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毛军长受命剿共 挥师挺进大墩梁
却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的消息在西北广大地区迅速传开,国民党和西北地方反动势力万分恐慌。在南京的蒋中正更是急得双眼喷火,连续给甘肃省政府主席兼驻甘绥靖主任兼西北“剿共”军第一路总指挥朱绍良和第一军军长胡宗南发报,命令朱绍良和胡宗南火速部署对红军的围剿。
形势已经是万万火急,朱绍良将入甘的中央军部队分为东、南、西三路,向会宁、静宁、通渭地区的红军大举进攻,其中以胡宗南指挥的第一路军第二纵队为东路军,从秦安一线进攻静宁,然后经海原、打拉池向宁夏、陕北追击;
以王均指挥的第一路军第一纵队为南路军,以关麟征的第二十五师为先头部队,进攻通渭,然后向靖原地区追击,控制黄河渡口,阻红军西渡;
以毛炳文指挥的第一路军第三纵队为西路军,向会宁县城及其以西地区追击。
凭借着优势兵力和飞机的空中支援,毛炳文三十七军、王均第三军两路兵力相继攻打红军控制的通渭、马营、华家岭、会宁等要地,胡宗南部进至静宁、界石铺,向打拉池、海原方向推进。
毛炳文的第三十七军是第一路军第三纵队的主力部队,目前第三十七军正在向会宁南部七十多里的大墩梁地区开进,力求追击歼灭红军主力。
活动在在通渭、马营、华家岭、会宁等地的红军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五军和第三十一军。
面对敌人的疯狂的追击,四方面军领导决定抽出一部兵力担任阻击,让主力部队相机转移。四方面军领导把担任阻击的任务交给了第五军。方面军领导知道,红五军在打后卫方面有经验。
在红军长征途中,红五军一直担任后卫作战,打了不少恶仗,但是红五军没有被摧垮,反而越来越强大了。红五军的战士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被兄弟部队称为“铜墙铁壁”,毛泽东主席则称红五军是“铁流后卫”。
第五军军长董振堂和副军长罗南辉接受任务后,带着三十七、三十九、四十三、四十五四个团赶到大墩梁地区阻击敌人。
大墩梁是会宁南部的一座高山,距离会宁县城七八十里。十月二十二日,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带着部队在华家岭一带阻击国民党毛炳文三十七军九个团。
董振堂很了解毛炳文,因为毛炳文是红军的老对头。在国民党军队在江西对红军进行的五次围剿作战中,毛炳文五次都参加了。其中在第四次围剿作战中,毛炳文第八师六个团坚守南丰城。毛炳文第八师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硬是让彭德怀的三军团打不下南丰,彭德怀三军团反而遭受较大损失,牺牲了第三师师长彭遨。
第五次围剿中,毛炳文部属于陈诚任总指挥的第三路军,是第五次“围剿"的主力部队之一,在南城、南丰、临川地区跟红军打了许多恶仗。
红军撤离根据地后,毛炳文奉命进驻瑞金,兼驻赣第三绥靖区指挥官,执行“清剿”任务。
去年夏秋间,蒋中正为堵截长征红军,把毛炳文部从江西调到静宁、会宁、华家岭等地阻击红军。十月间又把毛炳文部从天水秦安驻地经庄浪隆德向固原六盘山堵截中央红军,毛炳文部抵达隆德县时,中央红军主力已通过六盘山, 毛炳文跟踪追击到庆阳环县,一直尾追至陕北吴起镇。
从毛炳文的军旅生涯来看,从一九二七年到如今的十年间,毛炳文一直处在围剿红军的最前沿。在老蒋的眼里,毛炳文可是一员悍将,老蒋是把毛炳文作为一块好钢放在刀刃上了。
毛炳文跟朱绍良关系也很不一般。早在第一次围剿红军的时候,朱绍良任江西省绥靖公署主任,毛炳文第八师是主力部队之一,毛炳文成为朱绍良的得力下属。第三次围剿时候,朱绍良作为左中右三路总司令进驻南丰督战,毛炳文和副师长陶峙岳当时镇守南丰。
去年又根据朱绍良的要求被蒋委员长派到西北地区参加围剿红军,根据朱绍良的提议担任了西北“剿匪军”第一路第三纵队司令官。
这一次朱绍良命令毛炳文指挥的第一路军第三纵队为西路军,向会宁县城及其以西地区追击。毛炳文表现积极,很希望在这次作战中创造奇迹,以突出成绩报效蒋委员长,报效顶头上司朱绍良的知遇之恩。
毛炳文对消灭红军充满信心。在毛炳文的心目中,红军的战斗力不怎么样。在对红军一二次围剿作战中,虽然国军都失败了,但是责任不在他毛炳文,而是其他方面的国军将领犯了错误。在第三次围剿作战中,毛炳文第一次在南丰城与红军正面较量,结果是他毛炳文赢了,红军彭德怀一个军团也对他毛炳文没奈何。毛炳文常常以南丰保卫战的胜利而自豪。
毛炳文很清楚面前红军的困境。红军从江西根据地冲出,经过两年的艰苦转战,已经是筋疲力尽,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从装备上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件重武器。炮火?好笑了,只怕连一尊最老式的山炮也没有了。红军部队里面是不是还有几挺重机枪也难说。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红军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枪,哪怕是最老式的汉阳造步枪。靠作战勇敢?好笑,勇敢精神能够抵挡枪子儿吗?真的有刀枪不入的神话?愚蠢!当年义和团不是自以为有神灵附体,能够刀枪不入吗?那洋鬼子的洋枪洋炮打来,义和团不是也没戏了吗?
毛炳文想到自己队伍的装备,毛炳文很满意。由于蒋委员长对毛炳文部的格外看重,在武器装备上也给予特别优惠。
毛炳文记得,第一二三次围剿的时候,国军几乎还没有重武器,国军官兵使用的武器不过是上海、金陵、汉阳、济南、德州、巩县等地的兵工厂生产的老式枪支,包括汉阳兵工厂三十节机关枪、十年式山炮、三七平射炮、八三及七五迫击炮、步枪、自得来手枪;
上海兵工厂的克式七五山炮、克式陆炮、八二及四五迫击炮、六寸及八寸白郎林手枪;
金陵兵工厂生产的马克沁机关枪、巩县兵工厂生产的俄式双轮马克沁、十五公分迫击炮和七九步枪。
这些老式枪支现在国军几乎不再使用,但是对于红军来说,能够得到一支以上老式枪支已经是很不错了。到了三四年,情况不同了,蒋委员长通过德国军事总顾问佛采尔跟德国政府沟通,开始大量从德国采购德式装备。从那时候开始,大量的德国造新式武器购入。
处于跟红军作战第一线的部队被优先装备了德式武器,毛炳文第三十七军成为近水楼台,首先用德式武器装备起来。目前毛炳文第三十七军广泛使用的有七九步枪、七九马枪、七六三驳壳枪、白郎林手枪、左轮手枪,七九重机枪,七九轻机枪,二生的小炮,八二步兵炮,七五山炮,野炮,十五生榴弹炮等先进武器。
这一次毛炳文的第三十七军被朱绍良点将,负责对从会宁县撤出的红军主力实行穷追猛打。毛炳文不负老上司重望,在相继攻取红军控制的通渭、马营、华家岭、会宁等要地以后,又马不停蹄地向着红军活动区域大墩梁一带挺进。
毛炳文把部队分为两个纵队,以毛炳文兼任师长的第八师为右纵队,包含师部特务连、第七十三旅、骑兵连、炮兵第七营二连、通信营、卫生队,由义岗川附近出发,沿着翟家所、当马家、王家山、梁家坪、高张家到张诚堡方向前进;以副军长许克祥所部第二十四师为左纵队,包括第七十五旅,另配置骑兵个一排、通信兵一个排、卫生队一部分,经骨头岔、司家河、小湾丹向大墩梁方向前进。
在大墩梁东北部有一个叫着华家岭的集镇,毛炳文已经得知,红军五军团正驻扎在华家岭,如果拿下华家岭,将有可能歼灭红军五军团。
毛炳文清楚,红军五军团军团长是董振堂,副军团长是罗南辉。毛炳文知道红军五军团的底细,他知道红军五军团是在一九三一年底的宁都叛乱中投入红军的,其主要领导人就是董振堂。至于那个副军长罗南辉,毛炳文不是很了解,只是知道他在两年前才在红军中露面,在张国焘手下任三十三军军长。
但是毛炳文知道,能够在红军里面当上副军长,其军事才能肯定有一套。
毛炳文率领第三十七军已经到了大墩梁南部的王家山,右纵队七十旅一三九团前卫营报告说,前卫营遭到红军的阻击,说大墩梁南部山势高俊,地形险恶,易守难攻。红军利用险恶地势修筑了成群的碉堡,要想通过这些险恶地段到达华家岭实在不容易。
但是毛炳文不以为然。毛炳文知道,目前红军处于弱势,充分利用地形是他们的长处。但是除了利用有利地形以外,红军还有别的东西可以利用吗?于是毛炳文命令各部加紧向华家岭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