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个开始的季节,农民的春天开始于春节后,田野里一片耕作的繁忙。警队的春天在四月份新兵下连,那时年度训练工作如火如荼。男人的春天在六月,那时女人的裙子越穿越短,领口越压越低。
虎口监狱甘蔗种植较多,砍伐后,经过了一个冬天的水分蒸发,地里的甘蔗叶已经干枯。甘蔗种植一般是种一年收三年,但甘蔗叶需要处理后重新松土施肥。处理甘蔗叶的方式通常是焚烧,漫山遍野浓烟四起,天昏地暗,在这穷乡僻壤之处,倒是多了一些真正的烟火气。那时虎口监狱的空气质量很差,由于形成了习惯,大家都能接受,没有什么怨言,反正就十多天时间的空气污染,忍一忍烧完就算了。
焚烧甘蔗叶最大的隐患不是烟尘,而是失火,特别是烧甘蔗叶时突遇刮风,附近的树林就容易发生山火,虎口监狱烧甘蔗叶时,蔗地四面都安排了观察员,火灭了才能离开,但附近的居民就没这么讲究了,一把火点燃后就离开了,稍微有些刮风就会引发山火,每年冬天虎口监狱周围都会发生很多次山火,警队也经常参加监狱组织的灭火行动。
春节后,北宫的工作还是以执勤为主,执勤之余就安排给营区的花草松松土浇洗水,顺便维修一下花池。大队长检查工作时看见北宫在美化环境,还专门从八中队要了一些花草和木瓜苗,木瓜是长势比较好的一年生南方水果,长得比较高大茂盛,刘八百就安排种在进营区的斜坡路两侧。同时,刘八百还派人去山上找了些树形好的常绿乔木种在营区里,至于叫什么树,谁也叫不出名字,只知道他四季常青树形美观。以鲁迅先生的话说,世界上其实并没有风景树,因为美观,种的人多了,他就变成了风景树。
自己动手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付出了劳动和思考,看着营区的变化,大家脸上都浮现出满足感。刘八百相信,种下的花草树木经过几个月的护理,北宫将变成一个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的“四有”营区。
赵副队长对营区的美化还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因平时呆在房间打游戏较多,春节女朋友带来的放纵也大大份害了身体,他也需要出来晒晒太阳,吸收一下天地之灵气,但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他又不好意思坐在营区晒太阳,于是叼着一支烟顺着小路散步去了,他漫无目的的向西侧山脚走去,一个多月都没有下雨,路比较干燥,方便好走。
赵副队长十一点半才回北宫,去时百无聊赖,回时忧心忡忡,赵副队长的衣服上有很多灰尘,脚上的皮鞋上沾满了泥土和草木灰,看上去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又不便多问。刘八百见状,忙对石桌边的一个战士喊到:“小伙子,去帮副队长提桶水来”
赵副队长也许是因为一桶水太少洗不干净,也或许是不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狼狈的样子。忙招呼到:“不用了,我反正要去洗澡的”,准备提水的小伙子像腰上栓了条橡皮筋,跑出去又弹了回来。赵副队长走进房子匆忙拿了换洗的衣服,就向洗澡房走去,像是在消除某些罪证似的。
中午吃饭时赵副队长表情有些凝重,不说话脸上也没有笑容。刘八百又不好意思多问,午饭还未吃完,自卫哨兵急冲冲的跑进饭堂报告:“报告刘排、赵副,南宫打电话,西山脚突发山火,要求我们参加一监区的灭火行动”
刘八百还没弄明白什么情况,赵副队长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口中的饭菜也来不及咀嚼顺口吐在了桌上,身体像弹簧一样站了起来吼道:“除开下一班哨兵,其于人员回去换作训服,三分钟以后集合”
赵副队长对待工作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特别是外勤工作,事出反常必有妖,刘八百从赵副队长回营区的情况分析,此次山火应该与他有关,但又不敢多问。赵副队长勇上一线,敢打头阵对刘八百来说是件好事,这样他就安心在营区当值守干部就行。
好在西山脚是卡斯特地貌,只有密密麻麻的灌木丛,没有高大乔木,火势不是很凶猛,和一、二监区干警一起两三个小时就把火全部扑灭了,战士们回来时走着整齐的步伐,唱着胜利的凯歌,响侧山谷,赵副队长也跟着唱着军歌,脸上露着胜利而喜悦的神情。
赵副队长是最希望扑灭山火的,因为这次山火确实和他有关。因为北宫西面种了一小片甘蔗地,砍甘蔗时路上掉了些甘蔗叶,行人走在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那天上午赵副队长向山脚走了几百米,然后随手一个烟头,正好扔在路上的一片甘蔗叶上,路上的甘蔗叶冒起了烟。
通常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把火踩灭,什么事情也不会发生,但是赵副队长太无聊了,无聊的以火为乐,他要观察这点星星之火是否能燎原?他想证明能不能通过这片甘蔗叶将整个甘蔗地引燃。
火苗乘作风势,沿着这条甘蔗叶坚强的烧呀烧,终于烧进了甘蔗地。赵副队长正要灭火时,突然刮了一阵大风,火势迅速蔓延。赵副队长慌了神,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只能用脚踩的方式灭火,可是火势越来越大。最后只能实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坚信别人猜不出是他放的火。
赵副队长怕山火造成损失太大,导致监狱派出所严查凶手,所以一直心神不定。好在被二监区职工及时发现,并报告了监狱,监狱按防火预案组织扑救才没造成大的损失,他悬着的心才落地,所以人呀总是乐极就会生悲,无聊就会生事,赵副队长从没想到那年春天虎口监狱的第一场火是他点燃的。
有了第一场火,就会有第二场第三场,虎口监狱每年的春天都是山火烧出来的,真正应证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当然野火烧不尽主要是监狱有专业的灭火预案和专业的灭火工具,否则,整个监狱附近的山林将会烧得片甲不留。
虎口监狱的火灾通常发生在中午和傍晚,因为上午烧甘蔗叶看守的人中午要回家吃饭,下午烧甘蔗叶看守的人晚上要放工回家,没人看守的时候没有熄灭的余烃往往容易引起火灾。
虎口村隘口以外不是喀斯特地貌,监狱机关后侧就是大片大片的土山,长着成遍的松树,当地刮松油的居民将松树皮划掉几个口子收积松油换钱,把这些松树搞得伤痕累累。松林下掉有厚厚的松枝,一触火就燃的那种,农村人煮饭时就喜欢用松枝引火。
由于村民们要赶在春雨来临之前烧掉地里的甘蔗叶,所以第二次山火就在两天以后到来。这次山火地点就在监狱后面那片长满松树的土山,所以火势猛,受灾的面积大。监狱将灭火任务分给了各个监区,因为近火灾位置,经支队批准,八中队官兵也参加了灭火,七中队和九中队因为比较远而原地待命,警力灭火去了,必须留住兵力保证监区的执勤安全。
这场山火烧于傍晚,火光四起时才被发现,那时局面已经很难控制了。一监区也分配了灭火任务,由于任务较重,梁监区长打电话给刘八百,要求刘八百派兵参加灭火行动,刘八百向赵副队长报告,赵副队长再也没有上次灭火的那种积极性,装出很有担当的样子说到:“我留下来值守,你带警队放心的去,一定要注意安全”。刘八百没有再向中队部汇报就出发了,赵副队长也没向上级汇报。
监狱干警职工开摩托车或搭乘摩托车前往,刘八百带了十人的队伍爬上一监区的拖拉机,一路浩浩荡荡,向火灾处奔去。到监狱机关处拖拉机左转向后山开去,远远就能看到后山被火烧得红遍了半边天,乱风刮起,把火吹得更盛,火光透天,火舌向林子深处卷去,火苗窜在空中,忽喇喇的有数米高,刘八百正在疑虑这么大的火,人根本没法靠近,用什么方法灭火?这时,拖拉机对直开到了离燃烧点两百来处的山脚停下来了。
监狱领导久经百战,消防指挥经验丰富,这次使用的灭火方法是砍伐隔离带,在横向的山脊上砍掉所有树木,清理掉杂草,制造出二十来米宽的隔离带,这需要在山火烧过来之前完成,否则前功尽弃,所以速度要快,需要的人力很多。
整个山头不算高,隔离带有200米长,每个监区大概要完成20多米的隔离带砍伐工作。两把油锯,每人一把手锯,一把手电,刘八百将警队兵分两组充当先头兵负责砍树,梁监区长负责带领干警清理杂草和搬运树木。
砍树是个危险活,树的倒向很重要,否则会砸到人,就算砸不到人倒在其他树上会影响其他树的砍伐。所以砍掉的树必须朝一个方向倒,为了不影响其他监区的砍伐工作,大家都统一向火灾的方向倒,好在林子里最大树木直径只有二十公分左右,不算太大,利用几个人的推力能确定树的倒向,否则,黑灯瞎火的,这样砍树是很危险的。
战士们的战斗力确实是比干警要快很多,加上组织得当,几个人轮流使用油锯,做到了人歇锯不歇。两个小时就砍倒了二十几来的隔离带,梁监区长要求监区管理员每人发了一瓶水,然后说到:“大家辛苦了,歇一会,现在就剩下分段树木和清理树枝了,来得及的。”
战士们说:“不辛苦,这点累不算什么”,喝完水又继续干起活来。二监区的任务区就在旁边,因为路途遥远又没人帮忙,工作进度比较慢,监狱领导就派八中队十个人过来增援,本来八中队的任务在山顶,任务最重,但由于战斗力强,大队长靠前指挥,率先完成了任务,所以就派人过来增援二监区。
北宫警队和八中队两个中队的战士从新兵连下连以来就没见过面,特别是老乡相见,分外亲切,但由于任务紧急,只能是打个招呼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
大队长在八中队长的陪同下过来看望八中队的战士,发现刘八百带着战士们也在现场很是吃惊。
刘八百忙上前敬了个礼说到:“大队长好,欢迎一线指导”。
大队长说到:“你怎么在这里,我怎么不知道呢”
梁监区长忙接话到:“是我叫刘排来帮我的,我们监区路途远任务重”
大队长忙迎合到:“应该的,应该的,我的警队,也是你的警队”。
梁监区长忙调佩到:“感谢首长支持,以后来一监区检查工作,下来喝一杯”
大队长又认真的说:“梁监,你们这儿任务完成了,就叫刘排带警队先回去了,警力都出来灭火了,怕监狱出事,保证一监区的勤务安全就是保证梁监的安全”
梁监区长转向刘八百说到:“大队长说得对,你们将砍下的树木分节完就回去了,其他我们来收拾。”
刘八百分完节时,整个隔离带已基本成形,只有少量的树没有砍倒。借着灯光,可以看到这条隔离带活活将整座山劈成了两半,刘八百很想观看隔离带全面完成后,对起火方向点火形成以火攻火的壮观场面。但迫于大队长的指示又不得不提前离开。
来到山脚,刘八百集合完警队,正准备登拖拉机,大队长就跟了下来,他对战士们说了句:“你们辛苦了”,然后又严肃的对刘八百说:“你也辛苦了,但是你不值得表扬,按规定我要处理你”。刘八百很疑惑的看着大队长,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
大队长又接着说:“谁批准你用兵了,警队是你家的吗?你知不知道动用执勤警队兵力必须要团以上机关批准。你私自用兵,出了问题谁负责,如果在这次灭火行动中,有人受伤了,谁来担责?谁担得了责?如果经上级批准后出了事情,那就是英雄。如果私自派兵出了事故,你刘八百就是罪人”
刘八百被训的哑口无言,他知道大队长叫他提前回去,主要是为了及时止损保护他。因为打通隔离带后以火攻火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遇上刮大风,很可能造成火势反扑而局势不可收拾。
回营区的的路上,刘八百一语不发,他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好像山火烧在了他的脸上,火辣辣的,但他并不怨恨大队长的责怪,因为大队长的话带着善意和浓浓的关怀。
一路沉默,战士们也耷拉着脑袋不讲话,在一监区办公楼下车集合回营时,刘八百和战士们把一切羞愧与委屈都融进番号声中,拼命的喊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