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了天险大渡河,向着宝兴县方向进发。六月八日,红军先头部队红二师四团占领宝兴县的灵关场,九日到达宝兴县城,在宝兴县城略作休息,开始向夹金山进军。
夹金山是红军长征以来遇到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是邛崃山脉南部的高山,位于宝兴县的西北、阿坝懋功县以南,海拔四千多米,山上云雾缭绕,白雪皑皑,积雪终年不化,空气稀薄,没有道路,没有人烟,气候变幻无常,时阴时晴,时雪时雨,忽而冰雹骤降,忽而狂风大作,有“神山”之称。
歌谣说:“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类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当地群众听说红军要从夹金山翻过去,都摇着头对红军说:“雪山是过不得的。大雪山,只见人上去,不见人下来。”
他们把雪山称为“山神”,说如果有人在山上讲话、说笑,触怒了“山神”,不是被冰雪埋没,就是被风暴卷走,只有仙女才能飞过此山。
当时已经进入正盛夏。但是红军一到雪山脚下,就有冷风嗖嗖地吹来,红军官兵立即感到寒冷起来。由于官兵们都身着单衣,脚上穿着草鞋,要翻越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只怕受不了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即使困难再大,山还是要翻的。红四团官兵们向山上爬。开始的一段路还行,由于爬山用力,虽然冷风嗖嗖,也不感觉怎么冷。但是到了半山腰,开始出现白雪,这时候,白雪在夏日骄阳的照耀下发出刺眼的光芒,红军官兵们几乎睁不开眼。
富有想象力的人则不由产生浪漫豪情:现在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里,上空有太阳当头,低空却冷风嗖嗖。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看不到尽头的红军爬山队伍,就像在雪地里的蚂蚁迁窩,长长的队伍在银白色地面慢慢蠕动。
这是一幅神奇的画面,神奇的大自然加入了人类社会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活动,构成了一幅不断变化形态的动态画面,可惜没有谁能够把这幅画面收藏下来。
由于红军官兵们为翻越夹金山做了充分的准备,官兵们在宝兴县城购买了烈酒、姜和辣椒等能够抵御寒冷的食品。现在到了夹金山半山腰以上的部位,这些食品发挥了巨大作用。当官兵们实在受不了寒冷,就打开酒壶喝上一两口,真的行啊,这烈酒一进喉咙,喉咙里立刻火辣辣的,全身立刻热乎乎起来,爬山也来劲了。
这一次官兵们在宝兴县城买的酒有多种名牌酒,有四川本省的名酒五粮液、剑南春和泸州老窖,有贵州茅台镇出产的茅台酒和遵义的董公寺窖酒,官兵们为了品赏名酒,往往互相交换着喝上一两口,然后就发表一些议论。
那些受不了烈酒刺激的人,平日根本不喝酒,如果强行要他喝一两口,他就会立即变得面红耳赤,全身发烧。这些人就带着生姜或者辣椒。但是最有刺激的还是辣椒,在宝兴县城的集市里,到处都摆着辣椒,这里的辣椒跟其他地方的辣椒很不一样,辣椒个体很小,而且尖尖的。
红军官兵们没有看见过这种辣椒,问卖辣椒的,辣椒为什么那么小,辣不辣,卖辣椒的告诉红军,这种辣椒叫“七子妹”辣椒,很辣的。于是那些不喝烈酒的就买了一些辣椒带着。现在到了半山腰,带着酒的已经喝了几口酒,身上已经发热了。带着辣椒的也拿出辣椒咬一口,这一一咬就出麻烦了,顿时喉咙里火烧火燎的,眼冒金星,接着肚子痛起来。
战友们着急起来:莫非这辣椒是毒药?应该不会吧?老百姓也不会用毒药毒红军吧?分明在集市里到处摆着,怎么会在集市里公开出卖毒药呢?战友们正急得要死,吃了辣椒的说,没关系了,肚子不怎么痛了,喉咙里也好过一些了。大家都笑起来了,真把人吓死了啊。这样以来,大家看到那辣椒果然是好东西,只要咬一点点,全身立刻火辣辣的,哪里还会感到寒冷呢?
但是爬山最困难的还是没有道路可走。由于根本没有路,最前面的只好用刺刀雪地上挖脚孔,后面的同志沿着他们挖的脚孔向上攀登。越到上面,山势越陡,由一个个脚孔连接起来的小道几乎要立起来了。道旁的绝壁上可以看到悬着的石头,稍有不慎,石头撞下来,就有砸破脑袋的危险。空气越来越稀薄,胸口似乎承受着巨大压力,几乎透不过气来。
已经看到山顶了,突然下起一阵冰雹,核桃般大小的雹子劈头盖脑砸下来,由于无处躲藏,大家只好用手捂着脑袋向上爬。
终于爬上山顶了,山顶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是尖尖的,可以同时看到山的两面,实际上,山顶的地势也是不规则的。在红四团到达的山顶上却是一块平地。
于是前面爬上山顶的就在山顶平地等待后面的。大家在平地里说说笑笑,议论着这种平生第一次经历的神奇境界。善于独立思考的则离开队伍,随便站在一个地方独个儿体验着这远离人间社会的静谧。
这里也许从来没有人类到过,而今天的红军却实实在在地到了这里,虽然红军留下的脚印很快就会被雪淹没,但是它肯定会在全体红军官兵的脑海里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这些印象还会在一些喜欢舞文弄墨的人的笔下用文字保存下来,然后一代代往下传。
这里也许没有任何动物,因为这里没有任何植物,而没有植物的环境应该也没有动物的存在。但是据说有一种叫着“雪豹”的动物,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雪豹的存在?
全团官兵都已经爬上了山顶,政委杨成武宣布就在山顶吃饭,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可以说是晚中饭早晚饭。在长征路上一天能够吃两餐饭已经算很不错了,许多时候一天只能够吃一餐饭,有时候甚至整天不吃饭。
说是吃饭,其实只能够啃几口干粮。虽然没有水,但是有雪,往口里塞一把麦子或者蚕豆子豌豆子绿豆子之类的干粮,从地面抓一把雪放进口里和着干粮一起嚼,那是一种多好的滋味啊。白雪是那样的洁白无污,用白雪融化的水肯定是绝对的纯净水,而那种雪水伴着干粮嚼的冰凉味则是人世间最独特的享受。
吃了饭,官兵们开始往下走。你可不要以为下山比较轻松。在白雪皑皑的山上往下走,如果地势比较缓和还好,不必担心跌倒,但是如果地势陡峭,麻烦就大了,你一个不小心,就会一跤跌倒再不能停住,一直跌入山下某个地方,或者跌入深谷,要活命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
于是当出现陡坡,依然采用老办法,用刺刀挖出一个个脚口,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刺刀戳着冰雪往下移动。
红四团沿着夹金山北麓往下走,在半山腰,大家看到对面有一片建筑物,看样子是一个小市镇。向导介绍说,那是达维,是懋功县的一个市镇。
向导正在介绍,忽然发现在达维后面有许多人,那些人似乎在进行什么活动。由于相聚太远,看不出那些人在做什么,官兵们猜测,可能是市镇上的居民在进行什么集体活动。但是官兵们高兴了,有了市镇,今天晚上有落脚点了。虽然红军纪律规定不许强占老百姓住房,不许骚扰老百姓,但是既然来到了一个市镇,找一个落脚的地方应该没有问题。于是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命令部队向着市镇开进。
部队已经到了山脚,一条小河蜿蜒流淌,部队形成一支长长的队伍沿着河岸前进。
奇怪啊,怎么对岸也有队伍在行进?那支队伍是什么性质的队伍?是大股土匪还是绿林好汉的队伍?
大家正疑惑,对岸的队伍也停下来了,一齐面对这边,啊,他们那帽子上好像有红色的标志,啊,莫非他们……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同时激动起来:莫非他们也是红军部队?但是我们红四团是全军的先遣团呀,在我们的前面应该……奥,想起来了,不是说要跟四方面军会合吗?莫非对岸的部队是四方面军的?杨成武想到这里,扯开嗓子大声叫喊道:
“喂!对岸的同志们听着,我们是一方面军的,请问你们是……”
团长王开相也大声叫喊。对岸有了回答;“喂!对岸听着,我们是四方面军!”
这一下指战员们都高兴了,会合了四方面军,红军实力大增,再也不怕国军前堵后追了。红四团指战员继续沿着河岸赶路。
转过一个小山,前面出现一座桥,从桥上可以到达对岸。红四团指战员看到,在对岸的桥头有不少人,那不是四方面军的同志迎接我们来了吗?
大家加快了脚步,四方面军的同志们都站在桥头等候。头上都带红五星军帽的两支队伍走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