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白海行宫
书名: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5311字 发布时间:2023-06-08

今春的两都巡幸如期举行,文武百官,皇亲贵戚,后宫嫔妃。大批的骡马牲畜,车队军骑扈从。辇路上,浩浩荡荡如洪水般迁移。

蒙族本就是游牧起源,对这种候鸟式的行为不疲反以为常,每年途中除了协理朝政,就是宴饮行猎。广袤的上林属地,牧草丰盛,气候凉爽,除了避暑,更是为两都农牧业并举带来无限生机。

从龙虎台小住,正式离开京都,出南口,沿关沟过居庸关北上,穿越数百余里的崎岖辇道,沿途经过连绵不断并开始泛黄的麦田、掺杂着片片牧草的牧区、越走越宽广的辽阔草原,半个多月后,到达了美丽的察罕诺湖。                                          

这一路,少郡和恩师梁攸以及几位中书要员每到一处行宫,便是忙着处理各地呈上的文书公函,上报奏章。少郡提的两条改革皇上已批复了一半,被查处官员,除了罪大恶极的交刑部,罢免的官员里有那些从犯和被利用胁迫的,经查实确有悔改之意,便被少郡划入了第一批受训的名单。以后所有各部待职补缺的,决不允许放任自流,走关系托门子。他们必须加强儒学和法制的学习,只有通过丞相的举荐,皇上面试才可授职。                                              

皇上又让把资治通鉴、大学衍义等蒙汉文书籍加印了不少,以供官员们学习。王伯安这次因年事已高,不堪路途劳累,就留在了京都,他受少郡之托,在家编撰儒学通俗教材,以供那些文化低的蒙古人阅读。

这件事在官场引起轰动,有些靠关系的官宦子弟一片怨言,一向自恃优越、抵制汉学的的蒙古官员也不高兴,不过大多人还是接受了,毕竟这是他们保住仕途的公平条件。                                                  

一路上有少郡一班人处理朝政,皇上乐得和那些平日悠闲好玩的王爷贵勋们吃喝游乐,与随行的文人雅士们玩弄诗词,沉醉于塞外的旖旎风光。只是欢宴时忘不了给自己丞相上几道清淡菜肴,因为他知道少郡不喜那些烧烤炖煮的牛羊荤腥,吃几次就会嗓子上火发热。就是平日也常让自己的御厨做些少郡喜欢的饭食送到她行帐去,至于嘘寒问暖的关心,更是弄的人人皆知。

婉婷对少郡开玩笑道:“既然这样,你还带夫人干嘛,他比我都上心。”

少郡道:“我也不想这样,说过几次了。这不比京城,后宫女眷都在跟前,帝后还时常同车而行。就是别人认为是君臣之谊,不论男女,终是有嫌。”

婉婷趁周围没人,悄声道:“皇上终是对你存着心思,不知以后会怎样。我真为你捏了把汗,宫里宫外都有人惦记,你不嫁人怕是躲不过去的。”                                 

少郡按了下她的手臂,笑道:”放心,这里还有皇后哪,皇上要在这白海行宫里住一阵子。以后只要不是公事,我能躲则躲,能带女眷的就由你挡着,闲言碎语也就自然会少些。“

兰湮过来通知少郡,皇上在行宫的亨嘉殿宴请群臣,娘娘也在后殿设宴款待各位官眷,请丞相和夫人过去呢。

白海是一路上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处行宫,是上林皇家一座放鹰行猎的地方。察罕诺湖的自然风光,连绵的丘陵,辽阔的草原,给植根在北疆的蒙族人一种亲切。也是历代皇上借以统辖草原部落,联络各宗亲藩王的地方,这就是两地巡幸的意义之一。

这座小城虽是推土而建,可琉璃飞檐、汉白玉梁柱、雕花柱基和石阶玉栏随处可见。

当少郡走进大殿时,里面已经不少人了,宗亲王爷,功勋武将们在右边毛毡席地而坐,文官们在左边。少郡的位子,是在皇帝左首第一,对面就是岭北的晋王和廷安郡王,他们前两天就赶到这里,已经和皇上狩猎飞鹰玩过两次了,与少郡还是第一次见面。少郡与两位王爷拱手见礼,寒暄入座。                          

皇上道:“这两日吃腻了荤肉,今日是全鱼宴,诺尔湖最有名的华子鱼,后厨最好的厨子,大家换换口味。”

他又格外对少郡道:“丞相不喜膻腥,独爱食鱼,今日可大饱口福了。多吃点,一会儿朕还问你要首诗呢,一路上他们作诗不断,你从不参加,今日可不许抵赖?”

少郡道:“托皇上的福,臣不敢推辞。”                                                   

当少郡入席,酒过两巡后,晋王端着一碗酒起身走向少郡,边说道:“霍丞相如此年轻,竟是百官首席,果然是青年才俊,本王敬你一碗。”

少郡忙起身离席,说道:“不敢不敢,本相正因年轻,靠众多前辈同僚扶持才勉力为政。王爷父子曾平定漠北,使北疆百姓安居乐业,居圣元首功,本相应先敬您才是。”

晋王说的是蒙语,少郡也就用蒙语作答,手里这碗酒满满的,不亚于在座的众位男子。自己是多大酒量有数,以往的场合都是与百官随意,如今面对皇室宗亲,自是不能在酒上失礼,所以说话谦恭礼让,却说的语句并不流畅,是不想与他多话。

晋王见少郡如此,便笑道:“丞相过谦了,谁不知你为相两年政绩显赫。平叛治乱,代天子招抚百姓,声威大震,在中原家喻户晓,就是那些功勋世家也对你的铁腕服服帖帖呢。”

这些话带着明显的深意,少郡心思一动,若不是君臣相知,这话自己可担不起了。她冲着晋王也一笑,说道:“王爷这话说的可是过了,霍少郡入仕是为朝廷尽职,为皇上分忧。所行所做无一不是为社稷立威,为江山稳固谋划。如今皇上治政英明,家喻户晓的应是圣元君王才是。”

她将手里的酒碗端平至晋王面前道:“王爷一直驻守北疆,保的也是圣元帝国,咱们彼此彼此。同为我皇臣子,我敬王爷劳苦功高,这碗酒,少郡与您同饮,以示诚意。”                                                

少郡这番话都是用汉语说的,且加了几分强势,不知晋王能听明白多少,见他也端平酒碗,说了几个字:“好口才,失敬,干了!”                                                 这碗酒一气喝了,她松口气,与晋王点头示意准备回席。

廷安郡王也离席而来,拉住晋王道:“王兄,我们可是第一次面见霍丞相,这样的朝廷贵人,怎能失礼,连敬三碗才是,”

他转向少郡道:“丞相大人,这第一碗是敬你的学问,二碗是敬你的雄心,三碗吗,就是借您的威严讨个喜,去去这一年的晦气。来啊,把酒满上。”                                        

少郡也明白,这些王爷郡候们现今被削弱了不少职权,还受地方官员辖制。朝廷严查,皇上刚绝,他们见到貌似文弱的少郡,便想借机出点气。

少郡刚才就应景喝了不少,这几碗酒再下去,怕是就出不了大殿了。不过这些蒙古汉子向来嗜酒,又仗着皇亲,独占一片领地自居,也得罪不得。

“王叔,朕一会儿还要与丞相商议政事,不可让他多喝了,否则他可有理由推脱了。”

随着话音,鲍硕走了过来,身后跟着端了三碗酒的宫中侍女。他端了酒碗,说道:“刚才一块喝了不少,还没单独与两位王叔喝。一年多未见,朕就先陪王叔三碗,以表朕的敬意。”    

这三碗酒是连干的,喝的那个爽快,晋王两人也闭气了,除了这种场合,皇上还没这样与臣子豪爽过。鲍硕的脸上带了酒意,回身命教坊司的歌舞上殿。

郡王道:“皇上,霍丞相不宜饮酒,那就请他与我一起舞刀助兴,自娱自乐,岂不比那些天天看的歌舞来劲儿。”

少郡自忖剑术还可拿得出手,可这种被人牵着走的感觉却难以接受。她见鲍硕的脸上已现不悦之色,便微微一笑道:“自古文有文道,武有武规,郡王爷的刀法下官不敢攀附。即是皇上让下官为鱼宴赋诗,就不妨作一首献丑,为大家助兴。下官也不强人所难,郡王爷自便就好。”                                

满大殿的官员心知肚明,也不插言,鲍硕笑道:“这是正题,霍卿作来,朕洗耳恭听。”                                          

少郡对皇上施了一礼,回到座位,略略沉思后念道:“ 细鳞肉美白华鲜,湖鲤鱼欢跃宴前。千里江南春染绿,一池沧浪润塞边。琼浆盏盏人微醉,铜釜濯濯若上仙。御驾重重恩衮重,穹庐旧里故人闲。

少郡念完,皇上夸赞,殿上许多人也随声叫好,少郡不在意的拱手一一示意,掠过晋王两人时,不觉一笑。廷安郡王手按按腰刀,晋王把他拦住,两人没再说什么。

接下来,少郡对后面的宫廷歌舞也心不在焉。她从登上这个丞相位子,还是第一次伴驾巡幸,这塞外草原固然很美且气候宜人,可她此刻心里装的却是一系列改革新政后的思考,这次北巡更让她想了很多。

草原帝国的崛起,扩张杀戮的同时也打开了封闭的中原。信仰的多元化,医药技术、贸易通商的引进等等,这一切充分显示了这个种族勇于开拓进取、开放包容的特质。他们的发展历史不长,也带着许多野性落后的糟粕。本质上的勇敢豪爽坚韧不拔造就了征伐中的嗜血,一种极目草原天空的宽广豪迈又形成了接纳的宽容。

她在迷茫中思考,在笃定中疑惑。战争已经从这片土地上消失,杀戮后的仇恨被和平掩埋,这种宽容所带来的祥和是否能实现?她作为一朝的宰相如何走好每一步,任重道远。                                                   

悠扬深沉的马头琴,热情奔放的舞蹈融入宫廷乐曲中,浑然天成。觥筹交错中时光似乎停滞,少郡悄悄退出大殿。

宫殿内外花繁草茂,比起关内的景色,蓝天更蓝,白云更白。她轻轻舒了口气,向迎面走来的侍卫鹿昭问道:“兰管家他们呢?”                               

鹿昭笑道:“兰爷跟着时昌学箭术呢,说这里的女人都会骑马射猎,自己学会了还能保护大人。”                                                

少郡不以为然笑道:“瞎说,临时抱佛脚,等学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怎么,夫人那边也没散么?”

鹿昭回道:“散了,娘娘和几位才人带着官眷们去湖边玩了,鹰房又送了飞鹰捕猎,热闹的很。”                                  

“派了多少侍卫?安全一定要做的周到才行。”          

“放心吧大人,樊冰有五百侍卫在那儿警戒呢。”     

廷安郡王也从大殿出来,一脸的酒意,黑红的脸庞,那双不大却犀利的眼睛直盯着少郡走了过来。与晋王略带儒雅的外貌比,他就显得高大粗犷多了,还生了一副蒙人里少有的鹰鼻。            

鹿昭上前贴近少郡,手放在了刀柄上。少郡把他拉开,看着郡王微微一笑,并不回避他的直视。     

两人靠近,郡王猛然嘴角一挑,哈哈一笑道:“佩服,丞相的威名早就传遍了草原,今日一见,有点意外。想不到统领百官的就是一位文绉绉的儒生,刚才本郡相请有点唐突,失礼失礼。”

少郡也呵呵一笑,说道:“武力开国,以文治国,这也没什么意外。治理天下,不只是打打杀杀就能做到的。”               

“所以丞相的手段都用在刀刃上了,不简单。不过,我们蒙人讲的是个爽快,就是动刀也有个义字。不像丞相,一年多里就兵不血刃的夺去了我们的特权,怪不得他们说你们的儒家吃人不吐骨头。”

“你说错了,霍少郡做的是圣元丞相,儒家治国也是权衡各族百姓和社稷的利益,也包括你们宗亲贵族。你应知道,不少贵族利用权势与官员勾结,胡作非为引出多少民愤?没有法制,弱肉强食,那就是与野兽无疑,你那个义字又当何讲?”                     

郡王被她说的脸上挂不住,对方流利的蒙语又让他无法忽视,勉强笑笑,话题一转:“好个伶牙俐齿,你们文人的嘴巴就是厉害,可光凭说也不能服人。就算野兽,还要看如何降服,一会儿我们猎场上见,你若能赢了我,本郡从此鞍前马后绝不说二话。”

少郡这下难住了,想找个充分的理由拒绝,一面开口道:“你知道本相是文臣,从未涉猎过,郡王不是---”     

“丞相大人,我们可不像你们中原,文臣怎么啦,还不是一样骑马狩猎,怎么?丞相难道还不如女子,那要这样,留下陪夫人就是。”                                                

说这话的是晋王,刚才少郡听到的一阵喧哗就是宴会结束,皇上与众臣子已经来到殿外。晋王的这番话带着明显的讥讽,少郡此时却不能发火,也不宜反击。                                   

皇上即刻说道:“谁说丞相不去,今日天气正好,就举行狩猎大赛,看看谁能拿了头筹。”说完他命宫中侍卫集结,在草场圈围警戒。 

霍长瑜跟在皇帝身后,小声道:“皇上,霍丞相真的不宜去。她---”

鲍硕头一偏道:“没事,你和那帮文人留在这儿编些词赋,给朕和丞相助威,朕就不信压不过这些武夫。”

他高声宣布道:“今日狩猎两人为一组,日落为止。返回时谁的猎物多就是赢,朕有赏。可若是朕赢了,”

他顿了一下,说道:“朕是和霍卿一组,我们赢了,赏赐就归丞相了。”                                                   

少郡匆匆回帐脱去官袍,换上一件蒙古白色短袍,蓝色腰带,小巧的翻毛鹿皮皮靴,想了想,又把凌风剑寻出来提在手里。

兰湮背着弓箭回来了,一进帐笑道:“听说大人要跟着皇上去狩猎,可看大人这装扮,倒像是表演剑术似的,难道大人要用剑刺猎?”                                                 

后面跟着的时昌说道:“谁说带剑不行,至少能斩毒蛇自保没问题。”                                                  少郡

少郡被他俩说的脸发热,气道:“又不是我愿意,皇上不说替我推,还怂恿我去,有什么办法?这辈子都没拉过弓,小时候我怎么就没想起学呢。”                                       

鹿昭捧着全套的铠甲、弓箭进来,说是皇上派人送来的。兰湮帮她穿着,边道:“奇了,这么合适,就像为你特制的,还是皇上有眼光。”                                         

少郡又拿了那把弓,用手比划着拉了一下。

鹿昭说道:“大人背着做做样子就行,没练过,这弓也拉不开的。到那儿有我们呢。”

少郡这才想起他俩是被子玉训练过的,心里一喜道:“你们的箭术一定不差,大人就指望你们了。皇上虽说是为了我,也不能光靠他,让人小瞧了咱们。”                                   

时昌回道:“我们还行,要是赫连元帅在这儿,拿第一都没问题。”                                                    

少郡道:“他来了更不行,他只会打仗,从不打猎,还不输定了。”                                               

帐外有人报进,一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来,说道:“小的是兵部的侍卫,武敬王让小的给大人传话,说狩猎时大人一定要紧跟皇上,万不可单独行动。还说他就离丞相左右不远,会让小的把猎物悄悄送过来,不用担心廷安郡王。”                           

这赫连晟跟着兵部扈从皇上北巡,因子玉远在陕西巡查,只有老王妃姬氏跟着,刘文燕就留在了京都。他身为朝廷武将扈从狩猎,本不在意输赢,只想帮着少郡赢了这场较量。

少郡被感动了,不管在赫连晟心里把她看成是谁,这种暗里的关怀,足以让她怀念那位曾对自己十分喜爱的赫连伯伯了。 

宫中内侍来传,问丞相准备好没有,说皇上已经等着了。少郡把弓往身后一挎,对鹿昭两人道:“不用担心,我这脑子刚刚开窍,皇上既然与我一组自是心里有数。围场里不准多带护卫,就你们俩和兰湮跟着去吧。宫中侍卫却是不受限制,还不是皇上说了算,这输赢他早就定了,谁和他争。好了,你们去牵马吧。”            

兰湮心里想道,也是,就是那些人对皇上登基不服气,可皇位不是那么好争。帝王就是帝王,有他护着大人,还有啥好虑的。这样一想,倒是抱了个去玩的念头,兴冲冲牵马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