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粤军让道又送客
书名:国共征战之战略大转移 作者:远星云 本章字数:2301字 发布时间:2023-06-06

陈济棠虽然对自己的“送客”妙计颇为自得,但还有一个心事令他寝食难安:红军要真的乘虚攻击,在他的家门口或家中大打出手怎么办?怎样能让红军知道他的一片“好意”呢?他思来想去,看来有必要同红军进行一次谈判。

谈判之前,必须找个中间人先给红军“通融”一下,摸摸红军的“底牌”。

恰巧,他的护兵中有人和当时红军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内弟相识,罗炳辉内弟此时正在广东做生意,他愿意代他们到苏区传话。陈济棠立即给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周先生,我准备派总参谋长杨幼敏和黄质文、黄任寰三人为谈判代表,你们最好派你们的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谈判。”

陈济棠将罗炳辉内弟请来后,陈济棠亲自单独召见,当面交代任务,并反复叮嘱:“途中千万小心,人在信在,不可有丝毫闪失。信一定要当面交给周恩来,速去速回。”

罗炳辉内弟很快就找到了红军保卫局局长李克农,在李克农的亲自陪同下,他与周恩来、朱德进行了极其秘密的会晤,并将陈济棠的密函当面交给了周恩来。

周恩来看了信,内心高兴了。这些天来,周恩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陈济棠和老蒋的矛盾在南线找到突破口这个问题。至于要不要与陈济棠谈判,因为当时党内最高权力和军权分别掌握在博古和李德手中,周恩来、朱德也做不了主。于是,周恩来和朱德立即找博古和李德商议此事。

李德博古听说要跟陈济棠谈判,当即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在目前跟反动派决战的关键时刻,怎么能够跟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头目谈判呢?这不是向敌人屈服的右倾投降主义吗?但是周恩来和朱德坚持说,这不是向敌人屈服,而是一种策略。如果我们能够跟陈济棠达成一项协议,双方达成暂时的和解,这就对红军的突围是很有利的,可以大大地减少牺牲。

经过周恩来、朱德固执地反复劝说,最后,博古授权周恩来和朱德全权处理谈判事宜。

何长工、潘汉年被确定为红军方面全权代表。何长工当时担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粤赣省委常委。粤赣军区是与粤军最近的红军防区,其最高军事长官何长工自然是与粤军谈判的最佳人选。潘汉年时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潘汉年、何长工郑重地接受了任务,与周恩来握手告别。

十月八日,潘汉年、何长工抵达江西省寻乌县罗塘镇。第二天上午开始同陈济棠的代表谈判。陈济棠的代表是国民党南路军参谋长杨幼敏和师长黄质文和黄旭初。经过三天三夜的反复磋商,双方达成了“就地停战”、“互通情报”、“解除封锁”、“相互通商”和“必要时互相借道”五项协议,协议中规定:红军有行动时,事先告诉陈济棠,陈济棠部就后撤四十里。

十月十日晚上,中央红军八万六千多人从瑞金等地出发了。陈济棠为做给老蒋看,也为了防止红军在粤北停留或建根据地,频频调兵遣将予以防堵,但这些都是虚张声势。红军过粤北期间,陈济棠给前方一线部队明确的任务是“保境安民”;规定的战场纪律是“敌不向我开枪不准射击;敌不向我攻击不准出击”。

从十月十四日傍晚到十八日傍晚,集结在于都境内的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野战纵队渡过于都河,向粤北突围转移。陈济棠执行了与中共的秘密协定,在湘粤边境划定了一条横跨二十里的通路让中央红军通过。一面仍装模作样地派出部队堵截,沿途筑碉挖壕,架设机枪,如临大敌。

同时,陈济棠又派巫剑虹的第四师运送一千二百箱步枪子弹给中央红军。这样,中央红军在陈济棠的暗中配合下,顺利地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薛岳不得不放弃从赣南出击迫使中央红军入粤的计划。

这样,使红军较为顺利地突破了蒋中正布置的第一道封锁线。

对于红军来说,是否真正得到陈济棠答应提供的情报,这都无关紧要,因为红军本身已有一支电讯队伍,它可以侦听和破译国军内部的电讯。红军有这种本事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周恩来。从一九三零年开始,周恩来就负责党的安全保卫工作,他同莫斯科关系密切,安排中国的专业人员在苏联接受电子、暗语、密码和破译方面的训练。

在江西根据地初建的期,红军还没有可以发射到上海的无线电台。一九三一年五月,他们从国军手中缴获了两部一百瓦的电台。不久以后,在苏联受训的第一个重要的电文破译专家刘鼎从上海来到苏区。他把整本密码都记在脑子里,从此,毛泽东就能够同上海、并通过上海,同莫斯科进行无线电联系了。

刘鼎开始了截听和破译国党电台联络的工作,而国党方面似乎从未在这方面起过疑心。开始,国党仅使用简单的密码或根本不用密码。第一次围剿期间,他们用明码发电,第二、第三次围剿期间,他们便用了简单的密码,这种密码不用什么特殊技能即可破译,而红军的侦听工作早已顺利进行多时了。

王诤就是这一工作的负责人,他可以破译国军前线部队联系的全部电文。几乎没有一次红军不知道国军的部署和接到的命令。往往国军自己还没有接到电文,红军却已得到了。

红军勤奋不倦的侦听工作使当时仍在上海的李德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军的情报和战斗命令,胜过了解红军的情况。他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最新的国党电文抄件。

由于报务员和设备器材长期紧缺,红军要想方设法俘获敌方的报务员和缴获器材红军对敌方的医生和他们的药箱也有一个专门的俘缴计划。

为了鼓励被俘的报务员留下来工作,红军给他们各种优待,如额外报酬,优厚的食物供应等。一些报务员知道国军的密码,对红军来说,这更是一种意外的收获。

由于设备紧缺,电台在长征中只用于军团之间的联络,同下级单位联络都使用电话或通信员。通信连要背着大捆的电话线走在司令部的前面,并在侦察队选定的地点架好线,这种办法非常累,效率低,并且经常造成通信兵的伤亡。

根据红军自己掌握的情报,国民党军队从未截获过红军的电文。

更令人叫绝的是,他还安排地下党学习魔术师哈利.胡迪尼的特技,一旦被捕,他们就可以打开手镑脚镣逃脱。至于他们是从哪里受到这样的训练,没有留下任何记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