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潮散去后孑然一身的孤独感如猛兽般袭来时,我才明白,这夜是如此地难熬。
我们总是在期待,在某一刻我们会恍然大悟的发生变化,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此地重复再重复地等待下去,不主动地去为了这份改变做些什么事情。
我的其中一个梦想就是写小说,这个想法从上大一就有的了,直到现在已经毕业三年有余了,仍没有动手去写。总是觉得自己不懂组词造句的语法,不懂该怎样安排故事情节,不懂怎样用修辞去描写人物……
如今已七年过去,仍被这些想法所左右,至今都未能动手写一词一句。即使买了一本教人设计情节、描写人物和一本专讲修辞手法的书籍,但还是被人为地闲置在书架的右边角落。细细算,买这两本书也有两年了。唉!都怨我把它们买回来使它们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功能。如果我没买它们,或许它们已经造就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了吧,又或许它们会像一只受惊的雏鸟乖乖地待在书架上吧。我无从得知,因为我此刻的脑袋里像有一只蜜蜂在花丛采蜜,嗡嗡嗡地闹个不停。但愿不是围着一坨屎瞎啄。
现在的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整天都表现出昏昏欲睡的样子,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我每晚都是有睡觉的。但就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每天就是无精打采的,在某些时刻,我也会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大抵是对生活没有计划,丧失了动力,对生活没了兴趣吧。
其实就我们个人而言,我们是想努力的,但有时我们努力的想法会受到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一些人,去到一些陌生环境,又或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周围的人和环境都比较稳定。在一个环境里,一些人努力,一些人安于现状,一旦安于现状的多于努力的,就会对努力的人带来消极地影响,“差不多就行了,反正他们也不会看的”“那么认真干嘛呢,大家都只是应付交差”。当正在努力的你听到这些话时,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强大,就会对自己努力的想法有所动摇,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认真了,是不是没必要那么较真呢?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与那些“差不多”朋友一样,成了“差不多”。生活犹如一口大锅,我们都是锅里的青蛙,工作、友情、亲情等等就是锅底的柴火,慢火小煮,逐渐地削弱我们跳出大锅的能力,直至终老死去,我们却浑然不知。
当然了,我们有了想法,更重要的是要去行动。认识指导实践,实践修正和完善我们的认识,如此反复,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才能使自己变得愈加强大,才会带来那期待已久的变化。万事开头难,这是老一辈总结出来的,我对此是坚信不疑。我想写小说,我为此买了两本指导书,这说明我是有要怎样写小说的想法并付出行动的,这属于认识。现在我在动笔写,哪怕写得不多,篇幅短一些,但起码我是写的了,这属于实践。开始写的时候,头脑是晕乎乎的,写到现在,清醒了不少,如果明天、后天能坚持下去,每天写一点,我想结果总是好的。不得不悲观一些,坚持这件事儿没那么容易。既然已经开始了,也不能放弃,不是吗?
在窗外的雨飘落在桂花树脚下时,我明白了,右手边的主机是因为埋怨我深夜奋笔疾书才呜呜的叹气,我对此表示反对。它根本不懂这夜在冬雪染白孤独后是如此地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