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沧桑玉帛
书名: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3713字 发布时间:2023-06-12

鲍硕说完,又对少郡道:“关于应对的策略,朕想霍卿也定有看法,不妨说说。”                                        

子玉知道他们还有话说,便向皇上告退,出去了,屋里只留下鲍硕和少郡铁季三人。

少郡想了想道:“臣还没想好,等晚上考虑清楚,明天再上奏皇上。以臣的看法,晚几天去上林,在这里踏踏实实多玩几天。”      

“懂了,笙歌艳舞,痛痛快快就像什么都不知道,让他们在等待中先分分神,霍卿是不是这意思?”                              

“是,趁这几日与晋王缓和一下关系,他和郡王毕竟还是与皇上近些,只是对朝廷的戒心不满。郡王又是个爽直痛快的人,不难消除隔阂。另外还可请一部分介于中间的王亲贵族来,一是让他们先一步了解皇上的态度,二是瓦解动摇这些人的立场,让他们不会聚成更大的力量。至于用什么方法和是否需要付出什么,就是臣想考虑的。”                                              

鲍硕听着,不断点头认可,铁季钦佩道:”丞相机敏足智,属下真是佩服极了。”                                          

草原的月夜,清澈透明,没有大都市里的压抑。整个行宫内外,就像航行在海上的一艘舟船,殿宇、穹庐,沐浴着清凉如水的月色,宁静、深远。只有不时经过的巡逻士兵肃穆走过,给宁静带有安全感的舒适。

少郡还未走到自己的毡帐,就看见远远走来子玉的身影,待等走近,问道:“你怎么在这儿?吓我一跳。”   

子玉轻声道:“就是怕吓着你,我才远远出来的,你太大胆了,连卫兵都不带。”

少郡不在意:“没什么,这是在行宫里。你明天就走了,没去给父母告别?”                                                     

“这就去,他们等着我呢,只是想看你一眼。” 

子玉看看月光下自己倾心的女子,欲言又止。转而抬头仰望,明月溶溶星光灿灿,直坠入遥远的天际,赞道:“星月,真美,---”

他轻叹一声:“真希望能永远守住一份宁静,没有征战,没有阴谋,平安无虑的度过一生。”                             

少郡道:“你生在武将世家,祖上几代都是戎马一生,这种责任宿命怕是改不了。若能守住圣元百姓的安宁,不也是种欣慰吗。”                                                           

“是啊,”子玉又是一声叹息,说道:“走吧,我先送你回去。”

路不长,两人走的也慢,想说的话很多,却是无法开口。 还是少郡说了句:“你对皇上的处置很平静,没想这一年你的性格变了不少。”

子玉道:“那是因为,这份职位我早干够了,巴不得呢。”               

又是一阵沉默,子玉看看来到丞相的帐外,便停了脚步:“到了,你进去吧,以后无论去哪儿都要带上侍卫,一刻都大意不得。”                                                    

少郡忙喊住他道:“你刚刚得罪了郡王,又是单身回京,这一路也要小心。还有,这里特有的奶皮子是最能补养气血,明日走时多带上些。算了,也许你不一定凑手,我这里有点,你等着,我这就去拿。”                                                            

子玉一句不用还未出口,少郡就匆匆走进帷帐,也不用丫头,亲自去取了,出来后停了一下,叫一个侍卫给子玉送了出去。

她望着子玉渐渐走远,人影相随的孤独,不禁让她想起子玉刚才的话,突然也有了一种世事沧桑的感觉。                            

身后传来婉婷的声音:“你看什么哪,也不进去,这里昼夜温差大,不怕凉着?”

少郡回身拉着她进帐,边说道:“没看什么,是想的出神了。你还没睡?”                                                       

婉婷对少郡的政事从不干预,也就没再问什么,她亲自给少郡兑好水洗了,又帮她宽衣解带,说道:“你不是说有话要问么,我刚才打发她们都睡了,一直在等你。”

少郡知道她白天睡过,这会儿肯定不困,便喝了一盏茶,陪她躺在榻上说话。                                          

没等少郡问,婉婷就先说道:“娘娘今天单独见我了,让我给你捎个话,说吃了你开的方子,身体和精神都觉好多了,只是月事还不是正常,想改天传你给她诊脉。”                       

“嗯,”少郡应着,说道:“我正想这事呢,我的身份不方便进后宫,勤了也怕皇上疑心。对这个南宫堇,我总觉不妥,不知皇上是什么心思,必须让娘娘引起重视。”

婉婷轻轻一笑:“姐姐也真是心好,娘娘如今为你保密,连亲弟弟都瞒着,是好人有好报呢。”                               

“其实,这样一来,反而把他们拉下了水,以后怕要受我的连累了。”                                                   

婉婷道:“可这不能怨你,还是找个合适的机会隐匿逃遁吧,我都想过多次了。你若突然失踪,我就为你守上几年活寡,等祖父百年之后,我就去找你。”

少郡被她逗笑了,说道:“你又瞎说了,圣元丞相失踪不是小事,你觉得皇上会放手?一个王妃还满世里找呢,他还不搅得我们几家都不安宁,除非---”

她顿了一下,自语道:“除非死遁才绝了后患,可,”她又一摇头:“想想以后偷生苟且的日子,与真死何异?”                   

说到这儿,她一翻身,伏在婉婷肩膀上道:“不说这些烦事了,还是听你说说你白天都有哪些好玩的。”                                

草原的气候湿润凉爽,清晨,草上的露水,映着地平线初升的阳光,晶莹闪亮,如一片珍珠撒落在草原。

少郡深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昨夜一宿无梦,把几日来筹划应酬的兴奋疲惫一扫而光。       

在白海行宫逗留的日子,行猎、赛马、摔跤,篝火歌舞等,蒙古习俗的活动几乎排满日程。里面参加的除了文武官员,僧人侍从,还有应召前来的一部分王室宗亲。里面包括三位宫中才人的宗亲家族,被冷落的三大家族,借此也攀上皇室的支脉,形成新的皇家派系。                                                      

在各种娱乐、竞技、祭祀活动中,始终活跃着皇上矫健的身姿,那不弱于祖辈的勇敢豪放和压倒一切的天子气势,足以证明当今皇上是不可取代的天之骄子,征服了一众臣子和宗亲贵族。

随行的众多文人儒士,也出于对边塞风光风俗的眷恋热爱,吟诗作赋,饮酒当歌,儒家的温文尔雅,风流潇洒也展现出另一道绮丽的风景。

汉家的宫廷乐舞与传统的蒙古舞同台竞技,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当朝一品宰相的风姿也成了众人交口称赞的对象,少郡不论是紫袍冠带,还是儒衣翩翩,都穿出了自己特有的凌人气质。或儒雅飘逸,或端庄英气,时而谈笑风生、时而不怒而威的行止,让人对这位清丽俊雅的儒生不得不产生敬畏之心。      

少郡在帷帐外走了一圈,还未进去,就遇到前来告别的晋王和廷安郡王,后面跟着一帮女子,里面有俩王爷的几位王妃以及侍女们。                                                       

婉婷这几日与她们也走的挺近,不说她的那点诗情,就光她的刺绣就已让那些蒙古妇女赞叹。中原汉绣与蒙绣不同,却也都是有悠久的历史,蒙古妇女对刺绣情有独钟。特别是苏州一带盛行的丝绣,从质地到设计,精细均匀,典雅端丽,尤其是皇后善于绣画的技艺,更让这些蒙古女子折服。所以这几日婉婷经常与她们一起交流绣艺,知道她们今日要回领地,昨天还互送了许多绣品。    

晋王和廷安郡王学着拱手行礼,见过少郡,用蒙语问候。少郡笑笑,右手抬起按在胸口,鞠躬回礼,三人会心一笑。少

郡抬手往里面让客,晋王摇头道:“刚刚与皇上告别,我们要尽快赶路,就不打扰丞相了。这段日子,本王也领略了霍丞相的智慧机敏,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请丞相接受本王迟到的一份心意。” 他与郡王回身接过仆人手里折好的蓝色绣花长条丝帛,双手恭敬的呈送给少郡。

郡王这次充满诚意,一脸歉意道:“请丞相莫怪,我是粗人,多有得罪。丞相对蒙元一片赤心可敬,本郡以后定会忠于皇上,随时听从朝廷派遣,为一方百姓谋求和平安定。”                                            

这条蓝色哈达表示两人的诚信示好,是圣元朝开始流行的一种礼节,少郡很欣慰。自己几天来的努力没白费,那些交谈也打动了他们,至少短期内他们不会对朝廷有抵触。当然,里面也包括了朝廷除军队职权外对他们的部分支持。

少郡谦和的躬身一一接过,谢道:“两位王爷客气了,初次见面,难免有误会,本相哪里会计较这些。这次本相在上林逗留期间,还希望能再见到两位王爷。”                                    

郡王朗声笑道:“那就等到秋季狩猎时,再与丞相一决高低。”                                                            少郡也笑道:“好,一言为定,到时我还要为两位王爷画上一幅狩猎图,题诗相赠。”                                            

晋王也道:“听说丞相善于琴棋书画,本王也盼着与丞相再次见面,一睹风采。另外还有一事相托。”他叫过身后一位蒙古年轻后生说道:“这是我侄子蒙真,这次来他看上了你们礼部一位官员的女儿,想求婚,可怕他们拒绝,还请丞相从中说和。”                                        

“哦,”少郡听了很感惊讶,见这位蒙真生的不十分高大,却是精明健壮,皮肤比一般蒙古人细腻,五官也生的端庄,倒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她半开玩笑道:“我们汉家姑娘,特别是官家小姐,都是谨言慎行,你是怎么认识的?”                                                    

蒙真有些不好意思,腼腆道:“我是在湖边与她相遇的,当时她与一帮官眷正追着喂天鹅,不小心纱巾被风吹到湖面上。听说你们汉人未婚女子的东西是不能随便丢在外面的,我看她快哭了,就下水帮她拿了回来。没想她非要报答我,说女孩儿随身的东西是不能随便送人的,就用红柳细枝编了花篮,又在草原采了花给我送来。她的手真巧,人也好看,就像我们这儿的姑娘一样大方。”                            

晋王笑着替他补充道:“蒙真父亲去世早,是母亲把他们兄妹四人辛辛苦苦带大。他们兄弟俩一直跟在我身边,属他脾气好,也厚道,眼下在总管府鹰属供职。那次回来他就念念不忘,还远远对着那姑娘唱歌,结果那姑娘害羞跑了。”                                

少郡也忍不住笑了:“我们汉人可不习惯,她是谁家的女子?”                                              

“是礼部一位丁尚书的女儿,也就十六七岁,听说是独女。父母宠爱才一起跟着来上林游玩,比别的那些汉人女子都要活泼好动。”                                                           

少郡道:“是丁尚书的千金,我见过他夫人,容貌不错,这女儿定也不差。只是这位女子如此宠爱,他们能舍得远嫁吗?” 

她想了想,又看看蒙真,这蒙古青年给她的印象还是挺好的,便问道:“假如能成,我调你去京都,你母亲可愿意?”                                     

晋王拍拍蒙真的肩膀道:“我替他母亲答应了,他们父辈就是怯薛出身,若跟了丞相肯定前途无量。这件婚事就靠丞相大人成全了。”                                                                

“好,我尽力,若成了,也是一段极好的缘分。蒙汉通婚本是先皇一力倡导,这个媒人我做了,你们回去等我的信儿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