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山
夏禹听从了防风氏和典正的建议,他让大部分诸侯率人马返回了封地,在羽山营地只留下了荆山侯和防风氏的人。夏禹令皋陶坐镇大帐,季玄子和熊曦也留在营地协助皋陶。他则率典正、荆山侯和防风氏及由武士组成的千余精骑直奔风雨山……。
在途中宿营时,遇到了会稽候姞杞派往羽山报信的一位领主。夏禹得知大夏率族人已经占据了风雨山,并点燃了向有苗水寨求助的烽火。姞杞率手下三百多人已经从会稽出发……。夏禹既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大夏有了确实的下落,忧虑的是万一有苗水寨前来接人,那事情就麻烦了,他和典正等人商议了半天也无头绪,只能先赶到风雨山在看……。
会稽候姞杞先于夏禹的人马赶到了风雨山,他征用了街市上的一间茅屋,令手下在距风雨山十丈开外建了一道栅栏。大夏在山脚用几十俩大车作为抵抗的屏障,拒绝了姞杞的求见。姞杞手下只有几百人,也无法攻击对方。
夏禹率众人在封地领主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走小路星夜兼程七八日,在一个子夜时分赶到了风雨山。姞杞松了一口气,夏禹得知有苗水寨还没有动静,他让众人先休息两日在说。
风雨山下的街市在苗君被大殿诛杀事件中被有苗烧毁,有苗离开后,姞杞又带人来放了一把火,烧了码头和所有船只和竹排,严禁下水。但许多人都在风雨山下谋生,时日一长,还是有人偷偷用独木舟、小竹排下水捕鱼,守卫轩辕庙的士卒也不在干涉。夫差恢复通商的消息传来,风雨山下很快就有了新的茅屋……。
夏禹和典正还有会稽候姞杞在茅屋里过了一夜。防风氏和任不寐让侍卫在路边搭了个草棚,武士们就随便找个避风的地方睡了一晚。姞杞到风雨山时就把饭食包给了街市上的小商贩,早上起来众人喝了碗新鲜鱼汤,夏禹出门来到栅栏前,风雨山孤零零的坐落在水边,底部宽大,山势陡峭。洞庭大泽烟波浩渺,一望无际……。
“大夏没有抢劫渔夫和商贩吗?”夏禹见山脚下大夏的人也朝这里张望。
姞杞道:“他们也是让街市上的人家做饭,我们到时大夏的人才退到了山前。据商贩说,大夏的人马有两千多人……。”
“这山上能呆这么多人?”
“君上不知,这风雨山是空的,底下是个巨大的石洞,小船能直接划进洞中。大夏带来的妇孺孩童应该都躲避在石洞中……”
“大夏就这十几辆大车,他带的粮草有限,困它多日不用打就降了。”任不寐粗声道,他和防风氏也来了。
夏禹闻声回头道:“二位公爵昨夜幸苦了。”
任不寐道:“出门打架能有个睡得地方就不错了,者阴山那一仗,我可是站着睡了半宿。”防风氏笑道:“你老子可是站了一宿,给你当的枕头。”
夏禹也笑了,公侯们平日里都儒雅有礼,一遇征伐也难免有粗鄙之语。他摆了下头,“回茅屋在说……”
屋子里很简陋,只有一张木桌几个条凳,几处墙边铺着干草。夏禹在条凳上坐下,对任不寐道:“姞杞大人有很要紧的事,今日就要返回会稽。公爵大人,所有武士和姞杞大人的手下从现在起都归你调遣,今明两日做好攻击准备,后日攻打风雨山,务必一战取胜。”
任不寐躬身领命,典正在一旁道:“定要生擒大夏,铜料尚无下落。”
姞杞道:“这就难了,大夏自知横竖是死,岂肯束手就擒?大夏身边有一多半都是家眷,如果有人能劝他……”姞杞看着夏禹……。
夏禹点点头,“能不厮杀当然好……”说着目光望着防风氏。防风氏摇摇头,“大夏扔下族人跑了,不配做氏族首领,没什么好劝的……”
任不寐道:“我是个粗人,不会劝人。”
夏禹也不好说什么,叹道:“大夏无论如何都难逃一死,怎肯自愿前来伏诛。”典正想了想道:“姞杞大人的想法并非不可行,我去试试……”
夏禹想了想,点点头……。
典正出门朝风雨山看了两眼,进来后对姞杞道:“大人等我回来在走,成与不成都要及时让西伯大人知道……”典正走到墙边拿起装有木简、文牒的袋子交给夏禹,整了整衣衫就往外走,刚到门边就被防风氏喊住了……。
防风氏解下佩剑交给任不寐,对典正道:“大夏会杀了你的。你虽说在君上身边办事,身份却是文库小吏……,还是我走一趟吧。”
夏禹也明白了,他站起身朝防风氏致意道:“有劳防风大人。”任不寐拍了拍防风氏的肩头,和防风氏一同出了门,夏禹和典正也跟了出来。
防风氏回身朝夏禹额首致意,转身推开栅栏朝风雨山大步走去。在大车后面的壮汉见只是防风氏一个人,也未张弓搭箭都看着他。
“我是阳山候,让长老大夏来见我……”防风氏昂着头,傲气十足。大车后面的人都笑嘻嘻地看着防风氏,一壮汉道:“我家主公不见客。”
防风氏瞪起眼睛,“本候偌是转身走了,后日就是你们的祭日,还不快去传话……”人群后面有人轻咳了一声,众壮汉闪开身,一位面貌清瘦、神情高雅,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额首作揖道:“防风大人,是大夏失礼了。”
防风氏略感意外,大夏竟然不失贵族之风,他也额首致意,“君命在身,非本候所愿。”众壮汉挪开大车,防风氏来到大夏面前,“你不会害了本候吧?”
大夏脸带笑容,“防风大人拒绝行孝,震动中土,大夏钦佩不已,可惜相见甚晚。大夏怎会加害大人。”
防风氏点头:“得找个僻静处说话……”大夏道:“山上无闲杂之人,大人请随我来。”
风雨山并不高,石梯修的很规整,俩人往山上走都没有说话,到了山腰大夏指着岔道说,“这条路通到山腹石洞……”
“大人是在担忧洞中族亲的性命,才犹豫至今……”防风氏说的很含蓄。
“大人和夫差大王能说的上话,这也是我见大人的原因,有机会代我转告夫差大王,我不怪他。”
山顶狭小平坦,背对着水面有一座带有飞檐的石头庙宇,里面供奉着白玉雕刻的轩辕大帝的神像。庙边站着一位白发老者和一个五六岁模样的男孩,地上还有一堆没有燃尽的柴草。防风氏看见供台前有香,先去敬了一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