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出马仙的规矩
王义说完这话,这条常仙似乎听进去了一些,之所以能听进去,这还要从出马仙的规矩说起。
其实这些修炼的仙家也有规矩,他们的规矩就是“天条 ”,包括六重罪十八轻罪,这里先不一一详述了。
先来说说出马仙规矩的来历。传说:上古时期,混沌初开,不少的有灵性的动物集天地精气,聚日月精华,修炼成精,有的利于民众,有的则祸患民众,时民不聊生,尤其是长白山地区,玉皇大帝怒命五雷神君带领天兵天将到长白山,把众精灵全部歼灭,当五雷神君到长白山之后刚要发雷,来个汉子说自己是长白山的狐仙,来此为众精灵求情,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祈请神君饶了众生灵。
五雷神君言,吾乃奉玉帝钧旨。这狐仙说,我愿意将这些精灵古怪度化正道,以免让杀生过多,有违天意。五雷神君闻言,觉得有道理,收兵上天回旨,玉帝一听也觉得狐仙说的有道理,便准奏,又封这狐仙为长白山众仙之首,统领众仙,还立下了规矩,以便约束这些精灵。据说,这位狐仙就是后来的胡三太爷。
从此,在胡三太爷的管束下,这些地仙们但凡修炼有成,都有机会位列仙班,但是前提条件下是积累足够的功德才可以。
所谓积累功德,就是要造福人间,这也就有了保家仙和出马仙出深山古洞,来到人间修行,其实是为了积累足够的功德,好能位列仙班,与天地同寿。
因为,这些地仙修炼到一定高度,上方仙家就恐他们在人间作乱,就会降下天劫,派下天兵,将他们剿灭,但是如若功德圆满,天兵就会按照当初与胡三太爷的约定,不但不会受罚,还会被接引到上方仙界。
但是,无论是人还是修炼的动物仙家,都有自己的思想,又岂是黑白分明好坏立辨,往往都是因果难分黑白难辨。
但所谓一分因果十分担,所以无论是人还是修炼的地仙,如果做了恶,只要背负十分因果,就会感动上苍,不被追讨。
只是别以为原来积累的功德或者日后积累功德就可以抵消这些因果,因果只有因果能够抵消,功德是抵消不了因果的。
王义的建议是让他们无偿的保田家百年,不吃田家的功德供奉,这样他们就能积累足够的因果,平了这几年的恶业了。
因为,如果这因果恶业不平,即使他们后来不管做了多少善事,但是只要吃了功德供奉,最后依然要为这份因果买单,天劫时只能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几位仙家听了王义的建议,虽然感觉很吃亏,但是好像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不然他们如此下去,只能算破罐子破摔,没有好下场。
百年对于修炼的地仙来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于他们的结局却是一个逆转,所以几位地仙,包括那常仙在内,都果断的答应了。
王义吩咐田瑶,找人用木板搭建一个简易的庙宇,然后将堂单揭下,贴在了那简易庙宇中,将这庙宇放到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去了,这件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田瑶的母亲,精神也从此恢复了正常,田瑶的父亲虽然癌症晚期,但是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本应该活不过一年,但是三年后才去世。
据说几十年后,那附近的山上因为意外燃起了山火,出动了大量部队扑救一个多月都无法扑灭,火势越来越大,烧死了很多人,附近的几座山都被烧光了,但是烧到那座小庙的时候,火就停了。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先说王义和八风李解决了田瑶家的事情后,回到了福缘斋,已经是下午了,但是店里却锁着门。
王义见看店的胡媚儿和李小纯不在店里,心中也猜出了大概,十有八九是去找潘仁那个渣男算账去了。
王义多少有些担心,本想去看看,但是又不知道胡媚儿他们去了何处,只好作罢。
正在王义担心胡媚儿的时候,八风李笑意盈盈的来到王义身边说道:“你今天的表现不错,等晚上小纯他们回来,我们庆祝一翻。”
说完,八风李又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来,说道:“这是给你的,当你的零用钱,买些自己需要的。”
王义乐呵呵的接过红包说道:“谢谢师父。”
打开一看,哇塞,竟然有两万块,这八风李还真大方。
其实王义不知道,这单生意,八风李收了田瑶五万块,其实才给王义包个两万块的红包,也不多。
“还有一事”八风李说着,拿过来一个红布包来,说道:“你去一趟鬼手张那里,将这混元钵还回去。”
“现在么?”王义看看天色也不是太早了,疑惑的问道。
八风李点点头说道:“现在就送去吧,刚刚鬼手张给我打电话过来,说是着急要用。”
王义打开红布,看到混元钵里还装着一个信封,王义疑惑的问道:“师父,这是……”
“不能让人家挑理”八风李淡淡的说道:“快去吧!”
王义捏了下那信封,估计至少有一万块,心想,看来这八风李给自己父母干那一单生意,要两万还真不多。
王义出门就打了一辆的士,直奔着鬼手张那里而去,半个小时不到,就到了鬼手张所在的那条胡同。
这胡同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气森森,王义每次到这里,都会有种诡异的感觉。
王义很快来到鬼手张的那个院子,敲了下破旧的大铁门,扯着嗓子喊道:“鬼手张在家么?”
没想到门很快就开了,来开门的正是鬼手张,好像正在大门口等自己一般。
王义提着红布包裹,也没等鬼手张说话,就跨过门槛,向着院内走去。
刚刚来到院内,王义就发现,原来鬼手张还有客人。
那人背对着王义,体型肥胖,站在那颗槐树前负手而立。
王义看着那人背影,似有几分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