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你们见过刚出生的孩子皮肤发黄的吗,或者说刚生出来宝宝皮肤还行,但是过了几天宝宝皮肤突然变黄了,相比很多当爸妈的人都会点头,甚至自己的孩子在新生儿时期就出现过以上任意一种情况。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那是新生儿黄疸,那么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呢?现在就给各位好好说道说道。
还是老规矩,先来一波数据:据统计,我国百分之六十的足月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百分之八十的早产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变成“小黄人”哦,也就是说,足月儿中,十个里面有六个是“小黄人”,早产儿中,十个有八个是“小黄人”。
那么什么是新生儿黄疸呢?首先医学上把刚出生二十八天内的宝宝,称之为新生儿。把新生儿出现皮肤、眼白、尿液变黄的情况就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了。不过在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黄疸它不是一种疾病,它和发烧一样,是一种症状。
很多新生儿黄疸都和疾病没有一点关系,不需要任何治疗,等时间到了自己就会好了,医学上把这一类黄疸称之为生理性黄疸;但是有一些新生儿黄疸是疾病导致的一种症状,那么这可是一种疾病了,医学上将疾病导致的黄疸称之为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的。因为有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才让大家对病理性黄疸失去戒心,最终延误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一个刚出生的生命坠落了。
如何识别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呢?如果宝宝出生两到三天后才出现黄疸,而且颜色也比较浅,过了一周或者两周颜色也恢复正常了,还能吃,能喝,能拉,活蹦乱跳的话,那么就是生理性黄疸,不用担心;如果宝宝出生不到二十四小时就出黄疸了,注意,是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也就是说黄疸出现比较早,颜色比较黄,哭闹不止,不喝奶,拉的粑粑有点灰白色,那就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了,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哦。
那么得了病理性黄疸会怎么样呢?如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不积极治疗,最大的危害就是脑损伤,医书上将这个叫做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的病死率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就算是救回来了,也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比如运动不协调、智力低下、失聪、脑瘫等。
这时你们可能要问了,不是说黄疸吗,怎么扯到胆红素脑病了。
其实,要说清楚黄疸和胆红素之间的关系,就要先讲一讲黄疸的定义,医书上是这样说的: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里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注意哦,是“血液里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的黄疸”。
那么问题来了,这胆红素是哪位?要说清楚胆红素,就要说说另外三个——红细胞、肝脏以及小肠。
红细胞:红细胞在血液中走来走去,负责给细胞运送氧气和运走二氧化碳,有血液的地方就有红细胞,不过红细胞寿命很短,只有120天的生命,它一死,就会释放出一种橙黄色的物质——胆红素。胆红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升高,随着血液到处走,它所经过的皮肤、眼睛、黏膜什么的就会通通变成黄色,这就是黄疸。要注意哦,胆红素是一种有毒物质,他最喜欢欺负我们的大脑了,如果过多的胆红素来到大脑,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这就是胆红素脑病。
肝脏:胆红素过高会随着血液到处乱窜,如果来到大脑这里,就会给大脑不可挽回的伤害,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肝脏就会出来保护大脑了。当胆红素随着血液来到肝脏这里时,肝脏就会立刻吧胆红素抓住,拿出蛋白质,对胆红素进行改造、重装、打包,这下胆红素就变成无毒无公害的了,换句话说肝脏用各种蛋白质和胆红素进行结合,变成一种更稳定的无毒胆红素。肝脏其实就是一个吧有毒胆红素变成无毒胆红素的工厂,所以肝脏有人体解毒工厂的称号。
小肠:胆红素经过肝脏一顿猛操作而出现的无毒胆红素乖乖跟着胆汁,一路漂泊到小肠,小肠里面还住着各种各样的酶和肠道有益菌,它们一看到无毒胆红素,就迫不及待的去分解,这样无毒胆红素又变成了有毒胆红素,但是,一样的有毒胆红素却有不一样的结局,一部分有毒胆红素会搭上血液号火车屁颠屁颠的回到肝脏,医学上吧这种从肝脏来到肠道,又从吵到回到肝脏的过程称之为肝肠循环。另一部分有毒胆红素会继续留在肠道内,最后随着粑粑,排出体外。还有一小部分的有毒胆红素开始走向肾脏,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为有毒胆红素是橙黄色的,所以拉出来的粑粑、尿液就都有点黄黄的。
说到这就有问题了,好好的宝宝怎么会出现黄疸,病理性黄疸是由哪些疾病引起的呢?别急别急我们慢慢来说。
先说说生理性黄疸: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宝宝为了长高,正常的红细胞是不够用的,所以就会疯狂制造红细胞,至此,宝宝的红细胞就比正常人多了很多,当宝宝离开妈妈的肚子后,氧气不愁了,这多出来的红细胞就死亡了,血液中的胆红素就超标了,但是呢,宝宝的肝脏才刚刚开机,不是抓不住胆红素,就是缺这个蛋白质、少那个酶的,眼看着血液中的胆红素一点一点升高,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而小肠也才刚刚开机,蠕动起来也是很慢,细菌还没有落户,要想把胆红素排出体外,也是做不到的。
一边是胆红素大量产生,一边是身体的处理能力要从零开始,血液里的胆红素浓度不就蹭蹭蹭往上飙升了嘛。过了两到三周,新生儿体内多余的红细胞死得差不多了,肝脏和小肠的处理能力也提高了,胆红素也就被收拾到合理的范围了,这黄疸不就消退了吗。
我们再来说说病理性黄疸: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低氧环境,需要更多的红细胞是正常的,但是有些情况却是不正常的红细胞增多,比如糖尿病的妈妈,血糖忽高忽低,宝宝就只能多准备一点红细胞,以备不时之需,其红细胞也就不正常的增高咯。这就是红细胞总量增多造成黄疸的情况,还有红细胞死得多的情况。我们都知道血型分为AB型、B型、A型、O型以及RH阴性熊猫血。正常情况下,妈妈和宝宝的血液之间隔着一道门——胎盘,妈妈可以通过胎盘给宝宝输送营养物质,但是妈妈和宝宝的血液是穿不过胎盘这一道闸门的。如果宝宝的红细胞不小心溜到了妈妈的血液里,又刚好和妈妈的血型不一样,那可就麻烦了,妈妈的免疫系统会把宝宝的红细胞当做入侵者,就会研制武器发动攻击,这个研发出来的武器是可以穿过胎盘进入宝宝的血液里的,来到宝宝的血液中,这个武器就会对红细胞发动攻击,于是宝宝的红细胞就会破裂,这就是新生儿溶血(注意,当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时也会造成溶血),当顺产的宝宝头部容易造成挤压,造成脑部血肿的情况,这些都是红细胞大量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要灭胆红素,肝脏可是当仁不让的冲在第一线,本来新生儿过两三周后,肝脏是可以处理胆红素的,可是如果肝发炎了,那就是病理性黄疸的罪魁祸首啊。
胆红素被处理完、打包好后,就会被扔进胆汁里去肠道,但是如果胆管堵塞,那肝脏处理胆红素的工厂只能停下来,肝脏眼睁睁的看着胆红素在血液里跑来跑去。所以胆管堵塞也是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处理好的胆红素随着胆汁来到了肠道,如果遇到肠道菌群失衡、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疾病导致胆红素排不出去,就只能憋在体内搞破坏了。
说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了,这下各位可就满意了吧,不过说道黄我想起来一件事,我们中国人可是黄种人啊,那么如何区分时皮肤黄还是黄疸黄呢?很简单,检查一下就好了。
黄疸的检查很简单,有四个绝招:
一、经皮胆红素检查:我们知道,黄疸是和胆红素有关的,所以检查是不是黄疸,查一查胆红素就可以了,那么用什么查呢——经皮胆红素仪。它就像个电子体温计,放在宝宝的额头上,轻轻一按,胆红素值就会出现在屏幕上了。记住哦,要测三次取平均值才比较准确哦。
二、查血:血液检查其实蕴含了超级多的信息,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更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功臣,对于检查黄疸就要记住看四项:
1、看胆红素:经皮测的胆红素值毕竟不够准确,所以在抽个血来看看就更清楚了,如果血胆红素高,那准是黄疸了。
2、看肝功能:要知道肝脏对于胆红素的代谢可是非常重要的,查一查肝功能,看看肝脏是否正常,就能判断黄疸是不是由于肝脏生病而导致的。
3、看是否感染:像血常规、C反应蛋白这类检查,可以反映出有没有病毒、细菌感染,也就能判断出是不是由于感染而导致的黄疸了。
4、看血型:验一验宝宝和亲生妈妈的血型,看看它们是不是容易发生溶血,就知道是不是溶血的原因导致的黄疸了。
三、查B超:回顾胆红素的后半辈子,它先是被肝脏处理过,再顺着胆汁穿过胆囊、顺着胆管来到小肠,最后跟着粑粑离开了人体。所以肝脏打不打,胆管塞不塞,肠子堵不堵,这些都是要马上排出的风险啊。用B超看一看吧。
四、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大脑有没有被损伤。由于我们无法凭借肉眼第一时间看出大脑有没有损伤,所以要用仪器,就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电极的一端连着电脑,另一端贴在宝宝的脑袋上,只要打开开关,就能在电脑里看到数据咯。检查结果就交给医生告诉你吧。
到现在我们吧新生儿黄疸给讲清楚了,在这我想给各位刚做父母的人说,一旦发现自己刚出生的新生儿的皮肤发黄,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看看是皮肤黄还是黄疸黄。如果是黄疸黄,那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最后祝各位刚出生的宝宝都能健康成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