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九日上午,天气晴朗,军委纵队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部队在居民欢呼声与爆竹声中进驻遵义城。
遵义是贵州的第二大名城,被称为黔北的首府。这里是汉、苗、黎各族商旅云集的地方,也是黔北各种土产的集散地。这里物产丰富,市面繁华。这是红军从中央苏区突围以来所夺取的第一座繁华的中等城市。
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南门外的丰乐桥边下了马,他们一边前行一边不断地向群众挥手致意。在毛泽东和朱德、周恩来等人后面是王稼祥和张闻天,再后面就是秦邦宪和李德。伍修权紧跟着李德不时把秦邦宪的话翻译给李德,或者把李德的话翻译给秦邦宪。
也许秦邦宪和李德都预感到自己的红军最高领导地位将受到威胁,在行进的队伍里总是与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保持着一段距离,而且还尽量避免与张闻天与王稼祥等过于接近。
在秦邦宪和李德的心目中,不管是中央苏区的开创者毛泽东和朱德,或者是后来进入中央苏区的周恩来、王稼祥与张闻天等,现在都不再尊重秦邦宪和李德的意见,他们知道,只要再开一次政治局会议,对红军最高领导层进行一次选举,秦邦宪和李德二人肯定会被拉下来。
其实,在中国的老百姓心目中永远只有朱毛红军。当中央纵队来到遵义古城老街口广场的时候,令人激动的场面出现了:数万市民聚集在这里欢迎红军。顿时,市民们的欢呼声惊动了整个遵义城。“欢迎朱毛红军!”的口号形成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李德也被这种场面所感染,问伍修权市民们高呼的口号是什么,伍修权翻译说,市民们高呼的口号是“欢迎朱毛红军!”
李德内心一震:原来中国的老百姓心中只有朱德和毛泽东二人啊,看来博古同志在老百姓心中没有地位,我李德恐怕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了。李德这样想着,表情有些难看。此时的秦邦宪心中也不是滋味,他现在明白了,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只有毛泽东和朱德,根本没有自己的地位。
秦邦宪和李德正在作不愉快的胡思乱想,人群忽然安静下来,接着就听到一个高亢有力的声音:
“遵义的父老乡亲们,遵义的广大劳苦群众们,遵义的工人师傅、农民兄弟、商店老板、开明绅士们,我毛泽东代表红军感谢大家对红军的热烈欢迎!”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毛泽东继续说:“遵义的父老乡亲们,遵义的工人师傅、农民兄弟、商店老板、开明绅士们,刚才大家呼口号欢迎朱毛红军,这位将军就是你们敬重的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志!”
朱德向群众挥手致意。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毛泽东继续说:“遵义的父老乡亲们,遵义的工人师傅、农民兄弟、商店老板、开明绅士们,在这里,我要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是英雄的红军,英雄的红军永远是不会失败的。我们从江西根据地杀出,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企图消灭我们,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失败了,我们的红军不但没有被消灭,而且越来越强大了。我还有一点要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从江西根据地杀出,我们是要去哪里呢?
父老乡亲们一定知道,我们的东北三省都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国人都看得明白,日本侵略者的目的不仅仅是东北三省,而是要灭亡我中国。国民党老蒋拿着百多万部队不打日本,而把枪口对着同胞,实在令人痛惜呀。我们红军从江西根据地杀出,就是要去北方打日本鬼子。我们红军的目的是要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一个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毛泽东的讲话让广大市民们受到极大鼓舞。会场的热烈气氛达到高峰。
李德第一次听到毛泽东在公众场合做讲演,开始是感到新奇,进而就被毛泽东那种独特的魅力所感染。李德首先是对毛泽东那一口湖南湘潭的地方口音所吸引,配合着伍修权的翻译,李德努力把毛泽东演讲的风格跟李德在西方国家倾听过的许多大人物的演讲进行比较,企图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但是李德失败了,他无法找出跟毛泽东演讲风格略有类似的例子。
随着毛泽东演讲的情绪逐渐进入高潮,李德已经对毛泽东的独特人格魅力所折服。李德根本想不到毛泽东原来有如此深厚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足以使毛泽东成为一个拥有四万万人民大国的领袖。
李德第一次认识到,毛泽东一定会成为中国革命的最高领袖,而秦邦宪在毛泽东的面前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此时的秦邦宪也被毛泽东的巨大魅力所折服,秦邦宪自我感觉,自己远远不如毛泽东。
中央军委机关和第一方面军机关都被安排在城中心的一所大宅院里。这是一所当时中国军阀的典型住房,建筑为二层柱廊式的灰砖建筑,屋檐略微突出,二层上有带顶篷的阳台,可算得上现代军阀的摩登式样,是中国传统建筑和少许西方风格的结合体。
房子周围有围墙,漂亮的大门正对着遵义一条主要街道。外院是青砖地,房子旁边有一棵大槐树。在这所古色古香的房子里,到处都摆着中国古式红木家俱,中国式的屏风、轴幅和小巧的暗房。奇怪的是,这里居然没有内院。
这座大宅院是王家烈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住宅。柏辉章原来是贵州的一个自由商贾和银行家。在约五万人口的遵义市周围,凡是有利可图的企业都有他的股份。柏辉章和他的几个兄弟一起振兴着家业。由于柏辉章的富有,王家烈任命柏辉章为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豪华新居象征着他的社会地位非同一般。
由于柏辉章的住宅是遵义最好的房子,自然就被用来做了红军的司令部。中央军委和第一方面军都在这里设了办公室。周恩来和他的妻子邓颖超住在二楼一间靠阳台的舒适房间里。朱德和妻子康克清也住在这里。另外还有刘伯承和其他军事指挥员也都住在这里,如张云逸、彭雪枫、彭德怀、刘少奇和李卓然等。
毛泽东和张闻天、王稼祥一同住进了位于新城古寺巷、桃源山东麓的易宅。易宅是“川南边防军”第二旅旅长易怀芝的私邸,坐北朝南,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旧式洋房。二层有带顶篷的阳台。
毛泽东住在一间雅致的楼上卧室里,夜已经深了,他在明亮的电灯下读了很长时间的书,还是无法入睡,便吟诵起鲁迅的《亥年残秋偶作》一诗:
“曾惊秋萧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喜攀飞翼通身暖,苦坠空云半截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吟罢,又提起笔将诗中的几个字改动了一下。
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和其他养病的妇女一起住在遵义第三中学。
秦邦宪和李德则住在城边一所漂亮的老式中国庭院里,对面是一座宽大的罗马天主教堂,已被征用为医院和公共集会的场所了。
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开了一个临时会议,决定于一月十五日召开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地点在柏辉章的住宅内,目的是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以来总是被动挨打的惨痛教训进行讨论总结,并且解决红军如何继续前进的方向问题。
为了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赢得更多的票数,两派领导人都积极进行了政治活动。在秦邦宪一边,主要有共青团领导人凯丰,他四处游说,争取支持。他找聂荣臻谈过好几次,一谈就是半天,试图争取聂荣臻支持秦邦宪和李德,但是没有说动聂荣臻。聂荣臻有点不耐烦,总是用一句话搪塞;“我个人的意见没有用,还得看大多数的意见。”
在毛泽东一边,王稼祥和张闻天做了大量工作。周恩来和朱德则总是不动声色,但是他们都已经在思想上做好了充分准备。
占领遵义的最初两三天,中革军委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等人忙于进行保卫遵义的军事部署,命令一军团和三军团负责保卫整个遵义地区不受敌人袭击,而且花了很大气力准备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苏区。接着,遵义革命委员会成立了,桐梓和湄潭县也开始建立革命委员会。由邓小平主编的军报《红星报》发表了一篇社论,号召加强革命宣传工作。
一月十二日,红军总部在县立第三中学的操场上召开了有工农学商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毛泽东和朱德都参加了万人大会。朱德在大会上讲了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说红军愿意联合国内各界人民、各方军队一致抗日。毛泽东着重讲红色政权不收苛捐杂税、实行全民选举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大会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当选的几十个工农学商及教育界代表,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一连几天,红军一面宣传,一面招募新兵,约有五千余人参加了红军。他们多系川黔滇籍的贫民或退伍军人。
遵义会议就要召开了,李克农的任务是警卫会议的安全。李克农是安徽省巢湖县人,一九三一年四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钱壮飞从南京向李克农告警。李克农协助中共中央迅速转移。后来担任江西省保卫局执行部长,在瑞金时期和在长征中负责中央的保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