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情报中心的要求,总部下令,前线特种侦察部队以一个连的兵力,经过周密计划、复杂的战斗过程,完整无损地缴获了日军三辆主战坦克和一辆装甲车。
在俘虏的日军官兵中,有少量的技术军官。
由此,我军获得了一些关于日军装备方面的详细情报。
“想必大家已经明白我们今天这个小会的议题了。”郝总说。
日军的突击兵团中,部分装甲车是指挥车。
这些指挥车上,装配有多台遥控系统发射装置。
无人驾驶坦克的车长们均坐在指挥车内。
在实战中,坦克们在离指挥车或远或近的各种不同地形条件下冲锋陷阵。
车长们多为两人并肩操纵两辆坦克,以便于两辆坦克协同作战。
一个坦克分队,由4~6辆坦克、一辆装甲车和一辆装甲指挥车组成。
与上级联络,与空中力量配合,与其他坦克分队联系等任务,均由指挥战车统一完成。
无论是突前还是殿后,在相当大的活动范围内,分队中的坦克和装甲车均与其指挥战车连成战术性一体。
这种凝聚了4~6辆已经具备相当独立作战能力的坦克装甲战车战斗力的分队,不论是在减少人员伤亡,增大突击力量,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加快战场反应、分析、决断速度,稳固实际控制占领区域等各方面,均有极突出的优点。
优点一发挥出来,便形成了优势。
主战坦克上的火力配备相当完善,自不必说。而指挥战车上的火力配备亦有独到之处。
各辆指挥战车上,除装有常用火炮、机枪外,还配置了与高速雷达及电脑连接的两挺高射机关炮和8枚微型导弹。极大地增强了对来自空中敌人袭击的防护以及反击能力。
其导弹系统,亦可在需要时,随时对敌人的固定或者活动目标予以打击。
每辆指挥战车上设有8个分车长位置,多于通常分队坦克数量。这是为可能随时增加的坦克战车车长而设。
为增强战斗力,分队可增加坦克数量。多的操纵位置,亦可用来在战斗中收容其他坦克分队成员。
每辆作战坦克的所有信息,都直接进入指挥战车中该坦克车长的指挥控制座位系统。
坐在指挥车内的车长犹如坐在也许在几公里之外的坦克之中。
在必要时,车长也可亲身进入坦克去攻城掠地。
指挥战车的车长则为坦克分队的指挥官。
和郝总一样,胡思明、高奇、陶亦明均对日军的这种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战斗系统赞叹不已。
同时,他们也就自然地看到了敌人的致命弱点。
这弱点,正是伴随敌人的优点而来。
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练得刀枪不入、风雨不透时,那个“练门”即死穴的所在就极为重要了。一旦被对手击中,轻则武功全失,重则一命呜呼。
“你们先把自己的任务交给副手负责,一起来解决这个题目。”郝总在键盘上敲了一下。
一团草绿色物体,分开成为五块,迅速清晰,成为五块网状物。可见正是日军4辆坦克和一辆指挥战车的立体组合透视显示图。
左上角有一方块,光芒四射。并以一道红色的亮线与指挥车相连。
指挥战车则引出4条黄色的亮线和坦克相连。
“日军的这种联络信息通道简单明确,均为双向通道。为了确保渠道畅通,有卫星、直升机、和直接沟通等三条渠道,随时可以替补交换。并可在几秒钟内完成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