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晋升(一)
书名:元熙传 作者:秦九姨 本章字数:2965字 发布时间:2023-06-08

刘义办事一向利落,没用得上三日光景,在元熙痊愈之前,就基本将事查清。真相确实如司刑所查出的那般,柳贵华之死和魏如饴早产确实是因为喝了被下有砒霜和催产药的汤剂所致。并且接触过药碗的人除了尚药局专门给两位皇妃煎药的小哑巴之外,便是韩庶人和宫女芊喜。


尚药局和小哑巴的住处,柳充华死的当日便已被司刑所翻了个底掉,连一丁点砒霜的粉末都没找到。


这小哑巴入宫之后便被分到了尚药局,本是个口舌极甜又伶俐的人,极讨李太医喜欢。但正因为李太医对其的喜欢,才给小哑巴惹来了祸事。


宫里为了明确职责,减少猫腻发生,一向一个太医会配置一个专门煎药的黄门,李太医对小哑巴这么喜欢,见其勤奋好学,有时还会指点几句。如此这般,俨然是要取代原本帮李太医煎药的黄门的位置。


都是在尚药局当差的人,多少懂些药理,于是那人由于嫉妒心的驱使,也为了保全自己的位置,一怒之下就偷偷给小哑巴下了些药,自那之后小哑巴便再也听不见说不了。


李太医不是个笨人,很快便知晓了是谁对小哑巴下的药,于是直接撵了出去,也是出于对小哑巴的怜悯,自那以后便由小哑巴专门为其煎药。


所以说一来小哑巴如今聋哑,除了李太医会些手语能同他偶尔交流交流之外,旁人与他交极其不便;二来小哑巴家中父母皆亡,两个兄长也皆饿死,因此并没有被人收买或被威胁的可能;三来,小哑巴是李太医的人,即便下毒也多为李太医驱使,而李太医是负责为二位娘娘保胎的人,若孩子出了问题自己也可能得跟着陪葬,所以说着小哑巴很快被排除了嫌疑。


如此一来,便是韩庶人和宫女芊喜,韩庶人如今已死,自是也没什么好说的,所以刘义便将目标锁定在了宫女芊喜身上。


经调查,刘义知晓这芊喜在进正和殿前一直在司寝所当差,是天元二十四年入的宫,也就是先帝驾崩前的三年。此女性子极为冷淡,素来不喜与人交往,平日只与宣光殿的一个小黄门走得近些,也因二人是同乡。


但这也不能因为芊喜和宣光殿的人相熟,便说芊喜是云贵嫔的人,于是刘义又查,但始终查不出什么,于是刘义只好将这个不能算结果的结果报给了皇上。


皇上也知道不该以此论断此事与云贵嫔有关,但以云贵嫔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性子,总觉得能做出此事的非云贵嫔莫属。柳贵华产下的皇子若被立为太子会被赐死,皇子会交由高位嫔妃抚养,但有皇后一日在,这样的美事便不会落在云贵嫔自己手里,她怎么会允许皇后捡这么个天大的便宜?


皇上越想越觉得此事应该是云贵嫔做的,于是手书一封信递给刘义,言道:“你亲自出宫一趟,去趟呼县,将朕的亲笔信交给清河王。”


“皇上这是要做什么?”刘义不解地问道。


“这将是朕第一次启用千机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次朕便要考考这千机营的办事能力,看千机营能否将韩庶人一事,查个水落石出。”


刘义微转眼珠,探寻道:“皇上是要让千机营去查芊喜?”


“正是!”


如此一来,千机营便正式启用。此时殷若堂尚在招兵之中尚未返还,其余三元大将俱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清河王便派出了能力和武艺皆最强的冷千屿。


彭勇和任辉虽有些不高兴,但也不得不承认冷千屿的功夫远胜于自己。而且冷千屿虽是一名男子,但心思却如女子般细腻,事情办得定比自己周密。




元熙在式乾殿养病的这几日皇上想了许多,皇后早已停了避子汤,如今已怀有二月有余的身孕,而云贵嫔却仍在服用。


如今又出了柳贵华中了砒霜之毒的事,虽没有坐实是云贵嫔做的,但加上她一直在避孕一事,皇上对云贵嫔属实是心生厌弃。


皇后有孕之后之事,后宫事务便由云贵嫔暂礼,虽重阳节因皇上之病没有举办,但瑶华宫及景阳山已经装点一新,在加上歌舞的开销,一应事物的花费上已然消费了不少,同皇后的勤俭持家相比,皇上真是看不上云贵嫔的奢靡,因此更加生气。


在元熙回到嘉福殿的次日,皇上在早朝时说道:“先帝登基较早,即位后才与母后大婚,太妃们也大抵都是天元元年、天元三年那几年入的宫,依照德行和先帝对其的喜爱封妃封嫔。”


堂下百官默不作声,暗暗揣摩皇上此言的含义。


皇上见堂下众人不知其意思,继续说道:“可朕同先帝不同,朕即位前,除了皇后之外,便有了云浅月、司马倾城等人,她们是跟随朕的老人了,朕自然要给她们一个妃位、嫔位,可是先帝定下了三妃九嫔制,妃只有三妃,嫔只能九嫔,这对于如今已经诞下皇次女的魏婕妤,以及以后还会诞下皇子公主的那些后入宫之人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堂下开始有人悄声说道:“是呀!如今处于三妃之位的云贵嫔、司马贵华和王贵人皆无所出,而有了皇次女的魏婕妤还位于嫔位,确实不大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魏婕妤年初才入宫,那几位哪位不是伴驾了六七年。”殿下有人做声。


“伴驾久有什么用,妃嫔的职责是繁衍子嗣,魏婕妤诞下皇次女便是最大的功劳。若有招一日,宫里的世妇或御女诞下皇子,难道也要因为三妃九嫔的限制不能提升?”殿下又有人说道。


魏太师暗暗高兴,知道皇上此言是为了升自己的女儿的位分,虽有孕之初,已有了贵人的分利,但名义上终究只是个婕妤而已。


但许、云两家显然不大高兴,许太尉还好些,毕竟自己的女儿已怀有了身孕,无论诞下皇子还是公主都会将皇后之位坐得更稳。而大司马则有些焦急,云贵嫔本就是自己的侄女而已,虽上次与其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其母也入了宫,但云贵嫔现在仍旧无孕,显然没听自己的劝告,若皇上再升了魏婕妤的位分,那便更缩小了与魏家的差距。


百官虽都在小声议论,但无人回答皇上的问话。


“太府卿,你觉得呢?”皇上点了沈铭之名,皇上知晓沈铭为人正派,又处于中立,况且自己更改后妃制度历朝历代所常有,故觉得太府卿并不会有异议。


“三妃九嫔制是先帝定下的,于皇上如今的后宫而言确实不大合适,但先皇定下的,却也不应做大的改动。”沈铭说道。


“太府卿和朕想到一处了,朕仅想将三妃九嫔制,改为四妃十二嫔制,众卿觉得如何?”皇上又道。


皇上将三妃改为四妃,显然是要将魏婕妤提至妃位,魏太师自然高兴,而大司马则板着一张脸。


皇上瞥了眼大司马,心中暗道:“果然如朕所料,大司马会有异议。”然后又看向营造私的明大人问道:“明大人,您觉得呢?”


“皇上正直龙虎之年,又让臣建了北苑,三年孝期已满,迟早还会进人。若新入宫的妃嫔生了皇子公主的,仍旧处于嫔位以下,于皇子公主的颜面也不好看。”


明大人虽没明说同意,但所出之言显然也人为如今的三妃九嫔制度有些不大适合如今的后宫情形了。


听了明大人之言后,大司马的脸色更加难看,眼见着四妃十二嫔之制即将通过,魏家之女也将列于妃位,他的脸色如何好看得了?


皇上瞥了眼大司马愈加难看的脸色,心下暗叹一个个的好似都为朕马首是瞻,其实暗地里都顾及着自己的利益。于是看向百官朗声说道:“朕打算除了改四妃十二嫔之外,再增设一个昭仪位,将云贵嫔升为云昭仪,位同副后,你们意下如何啊?”


皇上怎么改后宫之制,说到底是皇上的家事,除了牵扯魏、许、云三家的利益,其余人等又能有何异议?


皇上单设了昭仪之位,又将云贵嫔的位分提了上去,大司马自是高兴,忙磕头谢恩道:“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如今皇后有孕在身,皇上已将后宫交由云贵嫔打理,若几个月后皇后生产,那么皇后短时间内势必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兼顾孩子与后宫,皇上设了昭仪位,无疑于分了皇后的权利,魏太师自然不悦。


但皇上话既已出,自是不由他人辩驳,于是也只好掩去自己的不悦复议道:“皇上英明!”


众臣见云、魏、许三家都已同意,便也复议道:“皇上英明!”


如此一来,先帝时期的三妃九嫔制正式改为四妃十二嫔,另增设副后昭仪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元熙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