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群和中国导弹群在逐渐接近。
中国导弹群中,突然有2枚导弹脱离群体,向上向右方,并再度加速,奔向高高在上游荡,冷眼下望的日本值班预警飞机。
日本预警飞机在空中转了个弯,向西北方向飞去,离战区更加远了一些。
两枚导弹紧追不舍,速度加得更快了。
预警飞机不紧不慢,哼哼唧唧地飞着,还不时地摇晃着它的大脑袋、大屁股。好像在嘲笑远处气势汹汹地扑来的中国导弹。
导弹们离飞机的距离愈来愈近。
预警机的两翼下,冒出了几股白烟。4枚小火箭钻了出来,迎向紧追不放的导弹。
几乎与此同时,预警机一仰头部,异乎寻常灵巧地来了个鹞子翻身接一个滚翻,转头飞行,从导弹爆炸的两团烟云上方远远掠过。
这一早已设计好的防护措施,由两套自动系统控制,再加上飞行员的监控操作,可说是万无一失。
此时,其余的中国地空导弹绝大部分早已被00型战机配置的防护导弹击中。只有一枚命中了一枚00型战机,干脆利落地凌空爆炸。
在数十团黄色烟火中,这一团咖啡色烟雾格外引人注目。
东海上空,战雷隆隆。
从马祖、基隆、福安、瑞安起飞的中国人民保卫军空军歼48型、护国45型等共100余架战机在分别升空后不久,便统一交由设立于基隆的无人驾驶战机操控中心操纵。
日军的大批00型战机高速赶至,与从“星风丸”航空母舰机库升空的20余架舰载战斗机相聚,在一万、八千两个层面上迎击中国空军的战机。
部分日军战机上有飞行员,另一部分是无人驾驶机。
有人的日军战机上,均为正副两名驾驶员。副驾驶员的任务主要是操控另一架无人驾驶机投入战斗。
空战主要集中在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空。
一万平方公里,对于战斗机群的对抗来说,在空间中实在是一个极狭小的平面了。南北约百余公里,东西约百余公里而已。
人在空中,这是日军战机群的实实在在的优势。
日军在这方面下过了很大功夫。
精确的设计计算,无数次地演练,使得从细小战术到整体的人与电脑的配合,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
两个日机群组合,就像两片不停散发出足以致任何生物于死地的灼热烈焰的巨大火云,在一万和八千公尺的高空滚过去,无可阻挡,所向披靡。
这种空中战术的组合,恰恰被日军命名为“火云”。
现代空战,战机既要成为空对空的进攻之矛,又要成为空对空、空对地以及空对海的防御之盾。
日军的这种战术,只有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对人加以严格的训练,最后才能达到可以运用并能奏效的程度。
“火云”的目的,是要在大片区域上空,造成绝对的空中优势,以掩护下面日本海军对钓鱼岛海域的实际占领行动。
中国人的确没有想到,日本人会琢磨出来这样一种战法,而且练习得如此娴熟。
而日本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对于这样的以大型机群对抗,本来就不抱什么取胜的希望。
中国人志不在此,中国人用的是另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