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坐在宽大的御辇上,看着晚霞映照的整个咸阳宫,想着甘泉宫中的那个女人。
甘泉宫,是芈嬅居住的宫殿,她是扶苏的生母。
如果说他曾经对后宫哪个女人有点儿夫妻之情,那就是她,毕竟她是他的第一个女人!
但是后来秦灭楚国之时,她的父亲芈启突然背叛大秦,导致李信伐楚失败,秦军损失二十万,他震怒之下直接把芈嬅打入冷宫,芈氏一族的官员也因为此事迁连全部罢黜,楚系在大秦的势力也彻底失势。
不过,五年之后大秦统一天下,他还是放出了芈嬅,让她回到了甘泉宫,毕竟她还是扶苏的生母,而且她并没有参与芈启之事。
只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嬴政再也没有去过甘泉宫,也再没有见过她,到如今已经有十五年时间了。
嬴政静静地看着整座咸阳宫想着这些往事,心中不由有些苦笑,何止是芈嬅,自从统一天下之后的这些年来,他全部的心思都用在治理大秦帝国,整个后宫他都很少来了。
甘泉宫中,芈嬅和扶苏的妻子王乔,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吃晚食。
突然,宫外门口传来一声:“陛下驾到!”
芈嬅和王乔顿时一怔,紧接着两人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她们有些怀疑自己没有听错吧?
但是很快,两人便反应过来,急忙丢下筷著跑出殿外,只见一身玄服的始皇帝陛下正缓缓走下御辇。
两人连忙低头跪地行礼道:“恭迎陛下!”
“起来吧!”
“是!”
嬴政打量了几眼两人,发现芈嬅脸上已经有了些皱纹,额上还有几缕白发,不过这也算正常,毕竟她与嬴政年纪相仿,如今也已经是快五十岁的人了。
这时,嬴政忽然发现两个孩子跌跌撞撞从殿内跑了出来,不过让他感到有些惊奇的是这两个小家伙居然并没有害怕他,反而仰着小脸满眼好奇的看着他。
芈嬅见状连忙上前说道:“陛下,他们是您的孙儿孙女,大的是女孩已经五岁,名叫呦呦;小的是男孩只有三岁,名叫珩儿。”接着她又对两个小家伙道:“呦呦,珩儿,快行礼,这位就是始皇帝陛下!”
两个小家伙倒是听话,芈嬅说完他们就跪在地上奶声奶气地道:“孙儿拜见始皇帝陛下,陛下万年!”
嬴政看着他们不由笑了,道:“起来吧!”他知道这应该都是芈嬅和王乔教的,不过看来她们教得不错!
“谢陛下!”两人说着便站了起来。
嬴政看着他们微笑道:“以后你们不用叫陛下,叫大父吧!”
芈嬅和王乔听到此话顿时一怔,紧接着脸上激动万分,差点儿掉下眼泪,却连忙偷偷擦干,不敢让陛下看见。
两个小家伙听了此话有些疑惑,他们并不明白陛下和大父有什么区别,不过见到嬴政脸带微笑,他们俩最后一点儿陌生的迟疑也消失了,纷纷开口叫道:“大父!”
嬴政闻言开心的哈哈大笑!
但是,很快嬴政便有些怔住,只见两个小家伙一人一个抱住他的腿,奶声道:“大父,抱抱!”
“呦呦,珩儿,不得无礼!”芈嬅见状连忙道,她和王乔便想上前抱过两个孩子。
嬴政摆手制止她们,而是弯下腰身一手一个抱起两个孩子,看着他们一脸童真的模样,笑道:“没事!大父抱自己的孙儿也很正常,今日朕便在此享受一下人世间的天伦之乐吧!”说着他便抱着两个小家伙走进殿内。
芈嬅和王乔两人相视一眼,脸上泛起万分惊喜,不过她们不敢迟疑,连忙跟着陛下进入殿内,又吩咐宫人重新准备御食,几人陪着嬴政享用晚食。
当夜,嬴政便留宿在甘泉宫内。
当寝室内只剩下嬴政和芈嬅之时,芈嬅跪在嬴政身前,拉着嬴政的手痴痴地看着他,含泪笑道:“陛下,臣妾能再次见到您,此生死而无憾了!”
嬴政看着她沉默了半晌,终究长叹一声,道:“朕想再次尝试相信你们这些血亲之人,希望不要再让朕失望!”
芈嬅连忙摇头,道:“不会不会!扶苏仁孝,呦呦和珩儿乖巧懂事,他们绝对不会的!”
“睡吧!”
“是!臣妾服侍陛下宽衣!”
次是一早,蒙毅刚刚来到咸阳宫当值,却发现宫外来了一辆马车,接着就发现一个身形瘦削的人走了下来。
蒙毅看到来人大吃一惊,道:“李信,你回咸阳了?”
李信见到他呵呵一笑,道:“蒙毅,好久不见了!”
“你这是怎么了?几年不见,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了?”蒙毅皱眉道。
只见李信脸色腊黄,身形枯瘦如材,头发更是已经半白,看起来似乎己经是七老八十的老叟,哪还有半点曾经驰骋疆场的大将风采?
李信苦笑道:“年前病了一场,现在已经好了!”
“真的好了?”蒙毅根本不信。
“是啊!”李信点点头,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接着又说道:“陛下此时在宫里吧?我接到陛下诏令,命我前来觐见,咳咳!”
“在的,我陪你一起去吧!”蒙毅见状便也不再询问,两人有些沉默的走进咸阳宫中。
不过,两人来到章台宫却被告知陛下此时并不在章台宫中,而是去了甘泉宫。
蒙毅和李信两人对视一眼,不由有些惊疑不定,陛下居然会再次去见芈夫人?
李信的心中登时有些惴惴不安,他作为那件事的主要参与者,当然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虽然当初陛下并未因为战败惩罚他,还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甚至功成之后还给他封了陇西侯。
可他总觉得无颜面对陛下,更觉得自己对不起大秦的二十万将士,都是他太过自满狂妄自大才害得他们命丧楚国。
而且,因为此事他再没有信心独自统率大军,他其实知道陛下是希望他能够接替王翦老将军,成为下一代的将门支柱,可是他没有信心能够做好,所以不论是南征百越,还是北击匈奴,他都没有主动请战。
后来,他不敢面对陛下对他越来越失望的眼神,也不想再听到周围人们对他的失败冷嘲热讽,便向陛下上奏请求回到封地陇西郡。
陛下并没有挽留他,甚至连见都不愿见他,只是让中使过来传旨,同意了他的上奏。
他知道,陛下对他很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