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界限。
士族地主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阶层,他们享有很多特权,例如免交赋税、免服徭役以及担任官吏的权利。
庶族地主在社会上受到歧视,即使他们担任高官,也不能与士族地主平等对待,经常遭受士族地主的侮辱和嘲笑。
南齐初年,有一个名叫纪僧真的人,出身庶族。
他得到了齐高帝萧道成、齐武帝萧赜的极其信任。
萧道成在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就让纪僧真模仿他的书写风格来处理各种公文。
纪僧真的字几乎和萧道成的一模一样,连萧道成自己都很难分辨。
萧道成当上皇帝后,继续让纪僧真批阅奏章,并且让他掌管禁军,代理宰相职务。
齐武帝萧赜登基后,对他更加信任,几乎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找他商量。
然而,尽管皇帝对纪僧真非常信任,但一些士族地主阶层却看不起他,认为他的庶族出身低贱。
纪僧真自己也感到自卑,时刻希望改变自己的出身,进入士族阶层。
有一次,纪僧真恳求齐武帝说:“我出身庶族,得到先帝和陛下的宠爱,成为今天这样的高官。”
“现在我没有其他要求,只希望陛下能让我成为一个士族。”
齐武帝听后感到为难,因为士族身份并不是皇帝可以封授的,而是世袭的。
于是,他只能回答说:“这不是我可以决定的,只要士族领袖江敩和谢瀹承认你,你才能成为士族。”
纪僧真没有办法,只好去找江敩。
这一天,纪僧真来到江敩的家,正要坐在客床上。
江敦就当着他的面大声吩咐仆人:“快把我的床移开,离客人远一点,庶族怎么能和士族坐在一起呢?”
在南齐的时候,床是指一种有靠背的椅子,江敩说的“床”就是他平时的座椅。
纪僧真一听这话,哪里还坐得住?又哪里还敢开口求入士族?
受到冷遇后,纪僧真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这种情况在刘宋时期也曾发生过。
宋文帝有两位亲信大臣,秋当和周纠,都担任中书舍人的职务,掌管朝廷要务。
但由于他们两人都是庶族出身,经常受到士族官僚的嘲讽和歧视。
有一次,他们想去见士族官员张敷,周纠认为张敷可能不会接待他们,建议不去。
秋当却认为自己已经是中书舍人,张敷的职位比他们低,不可能不接待自己。
于是,两人去拜访张敷,看到他身边并排放着两张客床。
没等主人邀请,他们就坐了下来。
张敷却惊呼起来:“来人啊,快把我的椅子移开,离这两位客人远一些,以免混淆士族和庶族的身份。”
听到这话,秋当和周纠心里非常难受,赶紧告辞离开了。
由于士族享有众多特权,而庶族则受到歧视,因此庶族和士族之间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锐,这是南朝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