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醒来时,宝钗正对镜梳妆。见宝玉已醒,笑笑说:“怎不留你林妹妹多呆一天?”宝玉明知宝姐姐打趣,也顺水推舟地说:“我倒想留,只怕宝姐姐这一关难过。”宝钗也口不饶人,揶揄道:“这宝二爷要留,我一女人家,有何说的?弄不好倒是自找没趣呢。”
自此,宝玉夫妻和和美美,正所谓夫唱妇随,男欢女爱。这“林妹妹”亦如期赴约,极尽有情男女之欢。
这宝玉就常常想,自己也不枉此生了。有这么两位天仙似的女人爱着自己,护着自己,我又还有何所求呢?每每想到这里,宝玉就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更叫人欢喜的是,这宝钗已自有了身孕,肚子渐大。宝玉三天两头的将耳朵贴在宝钗的肚子上,听一听肚里的宝宝是否在笑。有时,宝玉又想,那么大个产门,宝宝怎么生得出来呢?于是就无端地平添了几分担心。
正所谓“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眨眼半年过去。今晚,“林妹妹”又该来了。宝玉早早洗漱毕,来房中等候。宝姐姐来到房间,嬉闹了一阵,取了蜡烛,回西厢房安歇,不必细述。
天方黑,门“吱呀”一声,“林妹妹”又来了。
现已熟门熟路,即如堂皇夫妻。即便宽衣解带,与宝哥哥抱在一起了。一番云雨,直弄得死去活来方罢。
之后,“林妹妹”那如泣如诉的述说便开始了。不过,今晚的话题有些改变。她谈起了乌镇,谈起了她乌镇的姑姑,谈起了乌镇的风土人情。“宝哥哥,你知道这乌镇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吗”“林妹妹”忽提出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
“中秋节?还不是敬月神,吃月饼吗?”
“不呢。这乌镇过中秋节就是不一样。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在庭院里摆上桌子,上面放上月饼、糖果、瓜子之类。人们都来到庭院里,等候嫦娥姐姐开月门呢。”
“慢点,什么‘开月门’?好新奇的名堂!我可从来没听说过。”
“据乌镇的人说,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嫦娥姐姐与张果老夫妻俩,把月亮的门打开,欣赏人间的美丽夜景呢。你不看见那月亮上有块黑影吗?那就是打开月门后,地上的人们看到的阴影呢。”
接着就谈起了姑姑一家。她说:“姑姑和姑父对我特好,就像亲女儿一样。生日那天,姑姑姑父为我买来生日蛋糕,祝我生日快乐。那天,我姑父的一个侄子也来了。姑姑和姑父向我介绍说,他是你表哥,不要怕羞,你表哥人可好呢。他也喜欢读书,以后你们多在一起玩玩,谈些书上的事情。”
“那表哥对你好吗?”
“有什么好不好的?古语说:‘内外有序,男女有别。你看我们男大女大的,在一起多有不便。你说我能天天跟他在一起么?”
说到此处,宝玉似有所悟,便打住话头,默不作声了。这“林妹妹”呢,也觉得一时无话可说,于是室内便寂静起来。
远处的钟声响过四更。房檐下传来唧唧虫鸣。宝玉已自熟睡,在黑幕中传出均匀的鼾声。“林妹妹”转过身子,轻轻爬起,穿上衣服,然后凑近宝玉,轻声呼唤:“宝哥哥,宝……”宝玉一时醒了过来,忙应道:“妹妹,好妹妹,怎么了?”
就听林妹妹说道:“宝哥哥,我有话告诉你……从今往后,我可不能常来了。宝姐姐有了身孕,我也有了……就是我那表哥,是我姑姑姑父做主……宝哥哥,往后你要善待宝姐姐,她真的付出太多了……”
说到这里,“林妹妹”就抽泣起来。宝玉忙劝慰:“妹妹莫哭,莫哭,我善待你宝姐姐就是了”
“林妹妹”忽地站起,只说了句“宝哥哥珍重!”只听得一溜的脚步声,“林妹妹”就远去了。
这宝玉呆呆地躺在床上,心里一团乱麻。
这“林妹妹就这么去了,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林妹妹啊林妹妹,但愿你从今往后,与你的意中人和和美美,相亲相爱,幸福一生。……
咦,这林妹妹与我相会怕也有半年了吧?这半年时间里我怎的就……就没在那烛光下明明白白看她一眼?是了。这每次来,都是宝姐姐把蜡烛拿走了,为的是不让我点亮。不看就不看吧,反正林妹妹那模样我也这般熟悉。也多亏了宝姐姐。一个女人能做到这般宽宏,确实也不容易了。……”
早上起来,宝玉想起林妹妹的话,也许今后再难相见,心里顿感一阵失落。
又想,这林妹妹已自有了人家,身已有靠,我又何必耿耿于怀呢?但愿她夫妻恩爱,一生幸福。正想着,宝姐姐来了,脸上亦有愁容。呆望了宝玉一阵,凄然道:“以后你林妹妹怕难以与你……”
“知道了。”宝玉凄然回答。
自此以后,“林妹妹”再没来过。这宝玉宝钗夫妻俩亦过得和和美美。数月之后,宝钗生下宝宝,竟是男娃。家中又添喜气。天伦之乐,不可尽言。
只是这宝钗心中时时想起,这风姐你这鬼主意也太绝了。风姐啊风姐,你真有经天纬地之才!你那计谋,真是天人难料,鬼神莫测!每每想到这里,一股难言的滋味就袭上心头。宝哥哥啊宝哥哥,你就这样被蒙一辈子吧?但不蒙你,我又能怎么样呢?也许,林姑娘在天有灵,是喜?是悲?还是痛?……
故事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