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看着乐瑶越说越上头,赶紧拉了拉她,“别跟他说了。”
“柳絮姐姐,我就是气不过。”乐瑶推开她的手,双手掐着自己的小腰,瞪了萧墨一眼,“你们殿下有什么好嚣张的呀,不就是欺负我们初来乍到,水土不服吗?”
萧墨摸了摸鼻尖,暗想着,水土不服这四个字不是这么用的……
乐瑶气呼呼地又骂道:“别看你们殿下不在这里,就算他在这里我也一样敢骂。”
柳絮暗暗叹气,乐瑶这小姑娘一看到秦玹夜,就跟老鼠看到猫一眼,只恨不得赶紧远离,现在也就仗着秦玹夜不在,逞几句口舌之快。
“好男不和女斗,话已经带到了,告辞。”萧墨身为护卫,虽然武艺不错,但抡起口舌功夫那就笨嘴拙舌了,况且和一个姑娘斗嘴,他面子也拉不下来,很快就离开了秋梨院。
一日后。
柳絮将小厨房里刚做好的早点端上来,小厨房用度花销都是千寻雪小库房里的钱,为了节省用度,早餐从满桌丰盛的特色小吃,变成简单的两菜一粥。
乐瑶把秋梨院的日常开支和仆人的工钱清算一遍,皱着两条眉毛,忧愁地说:“皇妃,奴婢粗略算下来,每个月秋梨院的花销至少也要三百两,这还不包括皇妃应酬交际,送礼的支出。”
“三百两?”千寻雪喝着粥的勺子差点掉下来,她记得以前自个在冷宫里的月花销都不超过三十两银子,这还是她跟着宫里头的老嬷嬷学着做针线活,再请人偷偷带出宫卖些银钱,才能维持的生活。
但现在她不止一个人要生活,还有两个婢女,以及从雲暮国陪嫁过来的几个护卫,算起来也有八个人。
公主和亲,按照礼制,随从不该这么少,但因为她不是嫡公主,所以随从扣减一半,后来来到永晖国,那些随从又纷纷跑去投奔千景秀,又少了一大半,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两个丫鬟和六个底层的护卫。
“小库房能支撑多久?”千寻雪揉了揉额角。
“原本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但皇妃您上次花掉了好几千两,现在……应该是能维持两三个月。”柳絮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但您成婚时,所收的礼物不少,珠钗首饰一应送到了您这,可以拿些出去置换。”
千寻雪双手托腮,她总觉得坐吃山空不是办法。秦玹夜话都挑明到这个份上了,让她自力更生。
如果要让她去服软,去讨好求和,她做不到。
她本来就打算日后和秦玹夜和离,现在只是提前适应离开七皇府后的生活。她有手有脚,难道就不能靠自己养活自己吗?
“柳絮,把我们前天买的男装拿出来,我们出去寻点活计。”说着,千寻雪干劲十足地从位置上起来。
“是。”
片刻后。
千寻雪换上一套月白色的男装,她把脸上的脂粉洗去,又沾上两条假胡子,带着柳絮出门了。
走的仍然是后门,这次她留了个心眼,让乐瑶在后门守着,只要听到她的暗号,就立即开门。
离开七皇府后,千寻雪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听着街边络绎不绝的叫卖声,吆喝声,感到十分新奇。她常年久居深宫里,很少能出来感受这热闹的风土人情。
上次出来办事走得急,她也没能好好逛逛。
既然要考察什么活计合适,那自然要逛逛永晖国最热闹的京都。
从天亮逛到天黑,千寻雪走得两条腿都软了,算是把最热闹的一条长街逛完了,但她看了一遍下来,却依然没找到合适的活计。
她轻轻叹了口气,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水。
在外头生活比她想象中更难,她除了针线活,不会别的技术,唯一比别人有的优势的,就是手里还有一些钱,可以买门面做生意。
但要做什么生意呢……她抚着下巴思考着,就在这时,感觉胳膊好像被人推了一下。
“柳絮,你别闹。”她甩开旁边的手。
“不是……皇妃,那个人好像是……是七皇子殿下!”柳絮惊讶地开口。
千寻雪抬起头,看向不远处在长街上纵马的男子,一身黑衣肃杀,墨发高竖,像是刚从外头回来。
但他去的方向,却不是七皇子府的方向,反而是……
千寻雪微微睁大一双眼睛,竟看到秦玹夜停在一座青楼面前,他翻身下马,将马绳随意丢给门口的小厮,然后快步踏入青楼里。
“他……他竟然去寻花问柳?”千寻雪脸色变了变,在她和秦玹夜的约法三章里,没有禁止寻找别的男人女人,但至少要做到相敬如宾,也不能让对方太难堪吧……
“皇妃,咱们要不回去吧?”柳絮伸出手指,轻轻扯了扯千寻雪的衣袖,“奴婢听说,永晖国的男人喜爱三妻四妾,特别是有权有势的男人,府里头的侍妾通房更是不少,也许,这也是人之常情……”
千寻雪心想这,什么人之常情,明明就是好女色。她咬着薄唇,轻呼一口气,说:“我们还没去过青楼,走,去涨涨见识。”
“皇妃,你真去啊?”柳絮有些担忧。
“我们现在穿着男装,没什么怕的。”
千寻雪大步朝着前方走去,进去之前,她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假胡子,确定没有问题后,大步踏进青楼。
进去前,她看了一眼青楼的名字,“飞仙楼”。
飞仙楼里装潢清雅,里面价格高昂,不是一般人能够进来消费的,进来的大部分都是摇着折扇的书生,或者是达官贵人。
里面也没有衣着暴露的女人,那些女子穿着华贵的长裙,坐在台上,玉手轻轻弹奏着乐趣,底下的观客们如痴如醉的听着。
青楼也分为几个不同的品级,飞仙楼的品级在京都至少是上乘,里面的客人身上流露出来的气度不凡,非富即贵。
“花魁娘子巡游全国演出结束,今夜是她刚回京的第一晚,听说她要表演出名之作,倾城之乐。”旁边两个摇着折扇的书生兴致勃勃的讨论着。