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正说到,叶剑英看了电报译文大吃一惊,只见电报译文写的是:
“万万火急。绝密。陈:速率右路军南下。如毛、张、周坚持北上,可采取强制措施令其服从,毛、周皆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之辈,切不可被其口舌所动。非常时期,万不可女人气。当断不断,则反被人挟持。
南下后,将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我四方面军不能老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四方面军也不是可以任人辱骂的。注意,关键时刻,切不可拘泥于职位高低,亦不可心慈手软。切切!张。九月九日。”
叶剑英看了电文,感觉事关重大,趁陈昌浩正在作报告的机会,轻轻溜出会场,径直向着中央驻地巴西飞奔而来。
毛泽东正好在门口看报纸,看到叶剑英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问:“有什么大事?跑得气都出不来了?”
叶剑英伸手把一张纸交给毛泽东,断断续续地说:“毛……毛……毛主席你看……要出大……大事了……”
毛泽东忙说:“不要紧张,天不会塌下来的。不过就是一个电报么。”
毛泽东说着迅速把电报浏览一遍,然后又仔细琢磨一番,说:“是有点严重,看来张国焘要动手了。”
毛泽东一边说一边拿出铅笔,把电文抄在一个香烟盒子上,然后把电文交给叶剑英,叮嘱说:
“你赶快回去,把这个东西送给陈昌浩和徐向前。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里来。”
叶剑英转过身子拔腿就跑,还好,陈昌浩的讲话刚刚完,叶剑英急忙伸手把电报交给陈昌浩说:“张主席来电,刚刚收到的。”
叶剑英刚走,毛泽东立即把张闻天和秦邦宪招来商量。毛泽东把烟盒上抄写的电文跟二位看了,二人都感到很紧张,看来红军的分裂是不可避免了。三个人都认为,已经到了这地步,再想继续说服并等待张国焘率部北上,不仅没有可能,而且必将导致严重后果。
由于周恩来和王稼祥生病在三军团部,三个人决定一起去三军团司令部同周恩来和王稼祥一起开会。
晚上,毛泽东在阿西同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和病中的周恩来等开紧急会议,认为目前两支红军面临分裂的危险,弄得不好可能会导致内讧。于是决定立即率领一军团和三军团迅速脱离险区,立即北上。并且通知已经北上俄界的林彪和聂荣臻,告诉他们行动方针有变化,要他们在原地待命。
同时,以中央名义致电张国焘,严肃地指出:
“右路军南下电令,中央认为完全不适宜的。中央现恳切地指出,目前方针只有向北是出路,向南则敌情、地形、居民、给养都对我极端不利,将要使红军受空前未有之困难环境。中央认为北上方针绝对不应改变。左路军应速即北上。”
会后,毛泽东还要去看看徐向前的态度,毛泽东想把徐向前拉过来一起北上。毛泽东来到徐向前的住处,站在院子里问徐向前:“向前同志,张主席坚持要我们南下,你的意见怎么样?”
徐向前说:“毛主席,依我看,两军既然已经会合,就不宜再分开了,四方面军如分成两半,恐怕不好。”
毛泽东听了,知道徐向前不愿离开四方面军,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要徐向前早点休息,就回到了住处,立即做出发的准备工作。
对于毛泽东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让包括右路军和左路军都在内的全体红军指战员都要明确,中央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连夜出发北上。
毛泽东利用出发前的短暂时间写了《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指出: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人口稀少,粮食缺乏,敌人在那里的堡垒线已经完成,我们无法通过。对于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绝路。你们应该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
毛泽东写好《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交给总指挥部通讯联络科,交代他们立即把文章用电报发给红军右路军和左路军各军。
凌晨两点左右,彭德怀率领五军团赶到中央驻地巴西,部队立即出发了。毛泽东、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和用担架抬着的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走在前面,彭德怀率部在后掩护中央机关北上。
天亮后,毛泽东看到叶剑英带着军委纵队一部分赶了上来,十分高兴地说:“哎呀!剑英同志你来了,好!好!剑英同志啊,你还真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啊。”
正谈话时,四方面军的副参谋长李特骑马赶来了。他大喊:“喂!四方面军的同志请你们回来,你们应该跟着陈政委南下!不要跟着机会主义者北上,南下吃大米饭去!”
毛泽东劝阻李特,李特就同毛泽东吵起来。但是毛泽东并不跟李特计较,而是规劝和开导李特,说北上的方针是中央政治局决定的。但是李特就是不听,强拉四方面军的同志跟他走。当时有的同志对李特的行为很气愤。毛泽东说:“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自己会回来的。”
就这样,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分道扬镳了,一方面军北上,四方面军南下,正所谓“南辕北辙”了。
两支红军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呢?说起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张国焘不服中央。张国焘以为自己所掌握的四方面军比一方面军的实力大得多,认为自己有资格成为整个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四方面军的老班子应该成为整个红军的核心。
而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最高层领导在这方面不肯做出较大让步,于是张国焘逐渐萌发了用特殊手段改变中央组织结构的想法。
虽然中央让张国焘当上了红军总政委,坐上了红军的第一把交椅,但是张国焘仍然不满意。他感觉虽然自己坐上了红军的第一把交椅,但是手下将领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原红一方面军的将领,自己的位置根基并不牢固,而且上面还有一大批中央大员在上面压着自己。
这样,张国焘就得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张国焘在任总政委后的第三天,即七月二十三日,就做出成立前敌总指挥部的决定,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委。原来朱德和毛泽东负责的前敌司令部被取消,前敌总指挥部的大权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张国焘的手里。张国焘控制军权的目标实现了。
为了降低原一方面军的一批高层骨干的地位,张国焘在成立前敌总指挥部的同时,还宣布一方面军的各军团一律改为军,这样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就自然降为和许世友、程世才、王建安、詹才芳等人一样的军长或军政委。原四方面军高层将领的地位得到提升。
张国焘还在八月初以统一指挥的名义收缴了各军的密码本。这实际上切断了一方面军原各军团同中央之间的联系以及各军团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右路军的行军队伍是林彪的军团打头,彭德怀的军团收尾,中间是实力强大的四方面军各军。
张国焘的一系列动作引起了原一方面军的高层将领的密切关注,于是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中的高层将领之间开始互相猜忌。猜疑竟到了这个程度:在过草地之前,陈昌浩请林彪和聂荣臻吃晚饭。聂荣臻在回去的路上竟然出现毛森森的感觉,他不仅命令警卫员枪上膛,而且自己不骑马,手枪也准备好,以应对来自陈昌浩的危险。
聂荣臻还得到消息,说张国焘要把他和林彪调到原四方面军的部队去当军政委和军长,他告戒林彪:“你要注意,张国焘要把我们吃掉。”
彭德怀对张国焘的戒心最早也最大,特别是在林彪率一军团先行出发之后,三军团作为殿后部队,很感孤立,有孤掌难鸣的感觉。而一军团只能和陈昌浩把持的前敌总指挥部保持联系。
不久,彭德怀和毛泽东、周恩来秘密决定重新编制密码本星夜送往一军团,并在八月二十九日恢复了三军团和一军团的联系,形单影孤的三军团终于有了患难与共的一军团帮助。
彭德怀还担心四方面军对中央会有不利,秘密把一个团的部队布置在中央所在地周围警戒。
在九月九日那天,彭德怀根据陈昌浩在午前和午后对“北上”态度的变化,就向毛泽东说:“我们不拥护张国焘南进的方针,现在林彪和聂荣臻离我有两天路,就剩三军团,陈昌浩如果用武力手段解散三军团怎么办?”
他甚至向毛泽东请示,为了避免两军内讧,在必要时可不可以扣押陈昌浩和徐向前作为人质,毛泽东回答说不行。
但是接着叶剑英就给毛泽东送来了那份张国焘跟陈昌浩的电报,毛泽东才感到事态严重。
为了避免豆萁相煎的悲剧,毛泽东于九月九日凌晨突然率领红一方面军的三军团和军委直属队从驻地出发,脱离右路军中的四方面军部队秘密连夜北上,两支红军部队走向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