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说到红军第八军团,这里老夫要重点介绍一下红八军团的情况。一九三三年二月,由中央警卫师改编成第二十三师。六月又成立第二十一师。
九月二十一日,中革军委决定将新编的两个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团,军团长周昆、中央代表刘少奇、政治委员黄甦、参谋长唐浚(后张云逸代)、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下辖第二十一师:师长周昆兼任、政治委员黄甦兼任;第二十三师:师长孙超群、政治委员李干辉。
红八军团基本上是在西方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万余人大部分为兴国籍战士。兴国县是“模范县”,苏区时期,全县二十三万人,参军参战的达八万多人,占青壮年的百分之八十。
十月九日,红八军团奉命撤离到兴国县南端的社富地区,作长征出发前的休整、补充。
长征出发时,红八军团担任全军的右后翼,掩护军委纵队前进。越过三道封锁线后,红八军团变为左后翼。渡过潇水后,红八军团与红九军团向江华、永明方向开进,威胁广西龙虎关、恭城、富川、贺县等地,迫使桂军夏威部主力南调恭城
组成红八军团的红二十三师,原来全师只有一千多人;红二十一师原来只有一千三百余人。后来,该军团经过急速扩编,长征出发时为一万余人。因此这个军团大部分是刚刚入伍的新兵,战斗力不强。
红军最高层领导也意识到了八军团战斗力不强的问题。十一月十七日,中革军委下令对红八、红九军团进行改编。其中,红八军团保留二十三师,取消二十一师。被取消的二十一师改编为五个补充营,以一个营补充二十三师,三个营补充三军团,一个营补充五军团。
其他的如小电台、电话队、师属工兵连、团属重机枪连、师防空排、迫击炮排、后方机关等也分别补充到二十三师、三军团、五军团、军委纵队。
其中,二十一师的团属重机枪连一连及一防空排附机枪九挺,拨交五军团十三师,补充为其营属机枪排。其余的两个团属重机枪连附机枪十二挺,拨给二十三师为其营属机枪排。二十一师轻机枪二十二挺,除以二十挺补齐二十三师的三十二挺外,多余两挺拨交五军团十三师。由于连续紧急行军,八军团未来得及改编就投入了湘江战役。
十一月二十五下午五点半,中革军委下达了《我野战军前出至全州、兴安西北之黄山地域的作战部署》的作战命令,决心从桂北西渡湘江,电文规定:
“八、九军团为第四路纵队,经永明(如不能占领永明则从北绕过之)三峰山向灌阳、兴安县道前进。”
根据这一命令,八、九军团成了最靠南的一路纵队,也成了在西进湘江的过程中,受到桂军及民团正面拦截的一路纵队。红八、九军团在湘桂边境的三峰山遭到桂军及民团的阻击,无法按原定路线前进。
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红八、红九军团接到紧急命令,晚上再度组织强攻,仍遭到桂军和民团据险顽抗,屡攻不克,伤亡惨重。
二十八日凌晨又接到命令,改道北上,由雷口关入桂。此时,距桂军夏威部主力南撤恭城已经过去了五天,距中革军委作出西渡湘江决定已经过去了两天。而八、九军团仍滞留于湖南永明、江华境内。他们要先北上再西进,走一条直角形的路线,比其他部队多走了不少路。
而此时,国军中央军已经占领了道县,桂军主力返回灌阳,湘军刘建绪部进占全州,八、九军团的西进通道随时都可能被国军中央军、桂军、湘军切断,八、九军团成了红军部队中处境最为危险的部队。
红八、九军团西进道路上的第一个危险来自周浑元的中央军。中央军周浑元部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占领了道县,他们随时都可以西进占领湘桂边境的雷口关、永安关,封闭红八、红九军团的西进通道。
虽然中革军委命令红五军和红一军团一师在湘桂边境阻击追击之敌,以确保红八、九军团的西进道路畅通,但如周浑元部全力进攻,红五军团恐怕也难以保证雷口关、永安关的安全。万一雷口关、永安关被周浑元部占领,红八、红九军团将会被切断于湖南境内,受到担任追击任务的国军第三、四、五纵队的围攻,其结果很可能是全军覆没。
幸好周浑元部行动并不积极,红八、红九军团才得以顺利通过都庞岭,进入广西境内。但他们在从湘桂边境西进湘江途中,遭到了灌阳北上桂军的侧击和全州南下两个掺有两个营的桂系正规军的民团联队的骚扰,遭受惨重损失。
根据军委二十八日的命令,红八军团应于二十九日中午赶到灌阳县属水车地区,与红三军团六师取得联络。
时间紧迫,部队未及动员,便匆匆忙忙就出发了。为了隐蔽目标,军团首长不允许烧火做饭,饿了,战士们只能嚼一把生米。到了二十九日,由于没日没夜地行军,战士们极度疲劳,有的一歪倒在地,便呼呼地大睡,喊也喊不醒。
面对如柴禾般摆列的一长串“睡兵”,性格暴躁的军团政委黄甦急得双眼冒烟,他抓起马鞭走到路旁呼呼大睡的战士身边,见一个抽一个,直打得入睡的战士跳起来,揉揉眼睛,跌跌撞撞地向湘江赶去。
可这也收效甚微,抽醒了这一个,那一个又躺下了。面对这种情形,连慢性子的军团长周昆也忍不住了,他从机枪班一个战士手中夺过一挺轻机枪,朝空中扣了一梭子。
这一招倒也有些效果,还在梦中的战士被枪声惊醒,以为又同敌人遭遇,一下子弹跳起来,懵懵懂懂朝前乱跑,有的撞在树干上,有的跌进沟坎里,有的跑错了方向……颇为狼狈。
军团长周昆吩咐通信员道:“你们去告诉各师师长,若有战士躺下去,依此办理。”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不同意周昆的这种做法,他劝阻说:“这样吓唬战士,万一敌人真来了怎么办?”
“怎么办?只有逼他们快点渡过湘江才有生路啊!”周昆无奈地说。
红八军团边搜索边前进,停停走走,走走停停,速度并不快。本来,走在红八军团前面的就是红三军团六师,但由于事先未派人侦察和联络,结果白白耽误了大半天时间和行程,为悲剧埋下了种子。
十一月三十日凌晨,红八军团赶到同红三军团六师会合的地点水车,这里距离湘江还有大约一百里。红六师已奉命赶往新圩救急,红八军团碰到了红五军团三十四师。
看到红三十四师,红八军团心里踏实了一些,准备在水车宿营,正要休息吃饭时,军委又通过红三十四师转来电报,称鉴于敌情紧张,要求八军团:“火速前进,不惜代价,必争二十四小时通过湘江,否则有被敌人截断的危险。”
天亮后,红八军团尾随红九军团从左翼向湘江前进。红三十四师则赶到灌阳新圩接防红六师第十八团阻击桂军。
三十日下午三点左右,有一部分桂军前出至全州两河乡鲁枧村隔壁山一带,截断了红八军团的去路。
当时大约是下午三点,红八军团正在行进中,忽听到前面响起零星的枪声。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对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广西人莫文骅说:“你对广西情况较熟悉,到前面去了解情况。”
莫文骅骑马随尖兵排走在前面。忽然,“砰!砰!砰!”几声枪响。接着,“哒!哒!哒!”响成一片。前面百米处,山腰丛林间喷射出步枪、机枪子弹。一颗子弹打中莫文骅的马鞍,他身后的尖兵排梁排长负伤。
原来,八军团与九军团之间相距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桂军一部由灌阳方面绕过红五师的阻击阵地,穿插进来,拦住了红八军团。莫文骅立即跳下大黄马,指挥队伍边反击边前进。
这时,又有敌机来袭,用机枪俯冲扫射,但战士们没有因此止步,队伍继续前进。随后,红五军团十三师赶到。红十三师师长陈伯钧命令三十八团占领隔壁山西北高地阻击桂军,掩护其它部队包括收容起来的比十三师多两倍的落伍人员绕过隔壁山,往石塘圩方向前进。红八军团在红十三师的协助下,冲破桂军的封锁,继续向湘江前进。
红八军团在隔壁山与红十三师分开,按照军委的命令向全州古岭头、青龙山一带前进,这一条路线不但路程较远,而且没有红十三师的掩护。
在古岭头附近的螃蟹形山,红八军团又遭到从灌阳方向北上的桂军先头部队拦截,双方发生激烈交火。军团长周昆命令孙超群率二十三师掩护,其它的部队尽快往前冲,非战斗人员一律跑步前进。
拦路的桂军人数不多,孙超群率军奋勇冲杀,一鼓作气将敌人赶到全州与灌阳新圩交界处的两河乡石形山。
这时,桂军北上的部队越来越多,源源不断地开过来加入战斗,形势越来越不利。当桂军企图对红二十三师进行迂回包抄时,孙超群下令边打边撤,撤到螃蟹形山继续阻击,然后经古岭头、青龙山一线向湘江方向退去。
桂军则紧咬不放,一路追击。红二十三师在此战中损失一千多人。
要知道红八军团什么时候赶到湘江边,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