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结束后,谢安趁着前秦崩溃之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的大片失地。
晋孝武帝却重用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排斥谢安,使谢安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谢安死后,东晋政权落入昏庸无能的司马道子手中,致使朝廷越来越腐败。
399年,晋安帝在位时期,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在会稽郡爆发。
401年,10多万起义军直逼建康,东晋派出北府兵才将起义军镇压了下去。
就这时候,东晋的统治集团又内乱了。
桓温的儿子桓玄攻占了长江上游,率领军队进攻建康,废掉了晋安帝,自己当了皇帝。
几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打败了桓玄,迎接晋安帝复位。
这场斗争结束后,东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柴桑地区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叫陶渊明,由于他看不惯当时的腐败,隐居于家乡。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是一位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所以到了陶渊明这一代,他们的家族已经很贫穷。
陶渊明从小就喜欢读书,不想求官,家里穷得常常揭不开锅,他依然读书作诗,自其乐哉。
由于家门前有五棵柳树,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陶渊明家里越来越穷,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起一家老小。
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个一官半职,他没办法只好答应。
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的后代,加上才华出众,便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参军。
但是没过多久,他看出当时的官员和将军们勾心斗角,心里十分厌烦,便请求出去做个地方官。
朝廷就把他派到彭泽(今江西省)当县令。
当时的县令官薪不高,陶渊明一是不想搜刮民脂民膏,二不贪污受贿,因此他们一家人生活并不富裕,当然比起他当初在柴桑生活的时候要好一些。
此外,他觉得呆在一个没有官场应酬的小县城里,还是比较自由自在的。
有一天,郡县派来了一名督邮到彭泽视察。
县里的小官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
陶渊明在他的内室里弄着胡子吟诗,一听说督邮要来,觉得十分扫兴。
他只好勉强放下诗卷,准备和小官吏一起去拜访督邮。
小官吏看他还穿着便服,吃惊地说:“督邮来了,您应该换上官服,系上带子去拜见,怎么能穿便服呢!”
陶渊明一直看不惯那些作威作福的督邮,听到小官吏说要穿官服拜见,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怎么能为这个五斗米的官薪,去向一个小人低头哈腰献殷勤呢?”
下面的衙役不敢说话,陶渊明越想越气,一甩袖子:“罢了!今天我辞去了这个官职,省得受这种窝囊气!”
他一路板着脸回家里,对着妻子说:“收拾行李,咱们现在就回乡下。”
他的妻子提醒说:“田里的稻谷几天后就可以收割了,还是等收完再走吧?”
陶渊明皱着眉头说:“随它去吧,不要管了。”
这不是陶渊明第一次辞官,见他铁了心要辞官,妻子也不好说什么,以免两人吵架,
第二天,他们就带着一家老小赶回乡下,过着隐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