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主力撤出广昌后,保卫建宁成为当务之急。四月二十二日,汤恩伯纵队的第八十八师、第十师、第四师向建宁东侧进犯,二十八日占领挽舟岭。这时,广昌县城也被国军占领,国军完成了从西、北、东三面对建宁的包围,蒋中正命令参加广昌战斗的周浑元纵队返回建宁北面的樟村、横村,经邱家隘向建宁前进,与汤恩伯纵队一同攻打建宁。
四月底,敌汤恩伯部占领挽舟岭后,蒋中正特电告汤恩伯:
“贵纵队已越过挽舟岭,兹为使周(浑元)纵队能适时协同动作起见,特改令该纵队由邱家隘前进与贵纵队协攻建宁,希与确取联络。在周纵队未到邱家隘之前,切勿单独急进,总须稳扎稳打为要。”
汤恩伯部乃驻兵梅口、挽舟岭、茅店一线待机。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和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奉命驻守雪山岽,防御阻击汤恩伯纵队由东向西进犯。
早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初期,建宁苏区各级党和苏维埃政府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和游击队、赤卫军、少行队等地方武装,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各种反动刀团匪势力的袭扰破坏活动,为保卫苏维埃、保卫赤色建宁,全力开展各种抗敌支前斗争。
首先是建宁的地方武装和游击队、赤少队,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全力肃清地方反动团匪,保障后方和红军兵站线路安全,深入敌前敌后袭击进犯之敌,破坏敌人交通。
一九三四年一二月间,建宁独立营在伊家、澜溪、里心、枧头等地多次击溃保卫团和大刀会,在谢坑活捉刀匪三人、缴获土枪四支,在澜溪捕获团匪十五人,在半岭俘虏十多人。县游击队配合红九团的两个营,肃清伊家湾、安远司、均口、庙前、水西、枫溪一带大刀会匪。
三月二日,均口赤卫军配合闽赣军区夜袭半寮附近的宁化县刀团匪,击毙团长、副团长各一人、匪徒十二人,俘虏二十多人,缴获步枪二十多支、子弹一千多发。
三月二十日,独立团夜袭石竹子村的宁滞茂团匪,俘虏团总及匪兵十四名,缴枪十余支。四月,建宁地方武装经常下乡游击,与赤少队配合,在澜溪、均口等地连续击溃刀团匪,收复十四个乡村,打通了建宁东南各乡与彭湃县和泰宁县、西北各乡与南丰县康都的联系。战斗所在地的各区、乡游击队、赤少队,则发动群众坚壁清野,在敌前敌后阻塞断绝敌人交通。
工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工人和农民已获得的革命胜利果实,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从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开始,全县工人举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总罢工,号召全体工人武装起来,担负起战争的紧急工作,成立罢工与战争动员委员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员部和慰劳部,各负其责,立即开展工作。
除与军事有关的缝衣及邮政工人外,各行各业的全休工人都热烈地参加罢工。缝衣与邮政工友不分昼夜地完成他们的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总罢工,还进行广泛的募捐和慰问工作,从精神上、物资上帮助罢工的工友。
武装起来的工人,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参加游击队,有的立即开往前线配合主力红军作战,打击进犯之敌;有的随游击队打击反动团匪,肃清匪患。另一部分担负城市的警戒工作,维持地方秩序,镇压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
同时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看护队、慰劳队,在前线和后方支援红军作战,募集了大批慰劳品慰劳红军战士。闽赣省委、省苏维埃、省军区、邮政局等机关,在工人罢工期间,都分别召开盛大的罢工工人茶庆会,鼓励、表彰罢工工人的斗争精神和革命的坚定性。
二月四日,建宁县城郊的广大群众,在罢工工人的号召下和英勇斗争精神的感召下,自动组织队伍,参加工人游行示威,并且在三天中,动员组织一千四百多名运输队运送物资上前线,确保红军在军事、生活上的物资供应。
这次为期半个月的工人大罢工,打击了敌人的进攻,巩固了红军的后方,达到了罢工的目的。于而月十二日复工.
三月十九日,国军东路军向泰宁、建宁逼进,建宁城市工人为了支援红军打败国军进攻建宁,全体加入赤卫军,晚上帮助红军放哨,白天帮助红军加紧做防御工事和运输工作。一次,县苏维埃政府急需打造两只新木船运输粮食,造船业工会主动请缨,不要工钱,在四天内完成任务,并把政府慰劳他们的十块光洋买了猪肉送到前线慰劳红军。
四月,建宁独立营为了打通建宁与彭湃、泰宁、康都等县的联系,经常下乡和赤少队配合连续击溃澜溪、均口一带的团匪,使受刀团匪扰乱摧残的十四个乡,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分得土地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节衣缩食保证红军的供给,积极参加游击队、赤少队、伕子队,并在战区实行坚壁清野,以各种方式支持革命战争。在反围剿战斗打得最激烈时,县苏维埃政府发动青壮年一千五百多名夫子队,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夜以继日,往返挑运军用物资与蔬菜食品上前线,帮助红军抬运伤员、押送俘虏回后方。
苏区政府还组织青年妇女洗衣队、看护队,到红军医院帮助伤员洗衣服、喂食,护理伤员,将上、安寅乡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手砻谷,一夜加工大米二万余斤供给红军。为此,周恩来说:“事实上群众对于红军是绝对拥护的,比如有些兵团在建宁附近,计划在一个地方筹集一万斤大米,结果一天功夫得到两万斤。
一九三四年春五十天的春耕突击运动中,全县集中粮食二万担,发展合作社员五百七十名,扩大了游击队,动员了伕子,推销了经济建设公债,完成了土地税。地处战区前线的铺前、安寅区的游击队、赤卫人深入敌后,断绝敌人的交通,破坏道路桥梁;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把粮食蔬菜、猪牛羊鸡鸭、油盐衣物全部藏进深山老林,不给国军食用。
苏区妇女在各级党和政府及妇女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劳动生产,动员、支持自己的亲人参加红军、游击队、赤少队,组织妇女洗衣队、看护队、慰劳队,在前方和后方帮助红军救护伤员、洗衣做饭,制作和募集慰劳品慰劳红军。驻马寨战斗中,桐源桥乡妇女委员会主席王火英送慰劳品上前线,牺牲在阵地上,怀中还紧紧抱着五十双草鞋。
在国军攻城前夕,城市工人纠察队,实行赤色戒严,构筑堡垒,站岗放哨,查询来往过客,严防奸细潜入。竹、木工人削竹钉,打铁工人造地雷。少先队协同城郊乡赤卫军,在国民党进攻的道路上,砍划大树塞路,安接丝炮、地雷,断桥毁路,装竹钉等以阻滞敌军的前进。
建宁苏区军民的支前抗敌斗争,保障了红军的物资供给,打击了进攻的敌人和各种反动势力,保障了红军兵站路线安全,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的作战。
言归正传,却说周浑元纵队返回建宁北面的樟村、横村,经邱家隘向建宁前进,与汤恩伯纵队一同攻打建宁。五月八日,国军周浑元部第五、九十六、九十八等三个师,向将军殿进攻。第五师由邱家隘等地向将军殿以西高地进攻,第九十六、九十八师由黎川太坪向将军殿以东地区推进。
将军殿是建宁城东北四十里处的一个小集镇,是建宁北出黎川的商旅通道,地势较平坦宽阔,四周群山环绕,北有三岬嶂,西有香炉峰,东面有蜜蜂山、浮沙峰等高山为屏障,是红军保卫建宁的北部第二道防线。红军守备部队有红九军团第三师,师长张经武、政委刘英、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红一军团第十五师(少共国际师)。红军最高领导者仍然采取以“堡垒对堡垒”、“短捉突击”的战法,强令红军大筑碉堡,死守阵地,与敌打堡垒战、拼消耗。
五月八日,与红九军团第三师、红五军团第十三师、红一军团少共国际师一同参加将军殿战斗。
五月七日,国军第五、第九十六、第九十八师分别从邱家隘、黄家隘向将军殿的少共国际师、红三师、红十三师阵地发起进攻。
上午八点左右,敌军第五师迂回抢入杨家窝、饶家源一带高地,国军占领杨家窝高地后,派一部分向西源村推进。守卫在香炉峰山上的红三师,立即迂回运动,阻击敌人前进,途中两军相遇,激战至中午,形成对峙。
下午两点左右,向将军殿东面进攻的国军九十六师、九十八师分别占取蜜蜂山、浮沙峰。稍后,敌派出十几架飞机猛烈轰炸红军阵地。由于地势平坦开阔,敌机飞得很低,投弹准确,红军阵地硝烟弥漫、烈火焚烧,土石横飞。飞机轰炸后,敌军四面出击,红军被迫夺路退守驻马寨第三道防线,国军占领将军殿一线。
周浑元纵队占领将军殿。九日,汤恩伯命令李默庵第十师经茅店、江家店向雪山岽攻击前进,令第八十八师以一部占领河北岸重要地点,掩护第十师通过,主力策应第十师左侧安全,并在禾达坳一带构筑碉堡。
十日下午两点左右,国军第十师占领江家店后兵分两路,运动至雪山岽发起攻击。红军守备部队居高临下,严阵以待,待敌冲上半山腰时,从两翼用机枪扫射,投掷手榴弹,打退敌军冲锋。接着,红三十四师在机枪掩护下,我红军战士冲出战壕,追杀敌军。敌军急向茅店方向溃退,在洛阳堡被另一部红军截击。
这次战斗,红军毙敌千多人,俘敌三百多人,其中军官三十余名,缴获步枪八百多支,机枪五挺,子弹二万多发,迫击炮弹一担、手榴弹百多枚。
这次雪山岽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取得的一此较大的胜利。
要知道下面又有什么战斗发生,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