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二打娄山关 毛润之赋辞(下)
书名:国共征战之战略大转移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236字 发布时间:2023-06-07

娄山关也叫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南距遵义一百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

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明朝万历年间,总兵刘铤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一九三二年,时任贵州省民政厅厅长的黄丕谟题书“娄山关”三个草书大字錾碑立于川黔公路遵义与桐梓两县交界处。

言归正传,却说二月二十五日清晨,中央军委发出“应乘虚占领娄山关”的指示,命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负责指挥一、三军团及干部团进攻娄山关。彭德怀接受任务后立即命三军团第十三团主攻娄山关,一军团第一团向关东侧石炭关迂回,其余各部随前锋向娄山关挺进。

二十五日上午九点,十三团在向娄山关疾进途中,在红花园与赶赴桐梓增援的黔军王家烈的主力部队之一的杜肇华旅的第六团遭遇,国军且战且退,由南溪口退守娄山关。其团长刘鹤鸣急忙命令部队进入隘口两侧高地,右翼由第二营扼守,左翼由一连防守,阻止红军正面进攻,并掩护敌一、三两营在关上构筑工事。

国军旅长杜肇华退驻关南黑神庙指挥。国军师长柏辉章命宋华轩率第十团向娄山关右翼增援,令十五团驻守板桥,防止红军从东侧抄袭后路,还命令敌第六团团长刘鹤鸣“固守娄山关三日”,以掩护吴奇伟部由贵阳渡乌江驰援遵义守敌。

红军由红花园进抵关北南溪口,经侦察决定,由十三团主攻关口,红十团及一军团一部从两侧包抄,断敌后路。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苏振华率领红军攻关,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发起猛烈仰攻。一营攀悬崖进攻制高点点金山。

冲锋开始了,两个冲锋梯队的呐喊声震天动地,手榴弹爆炸声如爆豆般的爆响,红军战士端着刺刀冲向敌阵,与国军展开了殊死拼杀。

这一场好杀:

“明朝杨氏乱西南,朝廷天兵临播州。

两军相遇娄山关,刘铤大刀战貔貅。

如今国共苦逐鹿,娄山关上战不休。

喊杀之声撼天地,刀枪乒乓风飕飕。

几番恶战决雌雄,多少儿郎把命丢。”

经过激烈肉搏战,红军终于打垮守敌,攻占点金山高地。国军组织强大火力,拼凑“敢死队”反扑,国军军官高举着手枪督战,逼着士兵冒死攻山。红军与国军在点金山和大尖山一线进行了反复拼杀的拉锯战。

下午四点,红军在军团组织的火力掩护下,发动五次冲锋,击毙敌督战军官,乘势猛冲,连续攻占了娄山关两侧的十多座山头,完全突破国军防线,在黄昏前牢牢控制了关口。刘鹤鸣收拾残兵退守关南黑神庙一线。

二十五日晚上,为夺取娄山关战斗的最后胜利,中央军委命令谢嵩、钟赤兵率领三军团十二团从桐梓楚米铺连夜赶赴娄山关,接替与敌人血战一天一夜的十三团一营;命令张宗逊、黄克诚率领红十团从娄山关东侧,由小箐、牛王屯迂回打击板桥驰援之敌十五团。

当天,华山团与东山团经过奋战夺得点金山后,已是傍晚时分。晚上,红军与黔军在关口上下一线相对峙。彭德怀在前线指挥所胡乱地吃过警卫员送来的晚餐,刚刚和邓萍以及几个参谋研究完白天的战况,又对明日的战斗作了布署,正准备向驻节桐梓的军委挂电话汇报情况,西门子电话突然响起来。邓萍拿起电话,一听是毛泽东打来的,赶快将话筒交给彭德怀

“军团长,毛主席找你。”

彭德怀接过电话,只听毛泽东在电话里大声说:“得华,今天的仗 ,你们打得好!恩来、玉阶、洛甫、稼祥、博古看了你们报来的材料,都非常高兴,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作好充分准备,迎击敌人的反扑,估计明天还有一场大战。”

彭德怀紧紧握住话筒,神色凝重地频频回应着:“嗯!嗯!主席,你还有什么指示?”

毛泽东在电话里说:“我和恩来作了研究,命令你们明天一早除以一个团正面攻击外,一个团从右翼迂回打关口至黑神庙一线的敌人,另外一个团从左面迂回板桥之敌,断敌退路,剩下的一个团作预备队。

为了策应你们,军委已命令林彪的一个团配合你们从侧翼迂回包抄,打击从侧翼增援关口的黔军。这是过去太平军打曾国藩的战术,叫做‘五瓣莲花抄尾阵’,这里正好用得上。你们在攻克关口之后,要乘胜直追,猛打猛冲,一气拿下遵义城。”

“主席,请你转告军委,三军团竭尽全力完成任务,明天,一定拿下娄山关!”

二十六日黎明,娄山关上大雾弥漫,华山团控制关口后,乘胜向南追击。在嘹亮激越的进军号音中,后续部队沿着羊肠小道盘旋而上,通过这大娄山上“万峰插天,中通一线”的雄关隘口。

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相继扬鞭策马而来。毛泽东停立关上,抚摩着冰凉的石碑对身旁的周恩来说:“好一座铁关啊,终于被我们敲开了。”

周恩来笑着对彭德怀说:“功劳应记在老三身上。”

彭德怀谦逊地说:“还不是执行军委指示的结果。”

朱德看着四周险峻的峰峦,严肃地说:“真是易守难攻哇,老三有功。”

毛泽东拨开丛生的杂树野草,登上关口旁的一座小山,只见群山连绵,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无穷无尽,好象一直连接着浩淼的天边,苍山如海!那数不清的层峦叠峰仿佛是大海涌起的波浪,拍打着辽远的天边的堤岸......

毛泽东立在岩石上,心情凝重,百感交集。昂首山外,山外青山;俯视脚下,一线雄关。激越的军号声中,红军万头攒动,队伍海啸山呼……

毛泽东面对此情此景,不禁诗兴大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脱口吟道: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一齐大声称赞:“好辞呀!好辞!当代军旅大手笔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