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众人均是双目一瞬不瞬的看着张无忌,他扫视众人一眼后,才朗声道:
“前往海外的人手也不必太多,何况此外尚有许多大事需人料理。这样罢,请杨左使率领天地风雷四门,留镇光明顶,重建总坛。”
“金、木、水、火、士五旗分赴各地,招集本教分散的人众,传谕咱们适才约定之事。”
“请外公和舅父率领天鹰旗,探听是否尚有敌人意欲跟本教为难,再寻访光明右使和紫衫龙王两位的下落。”
“至于赴海外迎接谢法王之事,则由本人和五散人同去。”
此时他是副教主之尊,虽然言语谦逊有礼,但每一句话即是不可违抗的严令,众人一一接令,无不凛遵。
方逸辰见张无忌已获得明教众人拥护,便放心下来,暗道:
“无忌有他外公白眉鹰王殷天正,以及舅殷野王与杨逍几人在教中照看,掌权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这个世界按照既定的路线发展,我也不去干预。等找到《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再施展手段统一全球,将这颗星球变成我的领星吧!”
“然后再去找张三丰,学一学正宗的《太极神功》,或许我的武道就圆满了,由此突破先天以武入道也说不定。”
此时的方逸辰,以九阴九阳两大功法熔炼而成的混元真气,乃是这世间第一等的内力,恐怕那北冥真气也未必能及。
他不过是需要参考一下《北冥神功》海纳百川的的法门罢了,《凌波微步》这东西能得到最好,如果得不到也无所谓。
《螺旋九影》的身法诡异之极,完全可以达到入微级的操控,而且还是随心所欲,完全不似《凌波微步》那般有固定的套路。
但凌波微步的步伐是根据易经创造出来的,而且修炼补发之时便能增强内力,有其独特之处,亦是螺旋九阴身法不可替代的。
光明顶事情已了,方逸辰告别明教众人和徒儿无忌,起程去寻找两大神功,他也不能确定如今这两大神功是否还留在这世间。
如果这两大神功如今有传人的话,为何江湖中不见这两大神功的施展?但即算如此,他也是要去碰碰运气的,不然他绝不死心。
方逸辰在离开之前,便询问过明教众人关于这两大神功的传说,但众人皆表示没听说过有人施展如此诡异的神功。
明教教众遍布江湖,消息灵通,虽然人数不如丐帮数量庞大,但也是在民间各个角落都有。如果他们都没有听说过,那么基本就是不存在了。
方逸辰心中揣测:“如此存在两种可能。第一种,两大神功已经随着其拥有者的逝去而未流传下来,比如虚竹和段誉并未有传人。”
“第二种可能是,有传人在世,但他们不愿涉足江湖,所以在江湖也没有两大神功的传说。”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有点麻烦,因为这两大高手死后,功法不一定留存在世了。”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的话,也不容易寻找。假如两大功法的传人在世又不愿意涉足江湖,茫茫人海又去哪里寻找?”
思来想去,方逸辰觉得从功法本身入手可能会好一点,比如说去几个特定的地点寻找,或许还会有些许机会。
至于第二种情况也不能忽略,他命明教众人吩咐下去,只要是遇到那种能吸人内力,或者施展诡异步伐躲避的人,立即上报光明顶总坛。
他给光明顶上留下了一个通讯器,可以随时联系上奈特,随后他便乘上登陆艇去往云南大理,寻找那段誉的后人去了。
一灯大师原名段智兴,大理国第十八代皇帝,庙号宣宗,谥号功极皇帝,故史称大理功极帝,是段正兴的儿子。
段誉,原名段正严,字和誉,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的儿子,段正兴的老子。所以段誉与一灯大师是爷孙关系。
方逸辰曾私底下问过一灯大师,但是他却说自己不会六脉神剑和凌波微步。这件事情透着诡异和蹊跷,他也猜不透,为何段誉没将这两大神功传给一灯大师。
六脉神剑还有可能因为一灯大师的资质不够,而无法学会。但凌波微步只需要精通易经,刻苦修炼的话学起来也不见得很难。
此时,这个世界的蒙古帝国早已将大理国灭亡,天龙寺虽然还在,但已找不到段氏其他传人了。
方逸辰站在天龙寺中,有些感叹:“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想当年段氏一族在大理何等风光,不过百多年时光就以不存在了!”
在大理找不到,他觉得天山灵鹫宫中有可能存在两大神功之一的北冥神功。
因为虚竹本身会北冥神功,他虽出身少林,但最后成了灵鹫宫主人和逍遥派掌门人。
但是,当方逸辰赶到灵鹫宫时,发现这里早已物是人非了。
虽然灵鹫宫的建筑还在,但已改成了道观,里面住着的不过是一些普通的道士,会一些粗浅的功夫而已。
方逸辰对此深感失望,但是还不死心,于是进入灵鹫宫原址,利用空间感知探查了宫内一切隐秘之处,并未有任何发现,最后只好失望离开。
在离开灵鹫宫之后,他只身在江湖飘零,以武会友,四处打听,但始终没有任何关于这两大神功的一丝消息,不过却在江湖上留下了不少神仙的传说。
时间流转、岁月如梭,方逸辰一半时间呆在炎黄祖星,一半时间呆在倚天世界,如此一晃几年时间过去。
这日,倚天世界。
方逸辰一路游玩。这日,他随性来到云南一处风景秀丽的山脉。他从当地人口中打听到此地乃是无量山时,不由得心中一动。
“无量山?剑湖宫?这不就是段誉得到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的地方吗?”
但念及此时,他又摇了摇头,因为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早已被段誉取走,此地也不过是空无一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