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后排的中信始终保持着冷眼旁观,月道在高参的牵引下,所谓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催,他又何须费心思考呢?
即便他愿意为了所谓的亲情而试图劝谏,可不被接受的结果是肯定的,甚至会引来可能的教训、讥讽与敌意,他又怎能不识相一些呢?
不要试图吵醒昏睡的人,安静地做一个不讨嫌的人,圣人也有无为的时候。
一如那年如、来两师父到访,当夕阳映红了西天,三人抵达了半山居,田冰精心准备了一桌餐,中信拿出了张贵送的原浆酒,虽看似家宴一场,接待的规格已然顶配了。
第二天,中信赶去山下的宾馆,月道两人已经退房走人,这一场全无结果的情景剧就此结束。
中信为自己找了个安慰的理由:不堪郝凡其扰,权当出门散心了几天。
然而,郝凡正如她的名字一样,躲又躲不开,辩也辩不了,她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恶劣,唯一不变的就是:你顾中信欠我钱,你必须给我钱,不给钱我就要你好看!
每每中信准备出门的时候,多半会被郝凡堵在了门口,看着怒容满面的她,中信着实怕了,该说的都讲了无数遍,她根本不予理会,只是不断重复着那几句话。
“小顾,你什么时候给我钱?”
“我不是说了吗?等我有钱了,我立马给你钱,你总得让我把股份卖出去吧,我一直都在找新的投资方。”
“你就是个骗子,除了我家小宇看不清你的真面目,你还能骗谁去呀?”
“好吧,随便你说,不想和你抬杠。”
“那你给钱啊。”
“我真的没钱,为了这个公司,我还欠着一屁股债呢。”
“我不管,你必须给我钱。”
“……”
毫无意义的对话,隔不了几天就要演练一遍,烦不胜烦的中信都有些神经质了,只要听见屋外传来车子停下的声音,他都会莫名心跳加速且久久不得平静,曾经最引以为傲的淡然早就不知所踪,眉头似乎再也没有舒展过。
随着3G的普及,越来越多的APP被开发出来,音视频及电子商务等移动应用越发普及,一款社交APP的公众号应用引发了商家的普遍关注,一时间,基于此应用开设微官网及微商城的势头猛烈。
茶店老板沈详也想做名追风的汉子了。
这日,中信难得躲个清闲再临茶市,沈详便郑重其事地咨询道:“顾哥,我想搞个公众号,也在网上买茶叶。”
中信却是直言道:“茶叶这种商品是需要品尝的,网购只能是拼价格,利润率及复购率都不会太高,你现在有车有房,妻儿在旁,已然很成功了,好好开你的实体店不香吗?折腾那些干嘛呀?”
沈详的老婆接口道:“顾哥,我们准备搞自己的品牌战略,想把我们店的品牌推出去,高中低档的茶叶茶具,还有小包装茶点都要做。”
中信乐呵呵地回应道:“吕总,佩服佩服,巾帼不让须眉啊!”
沈详说道:“我的一位朋友帮我们把商标注册好了,食品包装厂也在审批中了。”
“那我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公众号也有人主动帮你们做了?”
“是啊,还说帮着运营。”
在中信听来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当即直言不讳道:“对方能保证运营的效果吗?总共需要投入多少?后面是不是还要广告投入呢?阿祥,这些问题都牵扯到钱,你们最好慎重一些,一旦被牵着鼻子走就不好了。”
“顾哥,那位朋友就是搞运营的,我去过他们公司看过,还是蛮有实力的。”
“请原谅我说话不绕弯子,我们相处有十几年了,我还是劝你们要慎重,实力不是靠眼睛看出来的。”
“谢谢顾哥,眼下是个机遇,抓住了我就发财了。”
看着沈详那自信满满又自得其乐的样子,中信揶揄道:“是啊,眼下的机遇太大了,移动互联网正值风头嘛,哪怕是只猪也能飞起来咯。”
“嘿嘿,我朋友也是这么说的。”
中信彻底无语了:“好吧,我是飞不起来了,你比较苗条,你起飞吧。”
朋友之间,适当发表逆耳忠言已然足够,若是执意改变他人心意便是不妥。
中信一反常态地从善如流,或许是经历了太多,或许是倦怠了太深,又或许是认清了自己,没有实力做背书的忠言只能是惹人厌嫌的可笑可怜!
但从沈详那里,中信还是捕捉到了一个信息:为商户做公众号站点以及运营似乎有快钱可赚。
于是,他通过网络买了一份微站的源代码,经过几天的钻研学习,便租用了一个云主机,开始推出微站建设及运营,微商城架设及维护等业务,也算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他首先从身边的朋友下手,以低于市场均价一半的价格建设站点,并免费撰写图文及运营维护。
按照他的话说,收钱已然不好意思,多花点儿时间又算得了什么呢,能够找他建站的朋友都是寄予了满满的信任,他唯有心怀感恩才能不辜负这份浓情厚意,才能坦然面对那一张张希冀与鼓励的笑脸。
中信的新业务谈不上热闹,但每月有了些许收入,加之田冰的工资,似乎生活又得以继续,虽看不到什么希望,可也不至于温饱没有着落。
郝凡依旧保持着她的名副其实,几乎每月总有那么几天上门吵闹,毫无应对之策的中信只能倾尽所有地凑出一些钱给她,勉强换回几天的安静日子。
深秋时节,该收获的不一定就是颗粒饱满的粮食,也可能是令人气结的打击。
经过大半年的评选,中信提交的申报项目完败,究其原因还是自身条件不够硬:其他创业项目都有海龟或名校博士背景,而他只是个小小的专科生。
中信抚摸着自己的右臂,脸上无悲无喜,申报之初他就猜到了结果,但是,碍于那位领导的热心,碍于自己虚假的面子,碍于侥幸的梦想,碍于自误的鸡汤,他再一次送上了自己的脸庞,接受这结结实实的耳光!
所幸,多年的风霜早已麻痹了他的面部神经,外人看起来,他依然还是那位苟延残喘的文化人。
所幸,这座大城有懂他的女人,有爱他的孩子,为了他在乎的人,偶有颓废,他也能及时调整方向继续砥砺前行。
然而,曾经唾手可得的淡泊已然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似乎他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