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孝文帝掌权后,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决定将都城迁至洛阳。
这个决定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要知道,北魏是鲜卑人从草原上开拓出来的国家,他们的土地和财富都在那里,生活方式也与草原民族息息相关。
如果迁都洛阳,必然会损失很多财富,而且许多人也无法适应汉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许多贵族大臣留恋家园和财富,纷纷表示反对。
孝文帝面临着如何让他们服从的难题,他皱起眉头,开始思考办法。
“怎么办?我得想个好办法,让他们乖乖听令。”
公元493年,他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征讨南齐。
途中经过洛阳时,孝文帝带领手下一行人参观西晋王朝留下的废弃宫殿。
他说:“过去西晋多么强大,由于皇帝不会治理国家,导致国家灭亡,宫殿也荒废了下来,真是让人感到伤感。”
此时,洛阳正是秋雨连绵的时节。
秋雨满天飘洒,加上破败的宫殿,让人很容易产生感慨之情。
这一幕让大臣们想起了以前太武帝在这里打败仗后向北逃亡的情景,他们非常担心孝文帝会重蹈覆辙。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孝文帝突然下令全军继续向南出征。
正当他刚刚上马的时候,大臣们一个接一个跪在马前劝谏道:“陛下,南征没有取胜的把握,还会耗费人力物力,请您停止吧!”
孝文帝心里暗暗得意,脸上仍然不动声色。
直到大臣们都跪在地上,他才缓慢地说道:“无论这次南征成功与否,对北魏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我很清楚这一点。”
“既然你们不愿南征,那就听从我的意见,将国都迁至洛阳,待日后再找机会消灭南齐,统一全国。”
有位大臣见皇帝松了口,急忙说道:“只要陛下停止南征,我们都赞成迁都洛阳。”
“好吧,就这么决定了,全军就地休整吧!”孝文帝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
大臣们和三十万大军听到不再打仗,高兴极了,整个军营里都在欢呼着“万岁”。
事情定下来后,孝文帝派拓跋澄返回国都,去说服留守在那里的大臣和贵族们。
许多人痛哭流涕,死也不肯离开旧国都。
孝文帝也不理会这些,带领着部下安心地在洛阳城里建起宫殿。
旧国都的大臣和贵族们原以为皇帝会很快回来,可是等啊等啊,半年多过去了也没有见到皇帝的让影。
“看来皇上这次决定铁了心要住在洛阳,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如果他再不回来,我们的土地会越来越不值了。”
他们纷纷议论,谁也拿不定主意。
直到第二年,孝文帝觉得时机差不多了,才带着一支人马返回旧国都。
这一次,他没有费多大劲,就将大多数人带到了洛阳。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约有一百万鲜卑人迁移到新国都附近,开始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