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毛泽东总结长征 张汉卿受命剿共
十月二十三到十月二十九日,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休整了一个星期。十月三十日,在陕甘根据地人民的热烈欢送下,中央红军又向陕北甘泉前进。第一纵队直属队和第二、第四、第五、第十三大队,随先期离开吴起镇的第一大队向南进发。
十一月三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主席,周恩来和彭德怀担任副主席。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共约一万一千余人。会议确定:大的战略问题,军委向中央提出讨论;战斗指挥问题,由军委全权决定。
西北军事委员会于当天向全军发布命令:
“兹委任彭德怀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林彪为第一军团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徐海东为第十五军团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
十一月四日傍晚时分,毛泽东与彭德给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彭雪枫、李富春发报,并转周恩来:
“急。军密。敌董英彬率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师有日到大白镇的,因补粮并候其一零六师,二、三两日在大白镇末动。王以哲一一七师本日向富县进。
我军为消灭该敌继续南进。下纵队明五号由王家坪过河,取小路经克劳、九牛塔进至桥家庄、毛家庵、塔儿上、老人仓之线宿营,准备后日进至安沟、白灵沟、林家沟之线。
叶率直属队随二纵队司令部明日进至下寺湾,二纵队全部进至下寺湾、王家坪之线宿营,后日叶率直属队及二纵队准一纵队路线进至桥家庄、老人仓之线。
我们本日到桥家庄,明日拟到道左铺。务须带足七天粮食,不得误事。转周恩来。毛泽东、彭德怀。”
十一月五日,毛泽东率红一军团到达象鼻子湾。毛泽东在对随行部队讲话的时候对长征作了总结。他说:
“同志们,红军长征终于以我们的胜利结束了。我们从瑞金算起,总共走了三百六十七天。我们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经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攻下许多城镇,走了两万五千里。
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敌人总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并没有被消灭。现在,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
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它将载入史册。我们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是八万六千人,现在只剩下一万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华,现在又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了,今后,我们红军将要与陕北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任务!”
十一月六日,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在甘泉象鼻子湾胜利会师。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陕甘支队恢复红一军团番号,林彪任军团长,聂荣臻任政治委员,左权任参谋长,朱瑞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任政治部副主任、组织部部长罗荣桓兼、宣传部部长邓小平,供给部部长赵尔陆。
辖第二师,师长刘亚楼、政治委员肖华、副师长李天佑、参谋长钟学高、政治部主任邓华;第四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舒同、特派员许建国、供给部长邱创成、卫生部长饶正锡。这个新恢复的一军团,实际上是一军团和三军团的合并。为了继承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传统,保留和沿用了一军团的番号。
十一月八日,西北军委任命叶剑英为西北军委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王稼祥为西北军委政治部主任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第一军团番号正式恢复,下辖第二师、第四师和第一团、第十三团。刘亚楼任第二师师长、萧华任政治委员;陈光任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任政治委员。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蒋中正深为担忧。近一段时间,蒋中正每天处在忧心忡忡之中。蒋中正不得不担忧啊。红军以数万败残之师从江西狭小的圈子鱼死网破地冲出去,国民政府数十万大军经过整整一年的前堵后追,不但没有将红军消灭,反而让红军与陕北的另一支红军会合,在西北地区有了新的根据地。麻烦大了啊。
但是蒋中正不是轻言放弃的人,尽管朱毛红军已经远离了蒋中正的大本营,南方的国军部队难以对朱毛红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但是在西北地区有张汉卿的十多万东北军,还有杨虎城的西北军。只要张汉卿杨虎城努力对付红军,剿灭红军仍然存在希望。
蒋中正想到这里心情又轻松一些了。剿共大业宜急不宜缓,蒋中正又开始调兵遣将。要剿共首先要有主帅,谁当主帅最合适呢?杨虎城?不行,杨虎城虽然是十七路军总指挥,有陆军二级上将的军衔,又是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但是他并不是我老蒋的嫡系,更谈不上是我老蒋的亲信。
再说,他杨虎城虽然打仗有两下子,但是他不识文化,十足一个大老粗,而朱毛周都是足智多谋之辈,这杨虎城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所以绝对不能让他挑剿共主帅这副重担。
宋哲元?也不行,资历不够。
张汉卿?比较起来,要担当剿共的重任,也只有张汉卿合适一些,好,就这样,给张汉卿委以重任,估计不会让我失望的。
于是蒋中正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共总指挥部”,蒋中正挂牌总司令,任命张汉卿为副司令,负责全盘军事指挥,调东北军入陕甘参加“剿共”。
按照蒋中正的部署,以董英斌部四个师为西路,自庆阳、合水出动,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以王以哲部一个师为东路,先由洛川推进,然后经羊泉镇沿葫芦河西进,东北军五个师的兵力由东西两路并进,务必围歼红军于葫芦河与洛河之间地区。
按照蒋中正的想法,红军经过整整一年的长途流窜,又经过川西北的大分裂,虽然已经有少部分到了陕北,但是已经所剩无几了,大不了不过几千人,加上陕北当地的徐浩东刘志丹赤匪,总数也不过万把人,而且已经疲惫不堪。以东北军五个师的兵力对付万把赤匪,兵力已经大大占优。
至于武器装备,根本没有重武器的赤匪就无法跟东北军相比了。所以蒋中正对东北军剿灭红军充满了信心。
西北军事委员会的临时办公厅灯火通明,数十位西北军事委员会的成员和红一方面军的高层将领在窑洞办公厅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讨论打破敌人围剿的问题。
在毛泽东的面前的办公桌上,堆放着成叠的电报译文,这些电报译文都是中央二局的报务员破译的国民党方面调兵遣将的一系列往来电报的译文。
毛泽东指着办公桌上的电报译文说:“同志们你们看看,这一叠纸片大家应该知道是什么玩意。老蒋的鼻子也灵,我们刚刚来到陕北,老蒋就嗅出了气味,于是在江西那一套又搬出来了。好啊,老蒋他闲不住,我们也得奉陪。今天我们就围绕敌人的动向讨论讨论,拿出一套方案出来,给敌人一点利害。
大家注意啊,那个张学良虽然年轻,但是他身上有张作霖的血统,一代枭雄东北王的血统,大家不可小觑啊。”
彭德怀现在担任着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又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听了毛泽东的一番话,深感责任重大。彭德怀原来是火爆性子,由于在最近几年受到一部分年轻派领导的压制,尤其是多次跟秦邦宪和李德顶牛,多次提建议都被领导们置若罔闻,彭德怀已经学会了忍耐。在军事会议上已经不大喜欢发言。
但是自从在过草地期间发生了张国焘企图用武力挟持毛泽东就范的事件,彭德怀在紧急时刻保卫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脱离险境,从而使中央红军胜利北上到达陕北,彭德怀开始得到毛泽东的高度信任,被毛泽东授予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的双重要职,地位一下子到了林彪的上头。
彭德怀想到这里更加感到重任在肩,应该更多的为毛主席分忧。刚才毛泽东的讲话刚刚结束,彭德怀接着发言,彭德怀说:
“毛主席说得好,给敌人一点利害!要给敌人一点厉害,把敌人打哭,打死,就要选择一个地方,一个有利于打伏击的地方。林彪同志最善于打伏击,我跟林彪同志商量了,决定在沿着葫芦河到直罗镇之间的那条狭长山谷里打一个大规模伏击战,首先吃掉正在沿着葫芦河谷向直罗镇前进的东北军一0九师。一0九师的师长是牛元峰。好啊,我们可以吃一顿牛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