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开到地方已经是傍晚,大家在附近镇上住了一晚,到第二天才进山。
山里的路虽然经过一些改建,但是道路狭窄大型车辆还是没办法进入,一行人分成两拨坐了两辆商务车进去。
车大概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子,叫云乡村。
四周青山环绕,近处炊烟袅袅,建筑还保留着古风,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幅水墨画。
祁蔓几年前来的时候,这里的留守人口还不到十分之一,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到了晚上都安静的吓人。今天来这,却在村口看到了一群村民在这里等着他们,这样热闹的场面以前是看不到的。
村里的老族长热情的邀请祁蔓一行人去他们家吃饭,祁蔓没答应,只是问老族长买了一些食材。
这次住的地方是建在村子东面半山腰上的一座民宿,从村口过去大概也就步行二十分钟的路程,只不过上山的路有点陡,拎着行李得小心些。
除了祁蔓和韩诺,其他人还是第一次来,民宿建在半山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一圈篱笆围的小院子,中间嵌了一条青石铺就的小路,路尽头是一栋两层的小楼。
一楼的大厅是南北通的,靠山的那一面也围了一个小院子。说小也只是相对于前院而言,里面有一口水井,靠近山体那地势高一点的地方还建了一个小亭子,靠东边的地方还开了一片菜地,种了不少蔬菜,这个季节基本都能采摘了。
后面的山植被茂密还有几颗不知名的花树点缀其间,葱绿中依稀有条窄窄的小路,到了院子就挨着小路那段篱笆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应该是为方便客人爬山。
一楼是大厅厨房卫生间和一个会客室,二楼则有两个四人间,一个两人房,还有三个小房间一个卫生间外加一个小巧的露台,站在露台上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山景和山脚下的云乡村。
大房间一间住了陈禾晓梨和小莫三个男生,另外一间就给了陈玉她们四个,剩下的几间房,韩诺住了那个双人间,剩下的三个小房间就给了瑶瑶,祁蔓,肖珩。
各自安放好行李,又开始熟悉一楼的环境。
厨房的面积很广,靠近前院的是灶台水槽一类的设施,另一半算是个工具储藏室,里面一堆这里农家常用的工具,有锄具也有放东西的箩筐,还有一些工具,就是韩诺和祁蔓这两个曾经在这边住过一段时间的人也没认出来。
卫生间的设备都很现代化,厨房却很原始,跟山下农家的土灶一般无二。干净是很干净的,连柴禾都没有一根。
正商量怎么分配工作,老族长家的三个男孩子上来了,最大的那个也就十二三岁,小一点的两个估计也就八九岁,三个手上除了拿了一些米面蔬菜和肉类,还背了两小捆柴禾。
陈禾和晓梨接下孩子们手里的东西放进厨房,祁蔓拿出手机打电话,跟那个大点的孩子说:“小满希,跟你爷爷说,中午你们留在山上吃饭。”说着还揉了揉他脑袋。
小满希脸红红的,他又高兴又有点害羞,咕哝道:“蔓姐姐,我可不小了,我今年可都上初中哩。你叫我满希就成。”又跟祁蔓介绍另外两个小孩,“这俩是我堂弟,满黎,满宝。”黑瘦的那个叫满宝,白点的那个叫满黎。
“是吗?可是你怎么比我上次见到的时候高不了多少啊?”
小满希听了这话可急的不行,他比划着小堂弟满宝说:“不对,我那时候还没满宝高呢,现在都高他一个头了。”
又结结巴巴的问:“蔓姐姐,你是不是把我认成别人啦?”那小表情,委屈的都快哭了。
肖珩正好从楼上下来,他走过去说:“姐姐跟你开玩笑呢,哥哥这有糖果,送给你们好不好?”说着打开背包,露出一大包花花绿绿的零食。谁知道三个孩子谁也没拿,满宝满黎看着满希,满希看着祁蔓,似乎在等着祁蔓说能不能要。
满希虽然觉得这个哥哥很好看啦,但是他还是记着爷爷说要听蔓姐姐的话。
看祁蔓点头,三个孩子才高高兴兴的上前一人拿了一把零食放在自己口袋里,齐声对肖珩说:“谢谢哥哥。”
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这些零食即使到镇上也很少能买到,这里是网上买个东西都要专门去镇上取的,所以即使老族长家条件还算可以,孩子们也很少能吃到这些新奇的小零食。
给老族长打过电话,三个孩子就留在山上帮忙。这样大小的孩子在城市里可能菜都分不清楚,在这里却已经是做家务的好手了。最小的满黎才八岁不到,去灶间生火已经有模有样的了。
陈禾和晓梨这俩,不止脸灰灰的,心也灰灰的。小孩子对情绪的感知很敏锐,看两个哥哥心情不好,满黎说:“以前有客人住这里,也不会这个,都是去村里点菜,做好再送上来。”
知道原来不止他们俩不会这个,陈禾和晓梨到底没那么沮丧了,还跑去灶下请教满黎怎么烧火,想着现在真人秀盛行,会这么个技能万一哪天被打发到这么个地方也是个保命的技能啊。
满黎除了平时在家教弟弟妹妹,还是第一次教这么大的哥哥们做这些家务,他很认真的把烧水刷锅之类的都教了个仔细。陈禾晓梨被指挥的在厨房团团转,半天下来,总算熟悉了个囫囵遍,至少不会再陷入生不了火吃生食的窘境。
另一边,满宝带着陈玉几个女孩子去周边看看,告诉她们哪里可以捡到柴禾,附近又有些什么东西。之前她们看到的那片果树林还真是一片野生的果树林,只不过这上面的果子满宝说不好吃,熟了也是又酸又涩他们很少有人吃,至于名称是当地的方言,学名也不知道叫什么。
陈玉她们摘了几个尝了下,果然是味道独特,也就放弃了采摘的打算。
满希就跟着祁蔓肖珩这些人在后院的水井旁处理他们送上来的食材,一边跟祁蔓嘀咕这些年云乡村的变化。这几年间,祁蔓和韩诺虽然每年都有来,但这边的发展是真的很快,几乎都没有停过。
先陆续完善了村子里小学的设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读书,后来又开始修路,虽然修的也不算多好,但以前只能靠走的山路现在能通车了还是大大的方便了村里的人,期间韩诺的宣传也吸引了不少外面旅游的人来看这里面的风景。
平时民宿这里都是老族长安排人在打理,有空闲的村民们也会来搭把手,盈利的一半也是捐给了村子里,主要是用在孩子们的学习和一些困难人家的照顾上。虽然钱不算多,但也切实改善了不少村民的生活。
这次他们过来,老族长也是特意带人过来里外打扫了一遍,还趁着天气好的时候把所有被褥都拿出来晒了好几个日头,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在山上做饭,厨房这块倒是忽略了。
瑶瑶跟小莫把橱柜里的碗都拿出来在厨房的水池里清洗,祁蔓也跟肖珩说起这民宿的水电设计。
当时她是打算直接从山下接水接电上来的,韩诺却觉得成本太大,他听说这边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湖,就建议直接从那接水,电也是用的太阳能发电,这边也不太懂怎么操作这些,还是祁蔓找人过来安装的,现在看起来效果很不错。
这几年云乡村的旅游发展的还不错,很多村民都建起了民宿,虽然环境不如这山上的,但价格很亲民,一般人都能消费的起,生意也很过得去。
慢慢的一些餐馆啊、特产啊也跟着发展起来,外出打工的人陆续回来,村里也比从前热闹了很多。以前来这周边都是很原始的一片,现在都有些半成熟的景点可以逛逛了。
肖珩和韩诺把菜都洗好,小莫、瑶瑶那边碗筷也差不多了,陈禾和晓梨已经烧了一遍水洗了锅,还顺便烧了一锅开水装满了屋子里的水瓶,陈玉她们也跟着满宝捡了一些柴禾回来。
最后负责掌勺的是祁蔓,一群人中除了韩诺和肖珩,其他人是从来没有见过祁蔓烧饭的。看她熟练的切菜,下锅,翻炒,陈禾和晓梨都惊的目瞪口呆。
一桌饭端上桌,肖珩发现味道比上次她自己家做的那一顿还要好一些。
饭后收拾一通,正准备去山里转转消消食,却突然来了一阵雨。
蒋齐搜罗出柜子里的一套茶具,这还是当初祁蔓买了送过来的,民宿里一些小摆件和厨房的几套餐具都是当时一起采买的。
满希跑到里面客厅的柜子里找出一罐子茶叶,说是当地的新茶,蒋齐就取了一些冲泡。一群人围坐在大厅的长矮桌两旁,前后的门都开着,透过雨幕看着前后错落的山景,品着当地口感不错的新茶,这感觉,也不比四处逛逛差。
众人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陈禾问:“蔓姐你怎么会用这种灶台做饭啊?”
祁蔓笑着说:“我第一次做饭就是用这种灶台,有次还差点把人家锅给炸了。不过到你们诺哥墙砌的倒不了了,我的厨艺就还不错了。你们呢?”
陈禾说:“烧水生火都还行。”
晓梨说:“我也都还行。”
陈玉几个说:“捡柴没问题。还认识了几样野菜。”
小莫和瑶瑶说:“洗碗扫地也没问题。”
肖珩和韩诺左右一看,说:“做点体力活吧,都还可以。”
一群人一番沟通,彼此间的距离又拉近不少,虽然这里的人基本都是同一家公司的,可要论起关系确实不算多亲近。
陈禾和晓梨这两个新人加入公司还不到两年,有时也会参加公司的项目,但基本接触的都是外面的剧组人员,只有韩诺有时会指导新人一些表演上的技巧,才跟他们熟悉一些。
小莫和瑶瑶跟陈玉她们就打交道多一些。祁蔓呢,虽然对公司的人员还算了解,但也仅建立在工作职能和工作能力方面,这种私下接触,她还是第一次。
雨下了一个多小时就停了,大家送三个孩子下山,顺便去村子里逛。
村里已经陆陆续续在做晚饭了,一路上又收到不少村民送的一些吃食,肖珩也把带下来的零食挨个分给各家孩子。
一圈逛下来,当天晚上就没有再开火,把送的食物吃了就各自去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