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鲍照献诗
书名:纵观华夏五千年 作者:姚姚哥viv 本章字数:1179字 发布时间:2023-10-16

鲍照年幼的时候,家境贫寒,他一边帮助家里种地,一边努力读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然而在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盛行下,出身低微的鲍照尽管读了十多年书,仍然被人看不起,过着贫困的生活。


鲍照二十六岁那年,黄河的水突然变得清澈明亮,他听说后写了一篇《河清颂》。


有位朋友将这篇文章推荐给宋文帝的兄弟刘义庆,希望能为鲍照争取一官半职。


刘义庆听说作者出身低微,连看都不看一眼,就将其丢掉了。


两人等了很久也没有音信。


鲍照想去求见刘义庆,朋友告诉他:“你出身低微,见不着人家官老爷,可能还会碰壁。”


他非常生气地说:“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才埋没,真是令人惋惜。”


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我怎么可能过着平庸无为的日子呢?


鲍照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又将诗献上去了。


刘义庆这次总算看了开头,没想到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好!这真是天下罕见的好文章!”他连连称赞,也不管作者的出身多么低微,立刻接见了鲍照,赏了他二十匹绢。


后来,他提拔鲍照为自己的侍郎。


宋文帝听说了这件事后,也要看鲍照的诗。


他觉得鲍照才华出众,于是提拔了他为中书舍人,负责管理政府的重要文书。


鲍照这才算是找到了发挥才华的机会。


鲍照进入朝廷后,一些出身豪门士族的官僚对他不屑一顾,经常在背后议论说他是凭借献诗才得到官职的。


鲍照感到很难过,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写了18首《拟行路难》的诗,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


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意思是:“我对着案桌无法吃饭,拔出剑在柱子上长叹息。”


“大丈夫在世上能活多久,怎么可以垂头丧气慢慢地走路呢?”


“看起来我只好放弃官职,回家休息,侍奉父母,养育子女,看妻子织布。”


“从古至今,圣贤都过着贫贱的生活,更何况像我这样贫穷而又正直的人呢!”



他还写了一些托古讽今的诗,其中一首是: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


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


田租送函谷,兽稿输上林。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


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这首诗意思是:“我少年时代,在静谧的竹林里捆柴和在阴冷的溪边割庄稼。”


“寒风刺骨,鸟儿的悲鸣触动了我的内心。”


年底交完地租后,我又要交杂税,田租需要送到函谷关,饲料要送到上林苑喂养家畜。


“黄河和渭水还没有结冰,函谷关和陇山上积雪很深,前往交租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果去晚了,还会受到官吏的鞭打和侮辱。”


“我曾希望能够做上大官,摆脱这个艰难的生活,但至今仍然没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鲍照经常通过诗文,来宣泄自己满腔的悲愤。


但是在南朝门阀社会的制度下,他的处境是无法改变的。


后来,他离开朝廷,到临海王刘子顼手下做官。


由于刘子顼策划谋夺皇位,引发了战乱,鲍照在混乱中丧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纵观华夏五千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