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成的物流公司建起来倒容易,停放车辆的地方,简简单单一个大门厅就行。
简单点的,弄个膜结构;牢固点的,敞开式大顶棚。
主要是仓库。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出口这一块的快速增长,物流公司要运送的东西种类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石块水泥煤钢等傻大个,轻纺行业占了运输车辆重要的业务。
对于傻大个的运输,规定不能在仓库里中转,直接两点一线,发货方到需货方,没办法,傻大个的中转业务费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了。
对于轻纺一般要求也是不要周转,实在不行的则允许周转。对此,他对公司的仓库进行了功能区的划分。
陈小东记得有次去沈大成公司时,看到仓库里有发往徽省坦洲的,沈大成说跑长途看看运费高,但不如跑短途。
不像在加海市内,现在红星运输公司已在下属各县市设立了分公司,分公司之间双向运货送货,送货过去接货回来,出车一趟相当于跑了2趟。
司机收入高,公司也获益。
“哥,你是不是也在那里设立个分公司?”
“不行啊,一则太远了,二则运输市场现在基本已圈地完成,固定业务,新公司要在老份额内去抢块肉,谈何容易。如果在那里设立分公司,肯定亏本。”
“唉,最好是送货后也和加海市内的分公司之间那样,当地有货拉回来。”
“你那里有熟悉的公司吗?”
“有倒是有一个。送过几趟货。”
“能不能这样,你跟他联系,长期合作,他那里的货送过来,你这里有货让他带去。你这里送货过去。他那里的货带过来,让司机不要跑空挡。”
“对,我怎么想不到呢?”沈大成一拍脑袋。“晓东,你这主意好。”
“不过,好是好,有一个问题——” 沈大成沉吟着。
“什么问题?”
“我们两家可能业务量不一样,比如一月我这里有100车货,他那里只有50车货,我不是亏了吗?”
“这倒也是。”
“那,如果你只对接一家的话,你们商定个价格,业务量差不多相等就算了,差距大的时候,每辆车补个价钱,或者按车次计算。双方都不吃亏。”
“你还可以对接多家公司,比如不是海川的,隔壁海前的也可以啊。徽省坦洲的一时没货,你可以到徽省坦洲隔壁县拉货呀。”
“对对对,可以这样。”沈大成很兴奋。
说干就干,他当即和徽省坦洲的物流公司联系,对方一听,欣然同意。
双向互利的事,谁会不说好呢?
和其他的物流公司联系的结果,也和徽省坦洲的差不多,大家都同意。
沈大成很高兴,觉得陈小东出的主意真不错。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物流公司这几年生意兴隆,沈大成这些年公司迅速发展壮大,他设想在全国各地开分公司,而总部就设在柳泉镇。
陈小东当然很欢迎,总部设在这,统计经济数据时他柳泉镇可占大便宜了。
一期运行带热了人气,私下转让已经到了5万一个店铺,还属于有价无市。
羊毛衫市场建立了业主委员会,通过行业自律加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商户中推选出的代表担任。日常工作有镇里选派的2名工作人员负责。
陈小东要求管理办公室明确规定,严禁炒铺,一经发现立刻收回。
炒铺风一起,转手出租的可能会越来越多,新的租客承受高昂的租金,如果入不敷出的话,会想方设法赚钱,甚至不择手段。
有人觉得租金三年二减半的做法亏了。建议二期租金要提上去,及时不上去的话,三年二减半的政策不再执行。
陈小东不同意。市场能够做起来,人气能够热起来,是政府、商户合力的结果。一个举措不当,市场会逐渐萎缩,失去人气,最终关门。
不能看到市场红火,首先眼红的是政府。
政府还是要舍得,要算大帐,算发展账。
一期市场火了,农民自发愿意兴建农民一条街,金融机构原来只有柳泉信用社一家人家,现在各个银行在柳泉设点了。
物流公司在柳泉纷纷设点了。
柯有志这样有名的外商来投资了。
饭店宾馆建起来了,KTV、某州发廊多起来了。
外来打工的人多了,甚至连以后喊出人傻钱多速来的那帮子女人也来了。
夜宵摊不少还忙活到快天亮。
没有市场,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想想看,原来这里啥也没有,现在呢。
政府做了什么,就是建了个市场,给了个三年二减半的政策。
大家觉得你这里有吸引力,能挣到钱才会来。
如果挣不到钱谁会来,谁都不是傻子。
二期租金继续执行一期政策,三年二减半不变。
政府还是要讲话算数,不要朝令夕改,更不能见利忘义,与民争利。
短期看,是损失了一块租金收益,长期看,是用小的损失换来大收益。
你看,城镇起来了,商业兴起了,外来人员多了,消费起来了,招商引资吸引力强了,来设厂的老板多了,柳泉镇的老百姓不愁没地方打工了,农民出租房屋的租金增加了,税收增加了,财政力量有了。
对大家来说,都说利好。
如果大家都说这地方好,一传十十传百,就是最好的广告宣传。
陈小东记得某酒企在中央电视台花了三个多亿做了个标王,但不顾自己的生产能力,盲目提升产量,大量收购小酒厂的酒,打上自己的牌子,很快垮了。
急功近利的事,千万做不得。
张梁和陈小东分头跑了县里有延伸下来单位的县级单位,如税务、环保、广电、水务、工商、国土等,希望他们能搬到新区里。
新区短期内需要快出形象,同时如果都搬过来,也方便办事。
县级单位都很支持,柳泉镇新区的名声日益响亮,上级领导经常来视察。
搬到新区,蹭个热度也好啊。
至于银行,则不用去游说,哪里有业务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跑税务的时候,吴杰主动提出和他一起去。去年柳泉镇的税收增长了83%,增长率列整个加海市第一。
县局、市局都给与了表彰,有传闻说要调他任县局副局长。
二期300户入驻,他今年的税收增长又是稳稳的。定额计税,大家得益。
柳泉镇镇政府的办公地点考虑从原来的地方搬到市场所在的区域。
办公全部集中在一幢楼里。
站所原来在老镇时七零八落的分布,有时涉及到几个单位的事,要东跑西跑很不方便。
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凭空在国道边建立起了柳泉新区。一个市场带活了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