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逸辰只见帛卷之上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几千百个,自一个足印至另一个足印均有绿线贯串,线上绘有箭头,料是一套繁复的步法。
最后写着一行字道:“猝遇强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
方逸辰见此,长吐一口气,暗道:“天不负我苦心,两大神功终于到手,该是离去时候了!”
他将帛卷卷好,珍而重之地揣入怀,正待迈步离去,突然想起:
“这段誉憨子留言嘱咐,有缘之人守护神仙姐姐玉像,我既然得到传承,也要帮其完成心愿才行!”
于是,他一挥手便将李秋水的玉像收入随身空间。然后空间感知释放出来,将方圆数里的湖泊、河流、瀑布全部笼罩,一丝细节也不放过。
方逸辰闪身回到随身空间,来到一处山林,按照无量山剑湖的模样,动用空间之力将此处化为剑湖模样,包括周边山脉、河流、瀑布、湖底洞窟以及其内的琅嬛福地。
将玉像置于其中,再回到洞窟之中,将洞内一应物品全部卷入随身空间的剑湖底洞窟内。
“哈哈!我这也算是完成了段誉的嘱托吧!”方逸辰心中得意想道。
当下,他便在随身空间内开始继续参悟《北冥神功》,他肯定是不会修炼这部功法的,只是作为参考而已。
因为,修炼北冥神功的两大限制。
第一就是要先化掉自己的全身内力,也就是等于自己要先变成没有内力之人。这大大增加了修炼者的人身风险,也增加了修炼难度。
你都没有内力还要制住有内力人,吸收别人的内力,别人如不让吸收,固守本源,你又怎么吸得动。
所以修炼者很可能面临化去了自己的内力,结果又吸收不到内力的问题,这让一般人不敢尝试。
而且无崖子和李秋水都会北冥神功,他们就根本没有吸收过别人的内力。
第二点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门功法到底有没有异种真气冲突的问题。
北冥神功不是没有异种真气冲突的问题,只是北冥神功将异种真气冲突,降低了伤害性,延缓了进度。
吸收内力时,别人的内力不能超过自己,否则大海倒灌,凶险之极。
那这是为何?其实这就涉及到北冥神功的原理了,北冥神功可以吸收别人的内力,就是小溪汇聚到大海一样。
《北冥神功》中有这样的描述:
“世人练功,皆自云门而至少商,我逍遥派则反其道而行之,自少商而至云门,拇指与人相接,彼之内力即入我身,贮于云门等诸穴。”
“然敌之内力若胜于我,则海水倒灌而入江河,凶险莫甚,慎之,慎之。本派旁之,未窥要道,惟能消敌内力,不能引而为我用,犹日取千金而复弃之于地,暴殄珍物,殊可哂也。”
北冥神功化解异种真气的方法是同化,就是吸收一种内力后,通过运转北冥神功,将异种真气奇同化成北冥真气。
但是这个同化是有过程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始就要靠自己的内力压制异种真气,然后慢慢同化成北冥真气。
这个自然要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内力比吸收的内力强,才能压制异种真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北冥神功强调吸收时,别人的内力不能超过自己的原因。这就说明了北冥神功并不如传说中那般,吸收没有止境。
而方逸辰知道,异种真气的冲突并非是只有北冥神功才能解决,起码少林派的易筋经也可以解决。
其实从段誉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答案,大理段氏的内功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一阳指和六脉神剑也是真气的运行法门,异种真气的冲突在于真气不受自己控制,一方面杂乱身体各处,另一方面多而无处可去。
一阳指的内功可以收集杂乱的内力,六脉神剑打通了六条脉络,让内力有处可去,还能外放。
段誉本来去天龙寺解决异种真气冲突的问题,结果因为鸠摩智来了,天龙寺没有时间仔细研究,段正明传给他一阳指内力疏导法门。
后来,在他阴差阳错学会了六脉神剑后,异种真气冲突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可见大理段氏的内功,完全可以解决掉异种真气冲突的问题。其他人都没有这等奇遇,想要修炼这门武功只能一步一步来,慢且危险。
方逸辰自然是会一阳指的,而且他如今体内的混元真气比北冥真气层次要高,或者说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混元者,元气未分,混沌为一,元气之始也!元气生于混沌之中,于明之内,暗之外。
因明暗之间生空洞,空洞之内生太无,太无变而三气分明,玄气、元气、始气,三气混沌,生太虚而立洞,因洞立无,因无生有,因有生空,观空无之变化,便能虚生自然。
上气曰始、中气曰元、下气曰玄,玄气所生在于空,元气所生在于洞,始气所生在于无,故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也。
一生二、二生三、三者化生,以至九玄,从九返一,乃道真也。阳清成天,滓凝成地,中合成人,三者分判,万物禀生,日月列照,五属唤名,乃圣人也。
三者生于三气之元,处于元气之始,极乎无极,混元无极也。
混元真气几近于道,虽然还是真气,但只差临门一脚,只要方逸辰突破先天,体内的混元真气变转化为混元灵力,那便是修真的范畴了。
北冥真气与其他真气都是属于真气,但混元真气不同,它是所有真气之母。
假如吸收异种真气,都不用转化,就犹如乳燕归巢一般,自动被同化。因为层次的问题,不用担心异种真气吸收后需要压制与慢慢转化的问题。
如果混元真气晋升为混元灵力,那就更不用担心什么问题,到时真气他都不稀罕吸取了,因为修真者吸收的是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