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容易,守成难。这句话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中国古代朝代兴衰更迭的原因。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自宋朝建立至陈朝灭亡,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而萧齐政权只存在了23年。
萧衍,小名练儿,字叔达,出生在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
他与齐朝的萧氏同族,他的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曾协助族兄萧道成夺取刘宋的江山,并担任过侍中、卫尉等高官,声名显赫。
他的母亲张尚柔是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后裔,博学多才。
在母亲的教导下,萧衍学识渊博,精通经史百家、诗书棋画、观星测月、骑射击斗等各种知识,被人称为“神童”。
萧衍既博学多才,在文学方面更是有天赋,初入官场就受到竟陵王萧子良的赞赏。
此后他经常去西州鸡笼山上萧子良建的西邸别墅,与沈约、谢脁、范云、王融等众多文人交往。
萧衍和沈约等人合称为“西邸八龙”,是当时有名的人物。
沈约后来成为《宋书》《齐纪》等书的作者,谢朓则是著名的诗人。
萧衍热爱学习,常常拿着书籍,即使后来身居皇位,事务繁忙,夜晚仍然在灯下苦读。
他写了《通史》600多卷,还亲自草书朝廷的诏令、赞辞和序言等公文,共计120多卷,同时还修缮了“百家谱”。
历史上像萧衍这样勤奋学习的君主,确实很少见。
由于自己的家族关系,萧衍初次进入官场就在卫将军王俭的麾下任职。
他才华横溢,举止不凡,受到王俭的重视,被提升为户曹属官。
不久之后,萧衍又被提拔为随王的参军,他在官场中一路晋升。
齐明帝萧鸾登基后,由于萧衍为他出谋划策,所以提拔他为中书侍郎,不久又升任黄门侍郎,自此萧衍的名声大噪。
齐明帝刚刚登基,北魏孝文帝便率领30万人马进攻齐朝。
齐明帝派出主力军迎击敌军,随后又让萧衍和平北将军王广之,带兵支援前线。
萧衍率领军队英勇作战,击退了北魏的进攻。
齐军初战取胜,明帝提拔萧衍为太子中庶子。
497年,北魏再次南下,进攻雍州。
次年三月,北魏击败了由萧衍和崔慧景率领的齐军。
尽管战败,齐明帝并没有责怪萧衍,反而任命他为雍州刺史,负责管理雍州的军政事务。
萧衍的势力由此得到增强,为日后争夺皇位打下了基础。
公元498年,南齐的齐明帝去世,年仅十六岁的萧宝卷继承了皇位,这就是昏庸的东昏侯。
他从小就只会玩耍,挖洞捉老鼠,不顾国家大事。
所以齐明帝临终前,留下了一句遗训:“做事不可在人后”。
然而,当萧宝卷登上皇位后,他更加放纵自己,每天只顾吃喝玩乐,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他的两位表叔江祐和江祀常常劝告他,但却引来了萧宝卷的不满。
江祐和江祀意欲扶持一位新的皇帝,但他们还未决定好继承人选,就被一名侍卫告了密。
萧宝卷想起了那句“做事不可在人后”,于是下令将两位表叔杀掉,并洋洋得意地在殿堂内骑马奔驰。
还对侍卫们说:“他们俩不让我在宫内骑马奔驰,现在我想怎么骑就怎么骑,太快活了!”
这位荒唐的皇帝在位期间,每个月有二十多天的时间都要出宫游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他所到之处都会驱赶百姓,谁若违禁就会被处死。
民众因此提心吊胆,一旦听到驱散的鼓声,连衣服鞋子都顾不上穿就会匆忙躲起来。
有一次,人们正在抬着一个病人走在路上,恰好遇到萧宝卷出巡,那些人纷纷丢下病人四散逃开。
负责清道的官吏为了躲避皇帝的目光,干脆将病人推入河中活活淹死。
除了这些荒唐行为,萧宝卷还在宫中和宠妃一起表演杂技,甚至开设集市,在地面上铺上由黄金凿成的莲花。
他的种种行为,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后来萧衍率军攻占南齐的国都建康,废黜了萧宝卷,冒用皇太后的名义,自封了很多官职,完全掌握了南齐的军政大权。
萧衍非常迫切地想成为皇帝,因此他想尽办法,希望废黜继位的齐和帝萧宝融。
他的好朋友沈约猜到了他的心思,委婉地说:“皇帝只有十五岁,对治理国家不会有太多了解。”
“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呢?”
萧衍假装糊涂地回答道:“这怎么可能呢?那样的话,我不就成了反臣?”
“而且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
沈约知道他在装傻,过了一段时间后再次提起此事,萧衍犹豫了一会儿说:“让我考虑考虑吧!”
等到沈约再一次提起时,萧衍终于不再隐瞒自己的想法,和他详细地制定了计划。
他们通过写信逼迫齐和帝禅让帝位给萧衍,还散布消息说萧衍当上皇帝是天意。
禅让书送到后,萧衍又假意推辞说:“我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这样的举动不妥。”
接着,沈约安排朝内的大臣上书,恳请萧衍早日称帝,因为这是众望所归。
萧衍假装勉强接受了众人的请求。
为了避免日后的麻烦,萧衍派人给齐和帝送去一块生金,逼他吞下金子自杀,对外宣称齐和帝病死了。
公元502年,萧衍登基为帝,取代了南齐,建立了南梁王朝,史称梁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