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战场又逢老同学 左权致信丁德隆
却说胡宗南对所属第二纵队第四十三师、第九十七师、丁德隆七十八师和孔令恂九十七师做了军事部署,命令丁德隆七十八师向山城堡前进,尽快占领山城堡。
还对周祥初和孔令恂两位师长分别作出相应的部署,命令李世龙第十九旅赶往大水坑附近堵击,詹忠言第二旅因为在萌城堡遭受红军伏击伤了元气,被安排在原地休息,但是一定要抽出一部分兵力防止红军偷袭。
命令廖昂第七十八师二三二旅为右纵队,经赵家窑和张家沟向张铁堡一带前进,阻击由甜水堡败逃的红军,并对东南方向进行严密警戒。
命令第二三四旅为左纵队向赵家要岘和周家山一带推进,相机与廖昂旅夹击红军。
红军方面,根据河连湾军事会议的决定,在战场上,红军三大主力由红一军团统一指挥。作为军团长的左权,深感关系重大。如果这一仗打不好,敌军就会直插定边和盐池,直接威胁党中央机关所在地保安。所以这一仗关系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当左权得知面前的对手是丁德隆的时候,左权想利用跟丁德隆的同学关系做点什么。
左权与丁德隆是湖南老乡,左权是湖南醴陵平侨乡黄茅岭人,丁德隆是湖南攸县皇图岭人。黄茅岭和皇图岭仅仅相距二十里,可以说是很相近的老乡了。如果不是走上了行伍这条道路,以他们二人的学业成绩,他们很可能成为知识界的一对亲密老乡加朋友。
但是由于国民党和共产党分道扬镳,左权和丁德隆这一对老乡加老同学也在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大敌对阵营成为中流砥柱人物。
左权与丁德隆有着很相似的家庭出身。左权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一岁半的时候死了父亲,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替母亲干活,打猪草,放牛,常年在饥寒交迫中生活。
丁德隆的父亲丁霁堂是个靠开办私塾为生的穷先生,丁霁堂看到儿子天资聪明,很有发展前途,但是自己无力培养,经人撮合,把十岁的丁德隆过继给庙甲山财主贺恢先为子,丁德隆才得到上学的机会。
一九二四年三月左权与丁德隆一同考入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在广州主办的陆军讲武学校,同年十一月转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编为第一期第六队。
左权佩服丁德隆的多艺多才,在攸县县立高小和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读书的时候,不但成绩特别优秀,而且爱好广泛,而且琴、棋、书、画都很出色。
丁德隆在书法方面最崇拜颜真卿和何绍基,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校内师生都戏称他为双方书法家。丁德隆还喜欢唱京戏、拉胡琴、弹风琴、吹笛子、洞箫,是学校里公认的全才。
令左权遗憾的是,丁德隆这样一个有出息的人才居然为蒋中正所用。在与红军的作战中,丁德隆表现出不寻常的才能,由于战功卓著,丁德隆在一九三四年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独立旅少将旅长,成为一名国军将领。在阻止红四方面军西进的作战中,丁德隆驻守广元,与徐向前率领的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河川攻防战。
徐向前是黄埔一期一队的,曾以同学名义劝丁德隆弃暗投明,起义到红军中来。但是丁德隆不听徐向前那一套,仍然我行我素,对徐向前部猛打穷追,在广昭战役和嘉陵江战役中,双方伤亡惨重,丁德隆指挥的五个团和两个游击支队中有两个团被歼灭,丢失长短枪两千多支。
红四方面军也遭受了很大损失,三十军八十九师副师长丁继才和九军二十五师副师长潘幼清等都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由于此次战功,蒋中正将丁德隆提升为胡宗南的第一军七十八师师长。想不到现在丁德隆成了左权的对头。
左权虽然感觉丁德隆不好对付,但是左权有信心把丁德隆打败。左权知道现在要对丁德隆搞统战不可能有效果,但是左权想从心理上给丁德隆一点压力,于是左权给丁德隆写了一封信,派人把信送给丁德隆。
却说丁德隆率领七十八师由西田家原东进,经张铁堡和小台子向山城堡急进,准备从两翼合围红军于盐池以南地区。
十一月十九日傍晚时分,部队刚刚准备吃晚饭,忽然副官交给他一封信,信封上没有署名,丁德隆知道没有署名的信与军情有关,于是急忙拆开看起来,只见写着:
“老同学好!黄埔一别,倏忽十余年矣。想当年,我们同在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旗下服役,北伐战争中我们携手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一代旧军阀纷纷倒台,一个光明的的中国就在前头。
想不到蒋校长背弃三民主义,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突下杀手,从此中国大地血雨腥风,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代替了光明,内战连年,民众陷入水深火热。
想我们黄埔同学,从此在两大阵营互为敌对,互相残杀,豆萁相煎,何其悲乎!
然则是共产党人好争斗乎?非也。我共产党人以救民于水火而战,为天下穷苦百姓谋永福而战,为中国光明前途而战,并非如尔辈等空有国民革命军之名,实则为蒋家财团之私欲而卖命。
我左权常常为老同学而羞耻,也为老同学深感惋惜。何哉?想当年老同学是何等朝气蓬勃,何等富有理想,富有革命精神,何等智慧何等才艺出众,想不到现在老同学竟然走到如此境地。何种境地?绝境也,穷途末路也。
并不是老同学吓唬你丁德隆,你以为现在你正春风得意?你以为眼下你就要立大功受大奖?老同学我拍拍你的胸脯,不要做美梦了,赶快清醒过来,悬崖勒马尚不为迟。如果一味执迷不悟,老同学将成为又一个西北战场上的牛元峰啊。老同学应该知道牛元峰师长的结局吧?
也许老同学不相信自己会走牛元峰师长的老路,但是老同学错了,每一位国军将领都有可能成为又一个牛元峰。奉劝老同学,不要过于相信老蒋坐镇西北就有什么绝招,老蒋手里没有什么绝招的,要是老蒋手里有什么绝招,也不会从江西那边一路追到大西北仍然还在忙乎。
不要相信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够让你所向无敌。老同学应该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也是自古以来所有军事家都懂得的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请问,你们老蒋的国民革命军得民心吗?啊?老同学你还不清楚?你们国军在西北作战,人生地不熟,有老百姓给你们带路吗?啊?有老百姓给你们粮食给你们水喝吗?啊?
但是我要告诉老同学,我们红军不管到什么地方,老百姓都把红军当做亲人。带路的问题是小事,所有的孩子们都乐意给红军带路。粮食问题,喝水问题,一切的生活问题都有老百姓操心。虽然我们红军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不许麻烦老百姓,不许拿老百姓一点东西,但是老百姓就是要给红军送这送那,就是要争着给红军做事。这些你们国军是无法想象的吧。
我们红军目前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好打仗。告诉老同学,就在此时,你老同学的部队到了什么地方,你的指挥部设在什么地方,我左权清清楚楚,沿途的老百姓已经把你们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我们,我们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打你们,就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打。
我知道现在老同学正奔走在去山城堡的路上,出于我们是老同学,我奉劝老同学不要去山城堡,老同学去山城堡是一条死路,红军大部队已经在山城堡布下了口袋,正等待着老同学去钻,信不信由你。老同学左权奉告。”
丁德隆看了左权的信,脸上露出苦笑。他知道老同学有拉他的意思,也有吓唬他的意思。但是他承认左权说的那些情况都是真的,尤其是左权说的那些国军在西北战场上遇到的诸多困难问题,其中最大的麻烦是老百姓仇视国军的心理,老百姓都不愿给国军当向导,国军所到之处,老百姓都把粮食牲口藏起来,唯恐被国军抢了。
还有喝水问题,有些地方甚至有老百姓往水井里投毒,让国军喝了水就中毒死亡或者病倒。这许多问题都让国军伤脑筋。
丁德隆也知道老百姓对红军的拥护和支持,但是丁德隆跟其它国军将领一样,对这些问题都束手无策。尽管胡宗南也为取得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老百姓就是不相信。老百姓都知道国军是为富人打天下的,他们不希望国军打胜仗,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希望红军把国军打败,于是他们尽一切可能积极支援红军打仗。
国军能够得到的仅仅是极少数富人的拥护和支持,但是富人群体太少了。
但是丁德隆毕竟是丁德隆,对于左权劝他不要去山城堡,丁德隆嗤之以鼻,心想你左权老同学这玩笑开大了,我正是要去山城堡,看你左权能够把我丁德隆怎么样?于是丁德隆指挥部队继续向山城堡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