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开始胡扯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3278字 发布时间:2023-06-07

锦程赶忙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心中暗自思索:你要是看过听说过那才怪呢,




这“文死谏,武死战”明明摘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可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恭恭敬敬地回道:“摘自孔子《论语·宪问篇》。”


王谨听后,脸上露出疑惑之色,问道:“难道锦专家还精通《论语》?”


锦程赶忙谦虚回应:“回王爷的话,对《论语》只是略知一二,实在不敢称精通呀。”


王谨却自信满满地说道:“本王曾经也是风云宗内门弟子,《论语,宪问篇》我也曾仔细阅读过,在我的印象里,可从来没出现过这一段啊。”


这话一出口,几名老者的目光瞬间投向锦程,尤其是老金,心里想着这锦专家的性子倒挺适合去当大孟国税士(兵部)的,可要是他说谎了,




自己怕是也没办法替他说情了。那些原本打算追随锦程的下等人,此刻也都吓得不轻,满脸惊愕地看着他,心想着这人居然敢说谎,刚刚燃起的追随之心一下子就泄了气。


锦程倒是不急不慌,沉稳说道:“孔子《论语·宪问篇》共计44篇呢。”


王谨没有接话,一旁的老金、老吕以及另外几位老人也都沉默着。




他们心里都清楚,王爷可是出了名的精通《孟子》且熟读《论语》,在这方面是大家公认的行家。


锦程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其中著名文句有:‘


见危授命,见利思义’;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修己以安百姓’;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一篇中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包含诸多方面,比如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还有孔子提出的‘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等。”


王谨听闻,眼中顿时一亮,紧接着问道:“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话间,目光紧紧地盯着锦程,似要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来。


锦程心里暗自嘀咕,心想着这问题也太简单了吧,不过嘴上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




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




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锦程并未就此停下,语气平稳地继续说道:“在《论语·述而》篇第13章里,孔子也曾谈到过有关‘耻’的问题,王爷您现在又提到‘耻’的问题。




孔子在这里认为,做官的人应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忠,无论国家有道还是无道,都照样拿俸禄的人,那便是无耻。




而在第二个层次中,孔子又谈到了‘仁’的问题。




仁的标准颇高,孔子觉得脱除了‘好胜、自夸、怨恨、贪欲’的人确实难能可贵,可究竟合不合‘仁’,他表示就不得而知了。显然,‘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锦程这一番回答,让在场所有人都大为惊讶,就连王谨也不例外。这哪里是略知一二啊,分明就是深入的评析嘛。


说起评析,它可是一种对文本、事件、行为等进行深度剖析和判定的方法。




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综合考量、细致分析以及多方比较的方式,全面且深入地了解涉及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而得出合理、准确的结论。




评析在学术领域、社会舆论以及群众对各类事件的评价等方面都极为常见。




其过程可不单单是对事实、数据、原因、影响等方面的考察,还需要结合社会、文化、伦理、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作出判定与评定呢。




评析有着很强的思考性、判断性以及客观性,需要运用系统性、条理性且科学性的方法和手段来开展。




它对于提升人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与发展方面意义非凡。


王谨整个人两眼再次放光,又接着问道:“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锦程不假思索,随口就道:“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王谨脸上露出开心的神色,继续问道:“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锦程马上回应道:“孔子说:‘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不仅如此,锦程还顺势评析起来:“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留意说话的方式方法。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招惹祸端。这其实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在如今的时代,这样的做法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不过这是应当予以批评的。”


王谨依旧乐呵呵地继续发问:“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锦程流畅地回答:“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紧接着,锦程又进一步评析道:“这体现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




二者不能简单划等号,所以,人除了要有勇之外,还得修养其他各种道德,这样才能成为有德之人。”


王谨突然话锋一转,问道:“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锦程张口就来,回答道:“子路问怎样侍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是可以直言劝谏。’”


王谨又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锦程皆是随口应答,对答如流,毫无卡顿。


王谨最后深深地吸了口气,问道:“‘文臣死谏,武臣死战’,你是从《论语·宪问篇》领悟出来的?”


“是的,王爷。”锦程神色诚恳,继续说道,“文官齐国治家,辅佐正事,冒死纳谏,方能避免皇帝有罪于万方,使得人民安康,天下聚心太平。




武将忠诚,明知敌人凶猛,也会誓死抵抗,不惜生命去奋斗。锦某以为:死谏是尔职,不死是圣恩厚无量也。”


“好,好,好!”王谨开心地连说了三个好字,显然对锦程的回答十分满意。


在场众人对锦程的评价也瞬间改变,都纷纷用“绵言细语、妙语惊人”来形容他,心中皆感叹,这锦程不但精通《孟子》,居然还如此精通《论语》,简直就是天才中的天才啊。


“锦专家,你坐下说话。”王谨笑着说道。


“谢王爷。”锦程也不客气,再次稳稳地坐到了椅子上。


王谨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刚刚从炼丹阁分部过来。”


老金、老吕一听,满脸好奇,他们心里急切地想知道,王爷对这个锦专家的血脉评估到底是多少级,毕竟这关乎锦程往后的命运,




也与他们自身的处境有着微妙的关联。其余人等也都竖着耳朵,满心好奇,都想知道这位专家的血脉评估究竟是多少级,一年又得抽血多少次呢。


锦程心里暗自吐槽,他其实已经猜到王爷要说什么了,只能无奈地想着,这帮人既然检验不出自己有蚩尤血脉,那也只能任由事情这般发展了。


王谨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面前锦专家的表情变化。当得知锦程作为八等人,血脉觉醒程度竟在60%以上的时候,他当时就分了两路安排:




让何烟回炼丹阁,再去风云宗叫人驱赶妖兽;而自己则迫不及待地从妖界返回大孟国京城,然后径直奔向炼丹阁。




要知道,大孟国已经上万年都没出现过血脉觉醒程度在60%以上的人了。


等王谨回到炼丹阁,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查看锦程的血脉时,结果却让他大为震惊,锦程的血脉居然达到了惊人的90%,都已经接近100%了。


不过,其中有10%的血脉,呈现出强横、狠毒、残暴、凶恶、凶狠、暴怒等特质。




王谨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有化形期妖兽潜入了大孟国京城,毕竟除了妖兽,人类哪会有这般残暴狠毒、近乎丧尽道义的血脉特性呢。




也难怪妖界那么多妖兽会暴怒地去攻击阵法,而且那只妖虎的实力提升得如此之快。




只是他一时也无法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妖兽化形,所以赶忙让人把锦程的血液送去风云宗仔细查验。


他着实害怕真的引来了一名化形期妖兽到京城,要是那样的话,整个大孟国可就要遭殃了。




他来这附属国分院,就是为了稳住锦程,生怕有人不小心惹怒了他,从而伤及无辜。


刚踏入这分院,就听见锦程说出“文臣死谏,武臣死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般正气凛然的话语,




而且还察觉到锦程身上散发着浩然正气,这才确定锦程是人类,并非妖兽,再加上他又精通《孟子》,王谨这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至于锦程身上的血脉为何会如此凶残、暴怒,王谨此刻实在是想不明白,也只能等风云宗的人来了才知晓缘由了。


而此时的锦程,却故作装傻充愣的模样,一脸好奇地问道:“王爷,我的血脉觉醒几级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