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帝建立陈朝后,致力于整顿纲纪,推动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然而,南方的一些寒族豪强在侯景之乱中,自立为州郡牧守,不遵守陈朝的法纪,导致政治形势不稳定,内战频发,北朝进攻也无法阻止。
陈宣帝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皇位在自己的父亲灵位前大打出手,其中老二叔陵试图杀哥哥叔宝夺位,但因手下只有木剑而未能如愿。
第二天,遗体入殓时,太子叔宝泪流满面,而老四叔坚冲上去保护叔宝,并制止了叔陵的行动。
然而,叔陵却在暗中组织了一支队伍逼近皇宫,后被萧将军抓住并斩首。
自此,陈朝兄弟间的争夺皇位的斗争告一段落。
陈叔宝作为陈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登基后沉迷于酒色,疏于朝政。
而官尚书孔范是陈叔宝最宠信的大臣之一,善于阿谀奉承,对陈后主的性格非常了解,对他无法接受别人直言其错的行为心知肚明。
因此,大臣们进言时,陈后主以各种罪名喝退他们,而孔范却能曲为文饰,极尽逢迎拍马之能。
说谎时眼睛不会眨动,表现得十分真诚。
陈叔宝听到这些花言巧语,感到非常受用,对孔范的信任和宠爱更加深了。
俗话说,美人关难过,更何况是喜好酒色的陈后主。
有一天,陈后主前往我的宠妾孔贵人处,突然见到一位绝色的女仆站在孔贵人身边,她长发七尺,乌黑亮丽,光泽动人。
这位女子的皮肤如凝脂,眉目如画,唇红齿白,优雅动人。
陈后主惊叹不已,对她一见钟情。
从那之后,这位美丽的婢女就是张丽华,在后宫中无人能及。
三年皇帝任期过后,陈后主急不可耐地在光照殿前修建了三座豪华精致的楼阁: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
他自居临春阁,张丽华独占结绮阁,其他妃子则同居望仙阁。
阁楼的门窗全是用沉香和檀香木制成,里面摆满了金银首饰,华丽得如同仙境。
陈后主将建楼费用转嫁给了百姓,导致赋税繁重,百姓怨声载道。
陈叔宝沉溺于奢侈生活,与妃子、文臣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张丽华才貌双全,记忆力超群,是陈后主最喜欢的妃子之一。
当时,宦官蔡脱儿、李善度将初步处理好的奏章呈给皇帝批阅,张丽华则能一一陈述内容,毫无遗漏。
在早朝时,陈后主经常拥抱张丽华,与朝臣商议国事。
文武百官奏请的国事,通常由陈后主和张丽华共同商讨。
陈后主对张丽华百依百顺,宦官、近侍都试图接近张丽华并与其串通。
虽然陈叔宝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他擅长琴棋诗画,尤其是音乐方面才华出众。
如果他没有成为一国之君,或许会成为一位大文豪,而不是一位昏庸的君主。
陈后主喜欢辞赋,经常与文臣们吟诗作对,沉醉于文学的世界中。
在宫廷中,中书令江总常会邀请文人陈暄、孔范、王瑗等共同吟诗作赋,彻夜欢饮。
有时,他们也会挑选一些艳俗的辞赋与歌曲,以满足一时的兴致。
为此,陈后主还特别挑选了1000多名宫女,让她们唱出这些靡靡之音。
陈后主曾有一首著名的《玉树后庭花》,诗句如“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这般,描述了美丽的妃子们的国色天香之姿。
但是,“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又转而描绘了花开花落的短暂悲伤,从激情和明丽写到沉寂和哀伤,被认为是一首不祥的作品。
因此,后人称这首诗为“亡国之音”。
在诗的上半部分,我们能看到美丽的妃子们的倾城之姿,而下半部分,又描绘了花开花落的悲伤。
这其中所蕴含的深意,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