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是郦范的儿子,郦范年轻有为,在动荡的时代历经了四位皇帝。
他跟随皇帝征战,成功地收复了山东,最后担任青州刺史。
他从小就教导长子郦道元,鼓励他多读书学习,成为一个讲道理的人。
由于父亲的职位关系,郦道元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长途旅行,见识广阔的世界。
但是,郦道元与父亲不同。
郦范虽然在官场上并不善于圆滑,但也算得上一个聪明之人,很少与他人发生冲突。
郦道元的原则是:“小偷小摸、大偷大摸的事情,千万别让我知道。”
“否则,无论你们是谁,我都要你们好看。”
父亲去世后,郦道元作为长子,守孝三年,然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按照惯例被降为伯爵。
郦道元曾随孝文帝巡视北方,凭借其严格执法、且不偏不倚的个性,获得皇帝的称赞。
孝文帝打算给他升职,御史中尉李彪也认为他是一个执法严明的人才,于是向朝廷推荐他担任书侍御史。
李彪却遭到弹劾,郦道元也因此被连累,被贬为基层官员。
尽管他只是一个地方基层官员,但郦道元的执法风格颇受欢迎。
他任职三年期间,这个地方的犯罪率大大降低。
他的严格执法,使得那些想要耍花招、打起歪主意的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纷纷迁往其他地方。
三年后,郦道元被调任鲁阳郡太守。
虽然鲁阳郡是在偏远的边境地区,但郦道元到任后首先申请在那里建立一所学校,希望将这个偏远贫穷之地变成一个有文化的地方。
尽管郦道元在鲁阳郡表现出色,但他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地方权贵。
众人一番商议,说:“这样下去不行啊,这家伙软硬不吃,迟早会揭露咱们的老底。”
于是他们唆使老百姓到朝廷告状,谴责他的苛刻严峻,希望前任刺史复职。
老百姓果然前去告状,郦道元被罢免。
还没等他离开,准备复职的前任刺史因为犯事,最终与郦道元一同被罢免。
郦道元从东荆州回到洛阳后,失业在家,一待就是十年。
当然,虽然他被认为是失业,但他并没有闲着。
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山川,研究古籍,为《水经》作注。
原本只有一万多字的《水经》,被郦道元扩充为三十余万字的《水经注》。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地理学巨著,《水经注》的历史价值无需多言。
几年后,北魏发生了叛乱,朝廷无一可用之人,只好重新召回郦道元。
郦道元的才干,立刻得到了孝明帝的认可。
他被任命为河南尹,负责管理京城洛阳。
不用说,郦道元的直率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肯定在皇亲贵族云集的京城容易得罪人。
北魏有个汝南王,喜欢养漂亮的男宠。
其中一个叫丘念的男宠,凭借汝南王的支持,跋扈嚣张,还公然卖官。
郦道元听说此事后,立刻表示要惩治这个背靠大树的恶棍。
然而,有人劝他不要轻易得罪汝南王的男宠。
郦道元并不惧怕,他决定将丘念绳之以法。
他命人将丘念逮捕起来,投入大牢。
汝南王听说自己的男宠被郦道元抓了,就去找垂帘听政的胡太后,希望她能下旨让郦道元放了丘念。
郦道元并没有妥协,他在胡太后下旨之前,就将丘念斩了。
这让汝南王十分恼火,发誓要报复郦道元。
不久之后,山东、关西等地相继发生叛乱。
南齐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萧宝夤也有跟风的趋势。
为了避免出事,朝廷派出郦道元去找萧宝夤谈判。
汝南王看出这是一个机会,便推荐郦道元去,却派人给萧宝夤通风报信。
萧宝夤认为朝廷要算计自己,就派人将郦道元一行人围困在山冈上。
因为山冈上没有水源,郦道元便让大家挖井,可是挖掘了十多丈都没有水。
几天后,由于极度缺水,大家已经无力抵抗。
郦道元和他的弟弟郦道峻、郦道博,以及长子郦伯友、次子郦仲友,全部被杀害。
临死之前,郦道元还大声痛斥贼人,直到力竭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