子阵地移动,至十五时许,晏团第八连与匪接触激战。
三、我徐团第九连阵地遭匪约千余猛攻。经该团一、二两连增援,匪未得逞。
十五时五十分,有骑匪约二百名,由东南向我徐团第七连阵地冲进,当被攻退;复有步匪千余,由正南向该团第八连阵地猛冲。此时,我山城堡阵地,已全线与匪接战,甚为激烈。匪皆以密集部队,向我反复冲击,我火力浓密,各部均能固守原阵地。
丁德隆又连续向所属各旅团发报,指挥战斗:
“廖旅长、李旅长、谢团长:
(一)各旅、团应即构筑阵地,侦察匪情,严密警戒。
(二)谢团暂归廖旅长指挥。
“廖旅长、谢团长:
(一)马申上电悉,判断在此方之匪总数不过五千人,其与我接战者约在二三千,以贵旅及谢团兵力迎击之,必有胜算,请兄善为运用,可立奇功。
(二)李旅已准备策应勿虑。
(三)贵旅无线电须保持能随时通报为要。
在红一师阵地上,红军正跟国军七十八师对峙着。由于国军采用固守阵地的战法,敌人的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红一师很难攻破敌人阵地。情况汇报到红一军团总部,军团长左权和政委聂荣臻动开了脑子。
“是不是这样,想办法把敌人引出阵地,敌人一旦离开了阵地,我们就有机会把他分割歼灭。”聂荣臻说。
“以目前局势,敌人处处小心,要把敌人从阵地引出来好不容易,我看还是出重拳把敌人赶出阵地。”左权说。
聂荣臻认为左权说得有道理,同意从这方面想办法。二人通过一番商量,决定由陈赓的红一师对敌人进行猛打猛冲,把敌人赶出阵地。
陈赓接受了把敌人赶出阵地的重任,立即想到了十三团。这个十三团在红军中是一支很能够打硬仗的部队。
十三团原是属于三军团红五师,在三五年二月的缩编中编为红一师十三团。在长征路上,红十三团多次担任前卫、后卫,抢关夺险等艰巨任务。一九三五年八月,红十三团改称先遣支队二纵队十三大队。大队长为陈赓、政委为邓飞。在包座战斗、突破天险腊子口、吴起镇、直罗镇战斗等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一九三六年一月,第十三团和第一团、新组建的第三团合编组成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陈赓和杨得志分别任师长和政委。下辖第一团、第三团和第十三团。陈赓决定由十三团担任主攻。
却说第一师十三团副团长邱蔚接受了强攻国军阵地的任务后,立刻做好战斗准备,以第一营第三连为突击连,把全团二十八挺轻重机枪都配给突击连,把全团一百多支冲锋枪也配给突击连使用,另外还把全团的三十名神枪手都调到突击连,每人还身佩一把马刀。
在邱蔚副团长的带领下,突击连的进攻开始了,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呼喊声,二十八挺轻重机枪向着一个山头阵地猛射,加上一百多支冲锋枪一齐吐出火舌,子弹嗖嗖嗖在国军阵地飞舞,呐喊声潮水般向着国军阵地冲过来。
面对如此阵仗,国军官兵软了,对死亡的恐惧让敌人不敢再停留在阵地上,纷纷摸黑向后退却。
此时突击连如入无人之境,顷刻间就杀入国军阵地。由于是在黑暗中混战,国军官兵虽然训练过夜战,但是训练不是实战,尽管在训练中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现在进入实战,一不小心就送了性命,国军官兵不敢乱动了,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向后退。
这时候突击连的马刀发挥了作用,在混战中,许多国军官兵被马刀砍死。混乱中,红军战士各自为战,一手提刀一手摸索着前进,摸到帽子上有青天白日帽徽的顺手就给一刀。
东方渐渐露出鱼肚白,红军遇到的抵抗渐渐稀疏,偶尔可以听到求饶的声音。阵地上的厮杀终于停下来,红军官兵注意看看,国军阵地上除了伤员的呻吟,已经没有拿着武器抵抗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