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宁界石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指挥部里,胡宗南正对着一份电报译文出神:
“寿山,惊悉共军一二四方面军已于十月十日在甘肃会宁会合。命你火速部署会剿,务必从速彻底铲除,以求根绝,望勿辜负我之期望。切切!中正。”
胡宗南邹邹眉头,开始背着手在窑洞里来回踱步。胡宗南知道现在校长对张学良不放心了,于是把对付红军的重担交给他胡宗南。胡宗南想起校长对自己的高度信任和重用,一股报效的激情油然而生。于是吩咐警卫队队长陈子平把副军长范汉杰、第一师副师长於达、七十八师师长丁德隆、副师长李文叫来,并且打电话要第一旅旅长李正先、第二旅旅长詹忠言赶到军指挥部。
陈子平、范汉杰、於达、丁德隆、李文和两位旅长李正先、詹忠言都来了。胡宗南说:
“是这样的啊,委座又来电报了,说共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已于十月十日在甘肃会宁会合了。委座命令我们第一军乘着红军立足未稳将红军彻底剿灭。各位也清楚,红军不是好对付的。
红军从江西根据地冲出来,委座亲自率领数十万国军精锐前堵后追,但是没有消灭红军,还是让红军在西北站住了脚跟。
我们跟红军也是老对手了,在前面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在跟红军的作战中吃了不少亏,尤其是在阿坝那一次战斗,我们差一点点栽跟斗了。跟各位说实话,现在说起跟红军作战,真的有点‘被蛇咬怕井绳’了。
但是委座的命令来了,我们不动也不行啊。我把各位召集起来,就是要听听各位的意见。”
副军长范汉杰听出胡军张对跟红军作战有点缺乏信心,于是分析说:
“军座,下官以为,红军虽说三个方面军,但是红军经过两年的长途流窜,在国军的围追堵截下,已经是强弩之末,谈不上什么战斗力。至于说到红军主力一方面军在过去一年中没有被消灭,并不是红军的战斗力怎么样,完全是东北军对红军采取纵容的态度,甚至还暗暗帮助红军,不知道这些情况上面是不是有所了解。”
第一师副师长於达说:“何至于暗暗帮助红军?据部队一部分官兵议论,张学良已经跟共产党达成了协议共同反蒋抗日。”
胡宗南说:“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要说张学良联合共产党反对委座,我寿山绝对不相信。不过张学良对委座坚持剿共的政策确实有意见。
我前面不久曾经同范副军长一起到洛阳拜访过张学良,张学良就明确表示现在不应该再把枪口对准同胞。张学良反对剿共的态度已经很明朗。我估计委座与张学良之间一定有了很大分歧,所以,委座把对付红军的担子交给了我们新编第一军。
既然委座把担子交给了我们,我们也只有全力以赴。各位还是谈谈怎么样把仗打好。
前面半个月,我跟范副军长一起乘专机到兰州,同兰州绥靖主任朱绍良会晤,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红军的动向以及东北军和中央军的布防情况。朱绍良告诉我们,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部进入甘南后,已在靖远以南渡过黄河,向武威、张掖方向前进;
红军第二方面军等由甘南经陇西、通渭、会宁、静宁中间地带向海原折向陕甘宁交汇处的肤施地区。
根据这些情况,我决定向静宁西南部进军,以截击在北上途中的红军。想不到我们赶到静宁后,发现红军主力不在,而在向东北方向运动。
现在委座给我们下了命令,我们必须立即作出应对。希望各位围绕这个问题动动脑子。”
范汉杰是胡宗南点名要来当副军长的,虽然范汉杰对副军长的位置并不很看重,但是他对胡宗南心存感激,很希望能够为胡宗南做点事情。
范汉杰又想起委座对自己的栽培,当年范汉杰曾经在十九路军担任军参谋处长,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当时委座亲自带兵平息叛乱,但是对福建方面的十多万兵力心存畏惧,不敢轻易出动。是我范汉杰把军中的电报密码告诉了委座,委座及时了解到福建方面的军事部署和兵力实际情况。于是委座将计就计,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不到一个月,反蒋军全线崩溃。
十九路军也就这样完蛋了。我范汉杰又一次受到委座的嘉许,事变平定后,我范汉杰被委任为南昌行营中将高参,我范汉杰第一次进入委座的军事中枢。
这一次委座把剿灭红军的重任交给了胡军长,我范汉杰应该协助胡军长有出色的表现。范汉杰想到这里站起来说:“各位将领,让我来谈谈不成熟的构想。”
范副军长走到军用地图前面,拿起桌子上的小木棍,在地图上轻轻点了几下说:
“根据目前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红军完全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中,而我方则处于主动追击的有利局面。根据我方飞机的跟踪侦查和我方各路情报人员所得到的综合结论,目前红军的活动地域主要在静宁以北、会宁和通渭等地。各位请看地图,这个地方是硝河城。硝河城这个地方可不简单。”
范汉杰说到这里从衣袋里摸出一张纸,把那张纸高举着晃晃说:“各位知道这张纸上写着什么吗?”
大家都不做声,范汉杰接着说:“各位当然不知道,但是胡军长知道。这张纸上写的是我们的内线同志从电台截获敌方电台信息。我们看内容啊:
‘彭:胡宗南还在陇县一带。我二方面军将于一星期后转移至渭水以北。据李富春报,宁夏群众很好,马部恐慌,除少数据点外,大部围寨可不战而定,并有抢夺渡船之可能。似此二师宜即位置于硝河城地域,以便待提早攻宁问题决定后,二师调动便利,不致过于疲劳。关于提早攻宁问题,请你提出意见。”
范汉杰念完电报稿,把电报稿高举起来问:“各位知道这份电报稿是谁起草的吗?”
将领们都不做声,旅长李正先说:“一定是一位中共中央级的红军高层领导起草的。”
“你李旅长的答案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这份电报就是红军最高领导毛泽东打给彭德怀的。各位都知道彭德怀是什么人物,他在红军中的职务是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我们从这份电报获得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情报:红军的主力两个师正在向硝河城开进。各位认为这是不是一个歼灭红军主力的绝好机会?”
范汉杰说到这里,几位将领都精神振奋起来,七十八师师长丁德隆问:“这份电报什么时候打的?”
“电报末尾没有注明日期时间,但是我们截获这份电报是在三天以前。截获这份电报后,胡军长已经命令我地下人员注意监视红军动向。据地下人员多次报告,红军主力部队在最近两三天内有向硝河城靠拢的迹象。”范汉杰说。
“红军有理由向硝河城集中。为什么呢?硝河城重要的战略地位。红军里面不乏懂历史地理的高人。硝河城在明清时期就是重要的军事要塞,也是一座著名的军事古堡。
《硝河城志》载:‘有州判衙署一座,千总衙署一座’,至此,文武俱,建制成。车水马龙,市场集镇,方圆百十,俱为所辖。巍巍硝河,一方长镇,辅固原,据要塞……’
当年左宗棠平回民之乱,曾经在硝河城设州判进行管理。硝河城周围还有隆德堡和马场堡二城呼应。红军向硝河城靠拢的目的很明显:在硝河城建立起一个临时的军事基地,让红军主力在这里得到休整,以恢复长途奔波的疲劳。
如果我们这时候奔袭硝河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共军还没有赶到硝河城;另一种是共军已经占领了硝河城。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我军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
第一师副师长於达刚刚说完,七十八师副师长李文接着说:“这个机会就是给共军狠狠一击,把共军主力一锅端!”
“说得好哇,我们就是要给共军狠狠一击,把共军主力一锅端!军座,把打先锋的任务交给我们第一旅吧!” 第一旅旅长李正先请战说。
“军座,还是把打先锋的任务交给我们第二旅吧!我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旅旅长詹忠言请战说。
胡宗南看到两位旅长争当先锋,心中满意,说:“好啦,两位旅长都争着当先锋,这很好。
现在我命令:李旅长的第一旅从左路经大坡山直奔硝河城,如果发现红军已经先期到达那里,则在硝河城东北部的山上隐蔽等待命令;
詹旅长第二旅从右路经马尔平谷地直奔硝河城,如果发现红军已经先期到达那里,则在硝河城西南部隐蔽等待命令。不过要注意啊,如果占领硝河城,要注意保护硝河城的古建筑啊。”
“坚决服从命令!”二位旅长一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