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有许多都想要收复中原的能人志士,除了祖逖,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陶侃。
陶侃原本是宁远将军和荆州刺史,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
大臣王敦非常嫉妒他,害怕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他把陶侃降职,调到广州担任刺史。
当时,广州是一个人口既少、又非常落后的偏远地方。
上任之后,陶侃每天都没有多少公事,过着非常悠闲的生活。
有一天,陶侃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无事可做,我会变得非常懒惰,最后只是荒废了自己。”
他决定改变这种情况,就找来一名衙役说:“帮我买几百块青砖放在院子里。”
衙役觉得莫名其妙,但也没多问,很快就完成了这件事。
第二天天刚亮,陶侃早早起床,把青砖一块一块地搬到院子外面的空地上。
起初,他只是卷起袖子,后来干脆脱下外套,全力以赴地干活。
到了晚上,陶侃又把外面的青砖一块一块地搬回院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在墙根下。
旁边的衙役看得云里雾里,不明白大人为什么会这样做。
就这样,陶侃一连搬了好几天,有一个衙役终于忍不住问:“大人,你这是做什么呢?”
陶侃笑着说:“生活太安逸了,只怕以后不能肩负重任。”
“我每天搬砖两次,借此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身体,就是为了以后夺回中原。”
直到这时,衙役才明白他的意图。
过了几年,陶侃被提拔为将军,同时担任荆州刺史。
荆州人知道他回来后,非常高兴。
虽然得到了提升,但他做事还是很小心翼翼。
每一天,他都会仔细检查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
因此陶侃一回到荆州,就特别忙碌。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在广州搬砖的习惯,还是一天两次,天天坚持。
有一次,有人劝他不要搬了,好好休息。
陶侃说:“古时候治水的大禹,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他都知道很珍惜时间。”
“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该向他学习,怎么能贪图安逸只想着休息呢!”
“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为国家做出任何贡献,也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不等于放弃自己吗?”
陶侃手下的一些人喜欢喝酒和赌博,经常因为这些耽误事情。
他知道后很生气,让人把喝酒和赌博的工具都收起来,全部扔进河里。
第二天,陶侃还把那些人痛打了一顿。
自从这件事情后,大家都不敢再喝酒或赌博了。
陶侃平时爱护庄稼,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年轻人,不知道他从哪里扯了一束未成熟的稻穗正在玩耍。
陶侃上前问道:“你为什么要扯稻穗?
年轻人不认识他,笑着说:“很好玩呀,看到地里的稻子长得绿油油的,我顺手就揪了一把。”
陶侃很生气说道:“你破坏别人的庄稼,一定要受到惩罚,跟我去衙门。”
一路上,陶侃拉着年轻人走在县衙门口!年轻人吓坏了。
等到去了衙里面,他才知道陶侃这是刺史大人,只好乖乖地挨了一顿板子。
荆州靠近长江,官府造船会剩下很多木屑或竹头。
这些东西也许会在别人眼里当作垃圾,可到了陶侃手里却是很有用。
陶侃命人把这些收集起来,放入仓库。
那些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敢问,只好照做。
等到来年春天冰雪消融,地上满是泥泞,很容易滑跤,他就叫人把木屑洒在街上,行人再也不用担心摔跤了。
后来官府又要造船,陶侃派人把那些竹头找出来,一个个削成竹钉,用来拼合船体,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从陶侃搬砖头开始,到后来的种种事迹可以看出,他具有长远的眼光。
他有自己的目标,并且一步步地实施,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