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此时,方逸辰已处身之地境在水底。当年造石室之人花了偌大的心力,将外面的水光引了进来,这块大水晶更是极难得的宝物。
他回过身来,只见室放着一只石桌,桌前有凳,桌上坚着一铜镜,镜旁放着些梳子钗钏之属,看来竟是闺阁所居。
铜镜上生满铜绿,桌上也是尘土寸积,不知已有多少年无人来此。他四处瞧去,忽见东首一面斜置的铜镜反映光亮照向西南隅,石壁上似有一道缝。
他走过去,轻推那石壁,果然是一道门,缓缓移开露出一洞来。
他探首向洞内望去,见有一道石级。顺着石级走下,石级向下十余级后,面前隐隐约约的似有一门。
方逸辰伸手推门,眼前陡然一亮,眼前一个宫装美女,持长剑,剑尖对准了他胸膛。
“这,便是那李秋水的玉像了吧?”
他心中知道这玉像所雕刻之人的身份,乃是逍遥掌门逍遥子的弟子李秋水,是无崖子和天山童姥的师妹。
这玉像与生人一般大小,身上一件淡黄色绸衫仿佛微微颤动;更奇的是一对眸子莹然有光,神彩飞扬。
这对眼珠乃是以黑宝石雕成,只觉越看越深,眼里隐隐有光彩流转。这玉像是以似极了活人,主因当在眼光灵动之故。
玉像脸上白玉的纹理隐隐透出晕红之色,更与常人肌肤无异。方逸辰侧过身子看那玉像时,只见她眼光跟着转将过来,便似活了一般。
他侧头向右,玉像的眼光似乎也对着他移动。不论他站在那一边,玉像的眼光始终向着他,眼光的神色更是难以捉摸,似喜似爱,似是情意深挚,又似黯然神伤。
这玉像头上的头发是真的人发,云鬓如雾,松松挽着一髻,鬓边插着一支玉钏,上面镶着两粒小指头般大的明珠,莹然生光。
又见壁上也是镶满了明珠钻石,宝光交相辉映,西边壁上镶着六块大水晶,水晶外绿水隐隐,映得石室比第一间石室明亮了数倍。
玉像前本有两个蒲团,似是供人跪拜之用。其中一个已是破碎,另一个还完好无损,玉像双脚的鞋子内侧似乎绣得有字。
方逸辰凝目看去,认出右足鞋上绣的是“磕首千遍,供我驱策”八字,左足鞋上绣的是“遵行我命,百死无悔”八个字。
他见了只是笑笑,心道:“恐怕只有段誉这个憨子才会去磕头吧!”
石室不大,方逸辰放出空间感知将整间石室笼罩,却突然那两个蒲团中的大蒲团中发现了一物。他便是一愣,感知中,这大蒲团中间是空的,里面是个绸包。
他伸手隔空一抓,大蒲团立刻粉碎,一个完好无损的白色绸包凌空飞起落入他的掌中。看这绸包一尺来长,白绸上写着几行细字:
“......余年少时在此地偶得神功,回首已是百年身。经年以来,余深感其恩,心中颇为思念神仙姐姐。”
“......功法乃神仙姐姐所赐,未得允许,余不敢擅传后人。故在余离世前,前来故地重游,将神仙姐姐所赐之物奉还......”
“望后来之有缘人,能守护此地及神仙姐姐玉像,使其不遭损坏,余便心愿了矣......”
方逸辰看到此处,心中大喜,笑道:“真没想到!段誉这憨子竟然将原物送还了!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那我便却之不恭了!哈哈!哈哈!”
他赶忙打开白绸包一看,果真里面是个卷成一卷的帛卷。展将开来,第一行便写着“北冥神功”,字迹虽娟秀但却有力。
方逸辰凝神闭气继续看下去,后面写道:
“庄子‘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
“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
“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是故内力为本,招数为末。以下诸图,务须用心修习。”
看到此处,他慢慢展开帛卷,但见帛卷上赫然出现一个横卧的裸女画像,全身一丝 不挂,面貌竟与那玉像一般无异。
李秋水虽漂亮,但方逸辰拥有黄蓉、刘雯雅、吉尔、爱丽丝四大美女,无一不是绝色。
他对于四女的身体早已瞧过、摸过千百遍,哪里会被这画中女诱 惑。
当即看下去,但见画中女嫣然微笑,眉梢眼角,唇边颊上,尽是妖媚,比之那玉像的庄严宝相,容貌虽似,神情却是大异。
那女子身体有一条绿色细线起自左肩,横至颈下,斜行而至右乳。见绿线通至腋下,延至右臂,经腕至右大拇指而止。
见到此处,方逸辰心中便已确定,此乃是段誉所得《北冥神功》之真本。
于是他继续看去,另一条绿线却是至颈口向下延伸,经肚腹不住向下,至离肚脐数分处而止。
而臂上那条绿线旁,以细字注满了“云门”、“府”、“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大渊”、“鱼际”等字样,至拇指的“少商”而止。
当下他又将帛卷又展开少些,见下面的字写道:
“北冥神功系引世人之内力而为我有。北冥大水,非由自生。语云:百川汇海,大海之水以容百川而得。汪洋巨浸,端在积聚。此‘太阴肺经’为北冥神功之第一课。”
下面写的是这门功夫的详细练法。
再展帛卷,长卷上源源皆是裸女画像,或立或卧,或现前胸,或见后背,人像的面容都是一般,但或喜或愁,或含情凝眸,或轻嗔薄怒,神情各异。
一共有十六幅图像,每幅像上均有颜色细线,注明穴道部位及练功法诀。
帛卷尽处题着“凌波微步”四字,其后绘的是无数足印,注明“归妹”、“无妄”等等字样,尽是易经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