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三十四师全军覆没,陈师长牺牲
书名:国共征战之战略大转移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651字 发布时间:2023-06-06

在连续的冲锋中,红三十四师伤亡惨重,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张凯、一○二团团长吕官印、一○二团政委蔡中牺牲,大批将士血洒疆场。

在向北的进攻受挫后,师长陈树湘率部南撤,试图从兴安以南寻路西进。但桂军利用地形熟悉的优势,一面从正面阻击红军,一面派出部队绕过红军背后,切断了红军向南前往兴安的道路。

红三十四师在向南进军时,再度遭桂军层层阻击,无法打开前进通道。

为了减少危险,陈树湘师长当机立断,率部向东退入雾源山区,并迅速占领了狗爪山和岭脚底村。这时桂军再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红三十四师一边打一边向大山转移。由于地形不熟,部队被切为数股,师部失去了指挥能力,各团各自为战。

一OO团政委候中辉、一O一团团长苏达清、一0一团政委彭竹峰先后牺牲。红三十四师沿白路河而上,经大白路、小白路转移到瑶寨茶皮浸,

茶皮浸海拔一千二百米,其南面为板瑶山、北面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灌阳。这时桂军夏威的第四十四师从安和沿大路经蕉江再从小路经高屋场赶到板瑶山。该师一年前曾在此镇压瑶民起义,地形相当熟悉。当桂军到达板瑶山时,红军正从村南的小道向灌阳前进,双方发生遭遇战。

师长陈树湘爬上板瑶山村寨的后龙岭,用望远镜观察情况,发现通往灌阳的山路已被桂军切断,于是命令部队退回茶皮浸。随后,红三十四师由茶皮浸瑶族青年梁明卿带路,沿一条羊肠小道至鱼湾住宿,暂时摆脱了桂军。

文塘一战,红三十四师损失惨重,由入湘桂边境四关时的四千三百余人锐减至八百余人。

陈树湘率余部重入灌阳,屡屡遭到桂军和广西民团的包围、袭击,处境艰难。当时的广西民团并不是单纯的民团,桂系在每一个民团联队中掺入一个营的正规军,民团的熟悉地形与正规军的战斗力相结合,对红军残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除了民团和桂军,红三十四师还有一个敌人,那就是饥饿与寒冷。山区本来就人烟稀少,再加上桂系的“空室清野”政策,红军官兵得不到补给,只好沿途采摘野菜、捡红薯根、捞潲水渣和猪潲充饥。

几天来,红三十四师在山区拖来拖去,三四天没有吃上一顿热饭,没有喝一口水,肚子饿,身上冷,全身无力,尤其是伤病员行走更为艰难,掉队人员越来越多。

为了摆脱困境,陈树湘决定率部返回湘南打游击。但是,中革军委并不同意他们的这个决定。

十二月四日下午,陈树湘率余部从新圩以北穿越全灌公路时,在新圩附近的罗塘、板桥铺遭到桂军围攻,仅四百余人冲出包围,被迫再次翻过观音山,于当晚在地处半山腰的洪水箐村宿营。

午夜,一00团团长韩伟听见有广西口音的对话,当即举枪射击,随即听到一个敌人应声惨叫。枪声惊动了山下的敌人。

天亮后,三十四师遭到了敌人包围。陈树湘紧急召集师、团干部,宣布两条决定:第一、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到湘南发展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正在这时,桂军一部向红三十四师发起试探性进攻,三十四师全体将士同仇敌忾,以闪电般的速度发起反击,将桂军击退。

战斗结束后,第一OO团韩伟团长向陈树湘师长建议:“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立即突围!”

陈树湘同意韩伟的建议,决定让韩伟指挥该团余部一百余人作掩护,陈树湘与师参谋长王光道率师部及第一O一团、第一O二团三百多人突围,重返井岗山。

当天深夜,突围开始了。红三十四师余部刚刚通过猫儿园附近,正准备过先公坝渡灌江时,又遭桂敌拦截。韩伟率第一○○团奋力阻击,吸引敌军火力,陈树湘率部从原路退回转至八工田渡过灌江,然后向东沿泡江翻都庞岭向湘南突围。

红一○○团经过苦战,完成了掩护师部转移的任务,但部队出现重大的伤亡,全团仅剩下三十多人,并且和师部失去了联系。

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韩伟宣布部队解散,分散到群众中去寻找党组织。

韩伟命令剩下的人分散突围,他自己带着五个同志,收集了所有的弹药负责掩护,最后带着这五个人,从灌阳和兴安交界处的一座山上滚了下去。幸运的是,由于山腰上树木草丛的抵挡,包括韩伟在内,有三个人大难不死。不幸的是,这三个人再次遇上了民团,另外两人被杀害,只有韩伟一人幸运逃脱。韩伟从此踏上了坎坷的寻找部队之路。

十二月五日清晨,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塘洞地域给三十四师回电说:

“现在你们无法渡湘江了,只好返回湘南打游击,发展壮大自己。”

这是红三十四师与中央的最后联络,自此之后,三十四师便与中央失去了联系。

从十二月五日开始,三十四师便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十二月九日,红三十四师余部一百四十余人辗转到达都庞岭道县境内的空树岩村,在村里进行了短暂地休整,开大会、写标语,宣传红军、宣传革命,动员青年参加红军。十日,大批广西民团从灌阳方向追来。陈树湘为保存实力,避开敌人,沿都庞岭山麓向南退却。

在道县清塘镇小坪村附近,遭到道县保安团团长唐季候的截击。经过半日激战,将敌人打退后,沿江华、永明、道县三县边界继续前进。

十二月十一日,陈树湘率红三十四师余部抢渡牯子江,遭到湖南江华县保安团伏击,部分战士阵亡,陈树湘在船上指挥战斗时腹部中弹。幸存的百余名战士抬着陈师长且战且走,于当天行至驷马桥附近早禾田,又遭到道县保安大队第一营的截击,双方激战数小时。

红军击溃保安大队后,在早禾田银坑寨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不再由长征原路退却,转向赖子山前进。这时,宁远县保安团已从鲁观洞向道县奔来,尾追红军的江华县保安军又即将到达。

紧急关头,陈树湘下令幸存的九十余人在师参谋长王光道率领下立即上山躲避,考虑到自己伤势严重,行动不便,让战士们不要管他,但战友们还是留下一名警卫员和一名通讯员照料师长。

陈树湘在通讯员和警卫员的照料下,藏匿在驷马桥附近的洪东庙疗伤,后来被搜捕红军伤病员的道县保安军何湘部保安团抓获。何湘见陈树湘伤势很重,担心陈树湘的生命不保,影响他领赏,便把陈树湘抬到驷马桥墟丁致富的布铺里,请来医生为他治疗,又送来鸡鸭和“洋参”给陈树湘补身体,遭到陈树湘的拒绝。

何湘没有办法,只好让人抬陈树湘去道县伪政府请赏。路上,陈树湘将自己的肠子掏出咬断,自杀身亡,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二十九岁。

陈树湘是湖南长沙人,妻子陈江英,两人没有子女。陈树湘牺牲后,湖南军阀将其头颅割下,悬挂于长沙市小吴门城墙上,据说从那里可以看到他位于小吴门瓦屋街的家。陈树湘的警卫员和通讯员也被湖南军阀杀害。

写到这里,老夫对陈树湘师长的牺牲深感痛惜,有诗一首以抒怀:

英雄陈树湘,红军一名将。

北伐投军旅,铁军任排长。

漫漫革命路,常把重任扛。

长征担后卫,保卫党中央。

几经恶战苦,意志愈坚强。

为我苏维埃,鲜血洒疆场。

要知道三十四师最终的结局如何,请看下一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