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糟老头坏的很
书名:异界专家 作者:嘉果 本章字数:3306字 发布时间:2023-06-07

这几名老者,皆是命运坎坷之人。


他们每个人都曾拥有非凡的天赋,在机缘巧合下觉醒了血脉,本应踏上一条辉煌的修行之路。


然而,却也都有着断手断脚的残缺之躯,日复一日,肩负着为大孟国提供血液炼制觉醒丹的使命。


田地里,十几名年轻人正辛勤劳作。察觉到锦程的到来,其中几人脸上瞬间闪过狂喜之色。


这些年轻人来自贺原国,身为下等人,日常负责在此地种田烧饭。在他们眼中,锦程这位血脉觉醒的天才,无疑是财神降临。


只要能跟紧这位有钱的主人,等十年期满返回贺原国,便有发大财的机会。


锦程望着眼前这些老者,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自己尚未成年,却仿佛提前踏入了养老院一般。


看着这些同样残疾的老者,锦程深知他们皆是被大孟国榨取的对象,觉醒的血脉被利用来喂肥炼丹大业。


曾经以心灵纯洁、灵魂纯洁为宗旨的风云宗,历经岁月变迁,如今似乎早已背离了往日的初心。


锦程暗自忖度,这天龙大陆的界主,行事如此乖张,实在是心理变态。


儒修一道,本应弘扬正气,可如今正邪混淆,未来怕是要发生难以想象的可怕之事。


锦程拖着一瘸一拐的步伐,来到几位老人面前,恭敬说道:“几位老哥,在下腿脚不便,实在无法行礼,还望见谅。”


被称作老金的老者,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回应道:“年轻人,有胆识,看得开。”说话间,他的目光好奇地在锦程的拐杖上打转。


锦程细细打量眼前的老者们,那位身着绿色服饰的三等人老者,右腿缺失,周身却散发着浩然正气。


显然,此老精通《孟子》,且儒道双修,已突破炼气化神三层,拥有长达700年的寿元。


其余五名老者中,两名身着青衣的四等人,一位失去左手臂,一位失去左腿,身上皆散发着阳刚之骨,距离浩然正气仅有一步之遥。


他们同样精通《孟子》,儒道修炼至炼气化神二层,拥有600年寿元。


还有一名身着翠衣的五等人,失去右臂,身上散发着阳刚之骨,儒道修炼至炼气化神一层,寿元500年。


另有一位失去双臂的五等人,以及一位失去双腿的六等人,二人身上皆散发着阳刚之骨,儒道修炼至炼精化气三层,均拥有400年寿元。


锦程心中惊叹,这小小院落之中,竟皆是天才人物。也难怪大孟国人才济济,根本不把他们当回事。


紧接着,锦程运转灵识,开始推演几人的来历。一番推算后,他惊讶地发现,这些老者竟分别来自六部中的吏部、锐士(兵部)、刑部。


那名三等人老者,来自锐士(兵部),而且曾去过风云宗,还当过风云宗的外门弟子。


两名四等人和那名六等人同样来自锐士(兵部),只是曾为风云宗的杂役弟子。


还有一名四等人来自吏部,两名五等人来自刑部,他们也都在风云宗当过杂役弟子。


就在此时,锦程身上的浩然正气,如同微风中的烛火,若隐若现。他心中明白,该低调时需低调,但此刻,正是展露锋芒的时机。


原本并未太过在意的老金,猛地察觉到锦程身上这股浩然正气,眼睛瞬间瞪得滚圆,满是震惊之色。


其余几位老者,亦是瞪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眼前这年轻人,看起来应该还未超过百岁,竟已能散发浩然正气,实在是惊为天人。


“于春华。”老金高声喊道。


“是,老爷。”不远处,一名二十多岁、修为处于炼精化气阶段的年轻人,听到呼喊,立刻快步朝着一间房间跑去。不一会儿,他搬来一把椅子,匆匆返回。


老金不敢有丝毫怠慢,又吩咐一名下等人,赶紧搬来另一把椅子,让锦程坐下。


锦程也不扭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另一名来自锐士(兵部)的老者,满是好奇地拿起锦程的拐杖,仔细琢磨起来。


老金客客气气地问道:“敢问先生字号?”他已然看出,面前的锦程是一名儒修,并非儒道双修之人。


锦程一听对方尊称自己,连忙起身,单腿稳稳站立,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左手压右手,双手藏于袖中,随后缓缓举手抬头,


上身前倾,郑重地鞠躬90度,接着挺直起身,与此同时,扬起眉毛,最后缓缓放下双手。


在古代礼仪中,行礼方式多样。一般鞠躬礼,需直立站定,双臂交叉向前伸直,右手微微弯曲,左手轻附其上,


双臂从额头缓缓移至胸前,上半身前倾四十五度,常用于正式场合,向朋友表达敬意。拱手礼,则类似揖手,行礼时身子和胳膊无需大幅动作,只需双手抱拳作揖。


颔首致意礼,简单点头示意,传达问候与敬意。正规拜礼最为庄重,先直立抬头如弓,深深鞠躬九十度,再挺直身体,抬手轻抬眉毛,而后双膝缓缓跪地,慢慢弯下腰,将手掌平铺于地,额头轻轻放在手掌之上。


“拜”这一礼节,在古代是表达敬意的重要方式。古人认为,男士右手持刀握剑,沾染血腥,所以行礼时男士右手应握拳藏于内,左手在外;


而女士右手象征着勤劳与灵巧,行礼时右手在外,左手在内,且无需握拳,轻轻放松,尽显柔美。


行揖礼和天揖礼也有所区别。揖礼是日常尊敬礼仪,多用于见到长辈或上级领导时,通过鞠躬向对方表达敬意;


天揖礼则是祭祀礼仪,在祭拜天地神灵时使用,是庄重地向天鞠躬示敬。


行礼时,男士同样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拇指自然下压即可。


传统的鞠躬大礼,一般要拜四次,寓意深刻:一拜为天地立心,二拜为生民立命,三拜为往圣继绝学,四拜为万世开太平。


锦程谦逊地回答:“字:专家,号:小哥哥。”


老金见状,赶忙说道:“锦专家,您腿脚不便,不必行此大礼,快请坐下,快请坐下。”


锦程嘴上说着“应该的”,心里却暗自警惕,心想这糟老头坏得很,差点就掉进他挖的坑里。


其余五名老者默不作声,其中一名六等人心中暗自感慨,当初自己初来乍到,就被这个老家伙忽悠过,没想到眼前这年轻人反应如此迅速,轻易化解了尴尬。


老金接着随口问道:“锦专家,您是否去过风云宗?”


锦程赶忙恭敬回应:“不曾去过。”


六名老者闻言,眼睛皆是一亮,露出意外之色。他们实在没想到,眼前这位天赋异禀的年轻人,竟从未去过风云宗。


老金继续好奇追问:“不知您身任何官职?”


锦程随口答道:“我并无官职在身。”


老者们再次一愣,面面相觑。


“锦专家,等您百年期限已满,您是打算留在大孟国,还是选择加入风云宗呢?”


锦程心中冷笑,心想这一群老家伙果然不怀好意,又想挖坑让自己跳,自己才不会上当。


刹那间,锦程身上的浩然正气猛地爆发,这股浩然正气中,蕴含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令周围之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佩。


自古以来,人终有一死,但死得要有价值、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即便身死,也可光照千秋,名垂青史。


就如文臣以死进谏,武臣拼死奋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般壮烈。


“好一个文臣死谏,武臣死战。”


锦程刚表忠心,才吐出这几个字,后面那番慷慨激昂的话语还未及出口,便被突然打断。


锦程心中不悦,回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紫衣的老者,竟是一等人的大儒。此人身上散发的浩然正气,威严庄重,令人敬畏不已。


“王爷?”


几位老者见状,赶忙起身行礼,锦程也急忙跟上。锦程心中暗喜,心想自己的靠山终于来了。


在古代,“王”这一称谓,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尊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王”成为了一种爵位。“王”分为两等,即亲王和郡王。亲王乃是封建制度中的最高爵位之一。


古代官位等级繁杂,涉及官署名、官名以及官员的职责等诸多方面。不同朝代的官职设置,各有差异,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王爷作为代表身份的爵位,其地位可高可低,关键取决于皇帝的信任程度以及手中掌握的权力。在汉朝,“王”相当于诸侯国的皇帝,在其封地内,权力极大,甚至比皇帝还威风。


王爵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级,依次为“王、公、侯、伯、子、男”。在夏商周时期,“王”为天子之位,最为尊贵。


王爷,通常是封建时代对拥有王爵封号之人的尊称,并非一定出身王公贵族,对国家和民族有突出贡献的平民,也可能被授予王爵,如韩信便是典型例子。


王爷如同一位大地主,可从自己的封地上收取田租,生活富足安逸。然而,除非得到皇帝的召唤,否则王爷没有离开封地自由活动的权力。


理论上,王爷的地位高于总督,但在清代,鉴于明朝的教训,王爷被限制掌权,有名无实。


在行使权力方面,总督往往比王爷更具实际影响力,即便王爷身份高贵,也无法随意调动军队。


眼前这位一等人,不用多想,必定是王爷,且是地位尊崇的亲王,而非郡王。


“大家身体都不太方便,都坐下吧。”王爷王谨开口说道。


“多谢王爷!”众人这才敢纷纷坐下。


此时,王谨目光落在失去左小腿的锦程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金光,随后好奇地问道:“


不知锦专家,‘文臣死谏,武臣死战’这句话,出自哪一本书?本王竟从未听闻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界专家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