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行动身前往河南,这是他拥有陕西后第一次离开陕省。
他的随行人员里有一个是萧骥,因为胡景翼想扩大河南巩县的兵工厂,希望志行能够支援。还有一个是秦国镛,因为胡有意建立空军,想让李志行给出出主意。其他就是胡希望加强豫陕两省进一步合作。
胡景翼打电话说要亲自到西安来拜访志行,志行忙答复“景翼哥,不用来了,我去开封看你!”
胡景翼现在忙得脚打后脑勺,既要平复河南各地的乱军,又要安排全省的民政,他怎么好意思让胡这个老大哥来拜访他?另外,他也有些私事想见见胡景翼。
胡在河南赶走吴佩孚后,第一件事就是消灭、收编河南的乱军。他首先通过收编、扩编,将原有部队编为4个师。自兼第1师师长(胡的三弟胡景铨代理),第2师师长为岳维峻、第3师师长刘东山、第4师师长田玉洁。
其中,胡的第1师最大,竟然包含了5个步兵旅又1个骑兵旅(弓富魁旅),另加两个炮团!
岳维峻与刘东山的第2师和第3师,都是两旅一炮团。田玉洁的第4师因驻扎陕西,基本不用作战,所以只编制了两个步兵旅,没配炮兵团。
这样,胡的军队就扩充了好几万!
不过,这才是开始!胡景翼最近又在大力收编,着手将原直系靳云鄂部的14师收编为第5师、将原直系张福来的第24师改编为第6师、将建国豫军樊钟秀部改编为第7师。同时,正在建立3个混成旅,旅长都是前直军将领……。
胡景翼现在真是兵强马壮!实力眼看就要超越冯玉祥。
胡现在有了河南做基础,并不单一追求军队数量,也设法提升军队素质。为此,他向南方的国民党政府求助。
南方政府积极响应,派了张群、李根源、李烈钧、柏文蔚等人前往协助;黄埔军校也派出了张耀明、马志超、王太玄等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到国民二军担任职务。徐帅向前、阎揆要也从黄埔军校来参加国民二军的工作。
胡景翼这人其实有雄才大略。他目光深远,通过北京陕西会馆馆长转折认识了“南陈北李”的李先生,与李先生一见如故,“每遇辄洽谈竟日”。
在李先生的撮合下,胡景翼与苏联大使加拉罕成功会面。
结果,胡景翼与加拉罕的会谈非常成功!苏联不但答应给他援助军火,还派了军官团到军中帮助他,派出的军官比派到李志行队伍里的人数还多!相应的,胡景翼也派了党必刚、师哲等30多人到苏联基辅军事学院学习。
历史上,胡景翼其实是国民军中第一个向苏联求助的首领,国民二军也是苏联援助国民军的第一个对象。冯玉祥得到的苏联首批援助军火,就是从给胡景翼请求的军火里分出来的。
应该说,这几个举措对国民二军的素质改观帮助不小!
之前,胡景翼的军队不仅以“打仗不怕死”出名,纪律松散也同样出名。
冯玉祥曾经这样描述:胡部的士兵与敌人打得正激烈,忽然听到喊吃饭,就马上一窝蜂跑去吃饭,三两口吃完饭,又跑回阵地与敌人战斗……
尤其在胡部进入河南之后,大肆扩编,不少土匪进入军队,对部队纪律影响很大,以至于发生了与河南本土冲突的“禹城惨案”。胡将曹世英部下肇事的团长枪毙,并通缉有一定责任的曹世英,事情才得以平息。
如今通过胡的一系列举措后,其军队素质明显提高。
另外,胡在河南推行“豫人治豫”政策,邀请河南籍老同盟会员随同入豫,任用了一大批河南贤士,如督署总参议郭仲魄、省署政务厅长刘积学、实业厅长刘峰一、教育厅长李敬斋等。
这些举措使国民二军很快在河南站稳了脚跟。
话说胡景翼也是个开明的人,他的身边不仅有国民党,我党人士也有不少……。胡督豫的当年,京汉铁路工会就得以恢复,并召开代表大会。段祺瑞发电报让胡阻止,胡却拿着电报到会场给工人们看,当场鼓励大家继续开会……
如今的河南省,可谓气象一新,欣欣向荣;现在的国民二军,可谓脱颖而出,龙盘虎踞!中州大地,眼看要风云再起……
李志行在河南三门峡下了车,他要先见自己的大舅哥刘东山。
没想到刚一下车,就看见刘东山与胡景铨一起来迎接他。李志行惊喜地喊道“哎呀,三哥!你咋也在这里!这下咱三个好好喝一顿!”
胡景铨马上高兴得抚掌大笑道“哈,志行,我本来办事路过,不过一听东山说你要来,就专门留下来等你喝酒!”
胡景铨其实是李志行的一名酒友!酒友相见,分外高兴!三人遂哈哈大笑,立刻胳膊挽着胳膊回到刘东山的官署,先喝了个天昏地暗。
胡景铨是胡景翼的三弟,人称“胡三”,为人豪爽,喜欢喝酒,与刘东山交往很好,也喜欢与李志行来往,尤其是喜欢与志行喝酒,因为能喝得痛快!
话说别人不太敢跟他痛饮,因为胡景翼反对胡老三喝酒,怕他嗜酒误事。但胡老三与李志行在一起喝,胡景翼却不怎么说他。
第二天下午三人睡醒,李志行又拉胡景铨喝酒,说“三哥,今天咱再喝东山哥的陈年双沟,把留下的那几坛都喝了!看他还偷偷藏酒!”
不料胡景铨喉结动动,咽了咽口水说道“哎呀!不行了!我其实还有事情要办,跟你一起过一顿酒瘾就行了。再喝小心大掌柜的收拾我!”然后一拱手,风急火燎地就要走。
胡景铨说的“大掌柜的”,指他大哥胡景翼。看胡老三走得这么急,想来他的确有急事!
之后李志行也未在刘东山处多停留,他与刘东山商议了一些事情,然后便前往开封去见胡景翼。
李志行能亲自前来,胡景翼自然非常高兴!与岳维峻、刘守中等人迎接志行。
岳维峻现在以第2师师长的职位兼职代理省长。刘守中(刘允丞)则是富宁老乡,刚卸任河南省政务厅厅长不久,“豫人治豫”的主张就是他给胡景翼建议的;之前的北京政变,刘也是主要联络人,是胡景翼的最倚重的左右手之一。
双方关系实在不一般,李志行对胡景翼倾力支持,所以啥事都好谈,大家很快就谈好了合作。
然后就是大家欢聚一堂,开怀畅饮!气氛极其欢洽。
随后,胡景翼单独与志行谈话。不料谈着话,胡景翼这位铮铮铁汉竟然落下泪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且听我慢慢说来。
刚开始,胡景翼主动开口说起刘东山的事情,他想提升刘担任豫西镇守使。
河南共有东西南北4个镇守使,现任豫西镇守使为丁香玲。丁虽并无大错,但却总干些贩卖烟片之类的猫三狗四的事情,而且刘东山在豫西日益强盛,实力不是丁香玲能比的,又加上刘本是河南人,社会基础很好,正好将丁香玲换了。
这事本来便是李志行此次见胡景翼的目的之一,如今胡先自己说了出来,志行便点点头,说“给了东山这个名份,他管豫西更容易些,这样对二军掌控河南也有利。”
这事本就符合国民二军的利益。
胡景翼点点头,便开始讲国内的形势,说好不容易打倒了曹锟和吴佩孚,却又来了个张作霖!此獠更加可恨!革命真是任重道远!
谈到此处,胡景翼不禁愤恨无比。
李志行点点头不禁叹了口气:跟张作霖、段祺瑞合伙干革命,跟与狼为伍有什么区别?时机一到这些人必定翻脸!国民党人要想成功,路还很长。
胡景翼又愤然说他一定要继续革命!希图以河南为根据地,“期成清明之政治”,然后“推行主义于全国”。
要说胡景翼有此宏愿也正常,国民二军现在兵强马壮,所占据的河南位置十分重要,有京汉铁路与陇海铁路在此交叉,北可威胁直隶,东进山东则可截断南下的奉军,南可直下湖北、安徽,若与南方的北伐军配合得好,收取南方半壁江山应该说很有希望。
而且,国共双方、以及苏联,都很重视和看好国民二军,胡景翼应该可以得到很大助力。
但李志行不想介入军阀战争。
要说革命李志行也赞成,不过经历了直系的失败,他对国家统一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目前实现统一实在不容易!以直系之强,竟无法完成。而且,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统一,还有统一后的列强干涉!
李志行认为,列强们必然不会坐视中国统一,中国统一之日,就是与列强们图穷匕见之时!而那时中国早已国力疲敝、千疮百孔,面对列强,只怕一合之力都没有!然后就仍是被奴役或被分裂!
所以,李志行觉得他有自己的历史使命:他必须先集中力量搞发展,为实现中国的“真正统一”积蓄力量。
因此,他除了附和胡景翼的言语,无法做出实质性的回应。但对于胡景翼的革命主张,他也不反对。毕竟,这是历史的探索。
胡景翼本有意说服志行与他联合革命,见了李志行的反应,露出明显的失望。
李志行见状,就想了想说道“景翼哥,我不能直接介入这些战争,但可以作为你的最后的后盾。”
李志行的这句话其实也不简单,有了李志行的这句承诺,虽然胡景翼去革命时他也许帮不上忙,但若不幸败了,李志行仍愿意帮他保住河南这块根据地。
胡景翼听后心生感激,就点点头说“你做的也对。你与我们不同,你还有保卫国家的职责。有你在,我们就有最后的依靠。”
随后,胡景翼叹了一口气,忽然说起了北京政变的事情。这件事有些细节李志行并不清楚,便问了不少。
胡景翼一一作答,让李志行对整件事情有了新的了解。从整个事件来看,正如李志行推想的那样,胡景翼完全没有私心,凭的是一腔革命的热情!
于是,李志行便感叹道“景翼哥,这件事情,你对革命、对中山先生都是有功的!”
不料李志行此话一出,胡景翼默然不语了很长时间,然后竟极其痛苦地说道“我对不起中山先生!我请中山先生北上,原本想让先生主持大局,实现中央革命的成功,却没想到要了先生的性命!是我志大才疏,我对不起中山先生!我对不起中国革命!”
胡景翼这话说得极其痛苦,里面有对中山先生不幸离世的悲伤,也有对那些出卖革命的人的愤怒,也有对自己无法攘臂直前的愤懑!
说着,胡景翼这位堂堂的英雄竟然掉下了眼泪!
李志行一见,急忙抓住胡景翼的手说“景翼哥,这怪不得你!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出现这种结果,事先谁也没有想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不料胡景翼却说道“中山先生是肝病,这是被张作霖、段祺瑞这些人气出来的!先生这么信任我,我却在先生遭受各种冷枪冷箭时无能为力!志行你说,枉我七尺男儿,又有什么用?”
不待志行回答,胡景翼又说“我恨呐!我恨那些军阀!也恨我自己……”
胡景翼此刻的心情,李志行大抵可以感受:按说胡自己就是军阀,可他恨军阀!李志行是军阀,可他也恨军阀!另外,胡景翼因为中山先生的死十分自责……
然而北京政变至今,时局却愈发动荡,让李志行也十分糟心,李志行一时找不到安慰胡景翼的话语,也良久不语……。
那天,胡景翼讲了很多,他的愤恨无以言表,对孙中山的死也充满了深深的自责。
李志行虽多做开解,但胡景翼始终心结难解。
第二天,志行启程返回陕西,他原定见过胡景翼后要去甘肃巡视。甘肃已平定多日,马福祥屡次请他前去视察,他这个最高首领不露面是不行的,不能再耽搁了。
胡景翼亲自到车站相送。
离别时,胡景翼忽然紧紧地抱了李志行一下,两人很久没有这么拥抱过了!李志行忽然有些莫名的感伤,他也紧紧抱了抱胡景翼,说到“景翼哥,无论如何,你多保重!”
胡景翼重重点点头,说“志行,你也多保重!等有时间,咱俩一起回富宁去看南湖的荷花。”
想到南湖那明丽的荷花,李志行的脸上不禁荡漾出一丝怀念,他竟然有些想念故乡了!
李志行微笑着,说“好!咱们一起回富宁看荷花!”
随后胡景翼挥着大手与志行告别。
男儿有泪不轻弹,没有李志行在场,胡景翼还要作回国民二军的首领,作回陕西革命军的领袖。
……
李志行的队伍沿宝鸡、天水一路走过去,队伍浩浩荡荡,足有几里长。
因为这次随李志行前往甘肃的,不禁有李志行身边的政务人员,警卫部队,还有经济委员会的巨头们。不仅如此,李志行还带了“易俗社”的戏班,一路巡视,一路表演,仿佛将陕西的繁华一路带入大灾之后的甘肃。
沿途社会治安良好,灾民大多已回归家乡,在地方政府的组织下开始春耕。现在大家家里不仅有了吃的,还以5户一组贷款买到了耕牛。每到一处,民众都拖家带口来看戏,更重要的是想来看李大人,表达一家老小的感激之情……
等到了甘谷,驻扎在附近的马鸿宾就前来参见。马鸿宾穿着一身崭新的中将军服,精神飒爽,一见李志行就行大礼!口中大呼“属下西北边防军第10师师长马鸿宾参见总司令!”,然后就兴冲冲地一挥手,成箱的礼物就鱼贯而入……
李志行笑呵呵地一摆手说道“好了!好了!子寅兄请快到我身边来坐!”
马鸿宾却不敢造次,在李志行下首坐下,腰杆挺得笔直,恭恭敬敬回答志行问话。
李志行问了一些事情,对马鸿宾多加夸赞,并拉着马鸿宾与他坐在一起看了一场戏。
马鸿宾心花怒放,高高兴兴回通渭驻地去了。
这次甘肃之变,马福祥、马鸿宾这一支是原甘肃八镇中最大的赢家!马福祥荣任省长,马鸿逵、马鸿宾都成了中将师长,部队都得以扩编,已经甘肃最显赫的家族!
比起这些,舍弃绥远都统和宁夏镇守使两个朝不保夕的职位是值得的!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及至到了兰州城,马福祥早就率众官员清水洒道相迎,民众自发相迎者不下数万,对李志行欢呼不止。马福祥就请李志行讲话。
李志行看着黑压压的老百姓,衣衫褴褛者不在少数,不禁皱了皱眉头,然后缓缓说道“既然大家要我讲话,我就说两句。第一点,是关于赈灾的。去年甘肃遇到旱灾,大家吃不饱饭,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大家受苦了!陕甘一家,我本应及早援助,但因为战乱又让大家多受了一些苦,在这里,我先向咱甘肃的父老乡亲赔个不是!”
说完,李志行向民众们深深鞠了一个躬。
数万民众一时鸦雀无声,他们没想到救大家于水火的李大人先向大家道了个歉!在沉寂片刻之后,大家不禁热泪盈眶!这是一种久违了的孩子找到父母的委屈!也是一种忽然找到依靠和得到关爱的激动!
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一阵大喊“李大人不用道歉!是李大人救了我们!”、“是李大人救了我全家!李大人就是我们的父母!”大家挥舞着褴褛的衣袖,喊得泪流满面!
李志行看着沸腾的人群,心中暗想:这是一群多么好的民众呀!如今这些可怜的民众把自己当父母,自己可不能亏待了他们!
李志行也有些哽噎,但他挥了挥手让民众静下来,继续说道“如今,政府已开展了赈灾,如果还有人饿肚子,甚至还有饿死人的现象,就请告诉你们的县长,告诉马省长,告诉我李志行!我李志行治下,不允许有一个老百姓饿死!
第二点,我要说还是吃饭的事情。甘肃穷,以前又有这样那样的盘剥,所以大家过得苦,这个我也知道。但以后不会了!目前,西安通往兰州的铁路正在抓紧修建,等铁路建好,大家的生活将大大改观。但在铁路修完之前,各项民生的事情也不会耽搁。
我宣布,自今年起,甘肃加入“油泼面计划”,以后让大家不仅能吃饱,还要能吃好!”
甘肃自古苦甲天下,又刚经过旱灾,不少人仍面有菜色,听到李大人宣布要让大家不但吃饱,还要吃好!不禁一片欢呼!
甘肃的民众好不好、甘肃的民众苦不苦?在甘肃土生土长的马福祥自然体会最深!所以,李志行的话让马福祥也很激动!如今看着民众们犹如久旱逢甘霖般的欢呼,他不禁也抹了一下渗出的眼泪。
趁着大家欢呼的间歇,马福祥大声解释道“刚才,委员长宣布让甘肃加入“油泼面计划”,这是天大的好事!这个计划自在陕西实施不到两年,陕西一些地方的农民,全家都能吃上油泼面了!而且每月都能吃上一两顿!
还有,委员长知道大家爱看秦腔,这次特意带了西安城里著名的易俗社戏班子来,在兰州城连续演10天,免费看!让大家过瘾!
让我们一起感谢委员长的恩德!”
啊!油泼面!秦腔!民众们的欢呼简直直冲云霄……
看着高兴的民众,李志行终于露出了笑容,在马福祥陪同下前往公署。
……
李志行先听马福祥报告了这一段时间治理的情况,与马福祥做过沟通之后,便安排经济委员会与甘肃地方连续开会,农业、工业、商业、交通、水利、矿产……等一揽子计划立刻部署实施!甘肃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备受鼓舞,神采奕奕地投入到新政中……
期间,李志行亲自主持军事会议布置甘肃剿匪行动,任命郗月三为“剿匪总指挥”,具体指挥各项剿匪行动。所有驻陇部队,皆参与剿匪。
剿匪司令一职由李志行亲自兼任,马福祥任副司令。
随后,李志行单独会见了甘肃省民政厅厅长黎丹。
黎丹是乔修远的“黎叔叔”,自然也是李志行的“黎叔叔”,李志行对黎丹非常尊重。
黎丹久在官场,自然也知道恭谦,但黎丹却并不生分,因为这位“黎叔”,其实才是李志行的心腹!在李志行整个收取甘肃的计划中,黎丹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黎丹向李志行汇报了很多事情,其中不少关键事情,李志行与黎丹秘密商议,定下方略。
按黎丹的汇报,应该说马福祥当甘肃省长很合适。因为甘肃的政治最关键的其实是民族问题。马福祥上任,镇得住回民,汉民对他印象也不错。
但为长远计,黎丹建议在西安开设一个回民学校,为甘肃培养回族行政人才。这一点李志行非常赞同,安排立即实施。
至于发展经济的问题,黎丹的看法是问题不大,因为有强大的经济委员会规划和指导,马福祥做好执行和协调就好。
军事方面则不必再说。陕甘蒙绥四省的军事力量,都在军事委员会的控制之下。
与黎丹谈过之后,李志行便宴请甘肃方面的政界大员,裴建准、孔繁锦、马璘、马邻翼等全部到场,李志行与大家把酒言欢。大家都表现得恭敬而又热情。按如今的形势和李志行的发展势头,大家只有在李志行麾下好好干的心思……
李志行坐镇兰州,甘肃的一切都按计划飞快地实施起来,甘肃这块古老的西北大地,正在慢慢活动筋骨,复苏过来……
……
却说李志行正在兰州坐镇,忽然收到一份急电,李志行看完后大惊!叫了句“这怎么可能?!”,紧急发了几个电报后,就急匆匆带了苗长庚等人紧急往陕西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