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相知相惜
书名: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4747字 发布时间:2023-06-03

白天的这场雨,使得夜晚的空气更多了几分凉意,分外舒爽。用过晚饭,少郡就在书房浏览这几日各地传来的文书信函。

张宜在信里汇报了中州地区治河的情况,今年雨季除了发生几处小的决口外,没有大的灾害,大片的农田秋粮长势很好。他们现在正忙着加固那几处缺口,提防上游更大的洪水。

同样是因雨季,南方的几股叛军偃旗息鼓了很久,当地驻军和百姓也松口气,过了一段安生的日子。西部北部诸王的领地,因皇上顺利的平息内乱又整顿吏治,手腕强硬,他们倒是安静了。就连平西王得知女儿的事后也没大的反应,还上表自请不教之过。

这一切让少郡欣慰中也隐藏着一丝不安,入仕以来风雨不断,偌大的疆土、莫测的人心,她从最初时笃定的自信,一路搏杀走来,倒越来越变得不敢相信自己了。难道是成熟后的未雨绸缪?

她给张宜写了封信,让他遣散河工,留一部分人协助地方水监监测抢险,让他和其他官员一起回京。如今京都腹地因整顿官员调动频繁,自己也需要他回京协助。

明日还要下发行文至江南、陕西两行台,先一步监察、自查所属十四道监察区下属官员,看他们对新法的执行力度,若有徇私庇护者,一经大督监查出,按刑律加倍惩处。

少郡手和脑子一刻也没闲着,待莺儿亲自跑到书房转达夫人的话,催大人回房就寝时,才知天已经很晚。想是子玉被事情耽搁,今晚来不了了。

可当她刚回到绣英楼下,兰湮就匆忙来回,说王爷问大人睡了没有,今晚就要见大人。

少郡退步回身,吩咐莺儿道:“你去告诉夫人,今晚我与平辽王有要事商量,请她先睡吧。” 又吩咐兰湮别惊动上房的老爷,只把子玉悄悄带至书房。

少郡刚回到书房,就听见后脚刚到的子玉问兰湮,是不是打扰了少郡休息。

她便在里面应了一声道:“没事,进来吧,我都等你一晚上了。”

子玉进屋,给少郡施礼,少郡也回礼让座,两人客气的有些不自然。自从那日少郡与他相认并挑明自己的意愿后,几次公务上的接触都是十分尴尬。一别俩月,仍是如此,少郡心里甭提多别扭了。

她让兰湮回避,亲自给子玉倒了碗自己沏好的茶水,今日还是他们数月来的第一次单独见面。

她见子玉一脸疲惫,连一身的戎装都没换,就知有重要的事,否则他不会这么晚还坚持来府。便说道:“你刚回来,还没空回家吧?”

“是,我是午时回的,吃了饭就来这等你。没想皇上会召见,又回府衙忙了一阵。本不想再来打搅,可明日就要走。怕你上朝就见不到了。”

“明日就走?不是赫英他们要休息一阵吗?”

“这次是皇上的安排,赫英大人走前我会尽力赶回来。”

少郡把见子玉的初衷先暂时搁下,问道:“皇上找你是有什么机密事吗?可否说---”

“我就是为这来此,”子玉道。

他起身走到窗前看看外面,除了秋风刮落树叶的声音,空无一人。便回身道:“长君,有些事我不想瞒你,因为我也没人可以商量。”

子玉眼里流露出的渴望真挚,彻底推翻了少郡最近的看法。看来他这段时间的疏远和冷淡,不过是为掩人耳目,所以他这句长君叫的也倍感亲切,便不想再阻止他。

少郡问道:“皇上是不是对紫云司另有想法?” 

子玉惊讶道:“是的,你知道了?”

“我是按皇上的口气猜测的,你具体说说吧。”

子玉道:“在组建紫云司时,皇上就十分关注,每个人选的资料他都看过,亲自做了筛选。说实话,这一点他比你都上心。” 

少郡道:“我怎么粗心了?那是对你的信任。”

“好好,这句算我说错了。”子玉一笑,继续道:“刚刚我才明白皇上的用意,这次进宫我见到了铁季,就是皇上身边那个贴身侍从。如今他作为皇上的心腹专为皇上刺探情报,手下也有几百个人了。”

“铁季,”少郡沉思道:“就是皇上做太子时就形影不离的那个人?怪不得我一直不知他的行踪。是不是叫他与你合作?”

“不止是合作,皇上已经把他们并入紫云司。按皇上的要求,紫云司的行动分为两部分,一明一暗,明的是配合大都监巡查,暗里还要负责监视皇室宗亲那些举足轻重的人物。皇上命我尽快再训练出一批人来。”

少郡一听就明白了,铁季本身对皇上衷心不二,却仅是一名勇猛善战的蒙古汉子,没什么计谋。皇上又是一直在父皇的庇护下,先皇手下能用的人不多,后让刘卞和太后清洗了不少,可以说手下堪用的人,也只有子玉。

如今看来,前一阵搁置他是在犹豫中考察,子玉父子舍命护驾才让他有所心动,就是说后宫取消嫔妃制也是与这有关了。

少郡怅然,真不愧是帝王,才登基多久就学会了。不过皇上最信任的还是铁季,只是利用了子玉的能力,这些想法她却不敢对子玉和盘托出。

沉默了一会儿,少郡见子玉是在等自己的看法,便道:“咱们这位皇上未登基前率真自信,登基后大概才知先皇的无奈。他登基又未得到多数宗亲的拥戴,锐意改革,就会脱离大多数宗亲贵族的支持,这些人又掌控了一部分军队,皇上这一举动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子玉道:“我明白皇上的难处,也知他是一位明君。可以往这种建制的结果,最终会沦为排除异己的爪牙,这种勾当我心里很难接受。明日办差,就是因以前皇宫里一件大案被人泄露,命我和铁季查清并毁灭一切证据。所有知情者一律封口,不过就是为了保存皇家的颜面和权威。”

少郡能体谅到子玉的心情,一向战场运筹帷幄,以他的性子,怎会干这种事,还要承担政治上变化莫测的风险。

可这次是皇上下了决心,子玉的姐姐身居后宫,家眷都在京城,他除了接受别无选择。只好劝道:“你不要多想,如今新政颁行,各处逆流涌动,维护皇上也是为了社稷百姓长久的安定,这些手段还是必要的。”

子玉抬头望着窗扇外暗淡的夜色,悠悠说道:“放心,这些道理我也明白,皇上对我如此信任,又对姐姐独宠。这种眷顾我会报答,只是子玉手里不忍沾上无辜人的血。”

“可我也提醒你,你若不接别人一样会做,也难免会变成以职权泄私愤,草菅人命的机构。你既明白,就该尽力避免,亲自掌控它的命运。”

子玉叹了口气:“也许你是对的,我会尽力。只是不明白,皇上为何要瞒你这些,他不是处处维护信任你吗?” 

少郡道:“皇上自有皇上的想法吧,他曾说过,之所以亲抓新政的实施,就是怕我成为众矢之的,危及安全。其实,我哪里会害怕这些。”

子玉憋了一会儿,才道:“皇上对你可真是用了心思。” 

少郡觉出里面一股醋味,见他低头不悦,便道:“你怎么又想多了,我对你和你对我不都是一样心思吗,就不能放下我以前的身份?”

我能放下么?子玉心想,他抬头直视少郡道:“你真想一辈子不脱这身官服?”

“都五年多了,我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当初离家是被形势所迫。这几年看多了以前没见过的,也做了以前不能做的,我还是那个我吗?”

子玉怅然若失:“是啊,你的目标越来越远,你的心也越来越大。我只是担心,终会有我拼了命也护不住你的那一天,”

他略略一顿,还是说道:“这事我想了很久,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们所有人都无能为力。只有天子,天子的权力或许能桎梏那些对三纲五常奉若神明的儒家言官,他若能救你,你---,你就进宫吧。”

子玉的脸又扭向窗扇,少郡看不到他的脸色,也能猜到他心里的矛盾纠结。可自己却不爱听这种话,气道:“你怎么还这样,上次在宁安出征时,你就说过这样的话。我又不是你身边的东西,你想放哪儿就放在哪儿。”

“我,” 子玉也一时被噎住,没说出什么来。

少郡又道:“我为什么要进宫?当初我无视刘家的权势富贵,连皇上的圣旨我都不惧,难道现在我为保全自己就要进那个笼子。我若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活着,与死何异?”

“说的轻巧,你想过父母吗?想过兄嫂侄儿吗?想过我的感受吗?就是不祸及家族,谁又能眼睁睁看着你有难而无动于衷。”

少郡心里也被他说的一颤,转而笑道:“说什么哪, 咒我,谁愿死了?我好不容易有机会实现愿望,等功成名就,自然隐退田园,只吟风月。”

“怕你做不到,”子玉一针见血道:“若真如此,我宁愿等你到白头。可你那性子我算是知道了,雄飞已久,岂甘雌伏。只盼你在绝境时能安然退出,我就放心了。” 

少郡道:“倒也是,不逼到份上,我真的不想退出。就是逼到份上,也算我的命不济,是终生憾事。”

子玉不以为然:“你不是不信命吗?从小卓尔不群,我耗尽心力也未抓住过你的心。你若信命,到时我陪你一起走,下一世我们就做夫妻,不要再分开,可好?或者,真到了绝路,我拉起一支军队打天下,保你做皇帝如何?”

少郡白了他一眼,赌气道:“我信,信你傻乎乎,也信你做不到,你是什么人我更明白。算了,聊这些干嘛,你我都不是能放得下家国责任的人,走哪儿算哪儿吧。”

“今日叫你来,本也是为紫云司的事。如今皇上已把赫连一族推到这个位置,树大招风,知道的越多越靠近皇上,须更要谨慎行事。约束府里别招惹任何是非,以免授人把柄,招来猜忌。”

子玉似有所思的点点头,瞅着少郡,一会儿才开口道:“学生,”

见少郡笑他,不由自嘲一笑:“我,其实我也明白你的心思,只是你想过没有,新政推行利国利民,是民心所向,绝非是那些贵族能挡住的,却为何会阻力重重?若说以往是因监察不力,理由并不充分,圣元的监察设置应是比以往朝代更严谨的。“

少郡沉思道:”说下去,你怎么想?"

“我从十六从军,耳濡目染了军队中对汉军的歧视。东征时,蒙汉同军也不是做不到,可皇上就是不相信汉人,更助长了那些蒙古贵戚的优越。如今的监察机构里掌握权力的都是蒙人或是色目人,又大多是蒙古贵戚出身,像赫英大人这样的官不多,结果可想而知。”

他见少郡听的认真,进一步道:“皇上推崇儒学实行科举,所用儒官也有限,儒学治国对那些外族人收效甚微。没有学识的道德自律,这样庞大的官僚阶层视权利尊贵为荣,哪里会在乎清正名节。实行新政新律,众生平等,谈何容易。不从根本上改变,你就是倾尽毕生心血也难奏效,更谈不上功成身退,隐居山林。”

少郡一直听着未插嘴,此时说道:“我也明白这弊端,可若知难而退,这中原大地迟早会有一天陷入战争,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杀戮。皇上既锐意改革,我便会倾力相助,即便耗尽一生又如何?”

子玉叹了口气道:“看透这些,我早萌生退意,就是因皇上有革弊的决心,又曾经与我心意相通,我才会全力以赴。只要你不放弃,我就陪你一生一世。”

少郡感动,又不安道:“你我一起同心努力即可,千万不要再为我误了婚姻,既不孝父母又对不起你夫人。”

“那是下官的家事,自会处理。天已很晚,大人休息吧,下官告退。” 子玉说完想走,不愿接少郡这个话题。

兰湮端了个托盘进来道:“王爷莫急,夫人让厨子做了宵夜,一起吃了再走罢。”

一股香气弥漫开来,两碗热气缭绕的小馄饨。

少郡拿起调羹舀了汤,轻轻吹着,宵夜还是第一次吃这个,应是婉婷的用意了。

她喝了一口,见子玉用嘴吹着汤碗,端碗的右手颤了一下,又放下了,左手拿了羹勺搅着。便问道:“你手怎么了,有伤么?”

“没事,被刀子划了一下。”

“如今没有大的战事,还用你亲自去办。”

子玉惭愧道:“是我急着破案,受骗中了埋伏。别问了,连我都觉得窝囊,线索被掐断,一点进展都没有。”

少郡眼睛湿润了,她猜到是哪件案子,知道他对自己的用心。

她怔怔的看着他边吹吃吃的下去大半碗,怕是连味儿都没品,脱口问道:“你没用晚饭吗?”

子玉笑道:“从宫里出来就忙,又紧着来见你,怪得萧小跟在我马后面直喊,这会儿饿了,才想起来忘吃了。” 

少郡起身,端起自己那碗倒进他碗里,又对兰湮道:“还有多少,都给他盛来。”

望着兰湮的背影,子玉问道:“她是不是叫兰儿的那个丫头?” 

少郡道:“就她,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年给我送荷包的不是她么,这名字,我听忠叔说的。一晃几年,宰相门前七品官,她都出息成这样了,你--”

子玉一顿,吃饭的速度慢了下来。

兰湮端了半碗馄饨进来,放在子玉面前。

子玉喝下碗里最后一口汤道:“不用了,我已经吃饱,这些大人吃吧。”

他临走时说道:“你说的我都记下了,我这一走,也许年前见不到你,你在朝里朝外要小心,自己多多保重。”

见子玉走了,兰湮奇道:“看他刚才吃的那个香,怎么这些就饱了?” 

少郡答非所问:“我想错了,他这心是难再收回去了。” 

她见兰湮呆愣,又道:“我饱了,这些你吃了也回去睡吧。” 

说完,她迈步出了临凤厅,踏着满地落叶向绣英楼走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